赵虹霞;侯继秋;李玉云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80例(120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疾病分型给予中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面部表情量表( FPS-R)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80例患者FPS-R疼痛评分下降,Harris评分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本组80例(120髋)患者股骨头坏死率为5.0%(6/120)。结论按照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型给予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盛飞;施明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亚急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祛风止咳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止咳平喘糖浆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63/70),对照组为68.6%(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结论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支全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4例女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患者起始剂量为1mg/d,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服用剂量,但大剂量不超过6mg/d;试验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5mg/d,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服用剂量,但大剂量不超过30mg/d。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经治疗后痊愈者28例,显效者9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8%(41/52);而对照组经治疗后痊愈者8例,显效者9例,好转者12例,无效者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5.8%(29/5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试验组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为(27.1±5.0)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1.8±5.5)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7.4±7.2)分,总评分为(87.1±19.2)分;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2.2±5.2)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2.2±5.1)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1.0±6.4)分,总评分为(41.6±13.7)分;试验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5.06,9.21,12.30,13.90,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为(27.3±5.0)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2.8±5.7)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8.8±7.2)分,总评分为(85.3±18.3)分;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6.0±4.9)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5.9±4.7)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6.9±7.0)分,总评分为(54.4±15.0)分;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1.63,6.82,8.54,9.4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23,0.99,1.00,0.49,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91,3.86,4.53,4.54,P<0.05)。试验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为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而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为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 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春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0),低于对照组的10.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科感染疗效可靠,并能较好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周磊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早期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轻度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0~Ⅰ级糖尿病足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8例。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流变学参数变化情况,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124/128),对照组为70.3%(9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个血流变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轻度糖尿病足安全有效。
作者:徐立;黄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8-2012年我院风湿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运用纯中医综合疗法即针灸、艾灸、汤剂等进行辨证施治,对照组采用纯西医疗法。两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从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扩张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5%(11/20),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显效率为40%(8/20),总有效率为70%(1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扩张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常素国;冯巧荣;李树鱼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常见问题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气腹失败、呼吸性酸中毒、腔镜视野模糊及皮下气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问题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银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其适应证明显扩大,相应并发症报道亦有增多的趋势,常见并发症之一是食管穿孔,但内镜诊疗引起食管壁夹层国内鲜见报道。本科于2013年9月诊治1例内镜下治疗引起食管壁内夹层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细金;向海鸿;程功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讨论其与年龄、性别以及靶器官损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12月诊断并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按年龄分为45~60岁、61~75岁、76~85岁3个亚组,并比较单纯性高血压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选取同时期无高血压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中,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年龄越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伴靶器官损害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检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金钱草颗粒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体外冲击波碎石组)和观察组(体外冲击波碎石+金钱草颗粒治疗组)。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门诊行B超及腹部X线检查,比较治疗效果;1年后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钱草颗粒应用于辅助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邹振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总结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39例行肿瘤及穿孔处肠段切除术,远端肠管关闭,近端肠管造瘘;11例患者采取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结果经手术治疗后,46例治愈,4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6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切口裂开,行二次缝合。住院时间1~48d,平均22d。术后随访中仅4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关闭瘘口。结论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时选用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黄铁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比较替硝唑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口服给药,观察组局部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 GI)、牙周袋探诊深度( Pd)和菌斑指数( PLI)。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I、Pd、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GI、Pd、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效果与全身用药相当。
作者:郭敏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 CRP)与前清蛋白( PA)在鉴别胸腹腔积液性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10月本院进行胸腹腔积液检查的患者84例,依据患者其他检查及临床诊治结果分为良性组( n ×44例)和恶性组( n ×40例),比较并分析CRP与PA检测结果;依据临床评判标准分为漏出液组( n ×27例)和渗出液组( n ×57例),比较并分析CRP与PA检测结果。结果良性组胸腹腔积液CRP和PA水平高于恶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漏出液组胸腹腔积液 CRP和 PA水平均低于渗出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RP和PA检测对胸腹腔积液良恶性判定无帮助,但对胸腹腔积液漏出液或渗出液判定有临床意义。
作者:吴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86.4%(3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减少不适症状,加强护患沟通。
作者:罗梓月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急症、重症,而首发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本文通过2例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期均被误诊为急性胃炎及急性胃肠炎,误诊时间均为半天,来分析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探讨对其的误诊对策,降低误诊率。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不典型心肌梗死,极易误诊。中老年患者以上腹痛为首发或突出表现者,应高度警惕,注意提前预防性做心电图,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判断,以尽早确诊,减少误诊漏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辛丹;李卫平;李景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0.9%(30/33),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9.7%(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 ×0.025)。研究组的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良好。
作者:余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7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2例,B组37例。A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实施透析治疗,对比分析透析前以及透析后5个月相关指标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清蛋白( ALB)、三酰甘油( TG)、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磷(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长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患者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50/54),高于对照组的74.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和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朱建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由我院神经外科ICU治疗后转出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 MMSE)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出现的肺部感染、重度压疮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少于护理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MMSE、GC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前后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系统康复护理患者认知、运动、神经功能恢复优于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肺部感染、重度压疮较少。
作者:张兰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