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彦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诊断并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在高流量吸氧、控制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23/25)高于对照组64.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型脑利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38,P<0.05),两组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1.27,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37,P<0.05)。结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硝酸甘油,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苗庆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3年诊断并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对照组加倍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肾功能变化,并分析血压变化与肾功能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和舒张压(24h 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变异度(24h SBPV)、平均舒张压变异度(24h DBPV)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昼夜变异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均改善,观察组患者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 SBPV、24h DBPV与Scr、BUN呈正相关(r ×0.21、0.26,r ×0.19、0.23,P<0.05),与Ccr呈负相关( r ×-0.27、-0.25,P<0.05)。结论使用加倍剂量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变异度和肾功能。
作者:闫胜洪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感冒风热证患者使用“青翘抗毒颗粒”智能免煎剂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7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收集的感冒风热证患者30例。予“青翘抗毒颗粒”智能免煎剂,150ml,3次/d,随访感冒症状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6例,有效0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0%。结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青翘抗毒颗粒”智能免煎剂治疗感冒风热证疗效确切,智能免煎剂在提高药材利用率,改善储存、调剂、服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熊国富;杨涛;骆雨;麻文菁;何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1例72岁老年男性,因呼吸困难8年,加重伴发热、咳嗽、咳痰半月余入院,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给予伏立康唑注射剂治疗。针对具体病例,药师及时评估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用药期间所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2013-10-22患者静脉滴注伊曲康唑结束后,出现睡眠不佳及幻觉,24日将伏立康唑更换为口服伏立康唑后患者幻觉消失。2013-11-25接受抗真菌治疗35 d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作者:赵虹霞;侯继秋;李玉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讨论其与年龄、性别以及靶器官损害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12月诊断并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按年龄分为45~60岁、61~75岁、76~85岁3个亚组,并比较单纯性高血压和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选取同时期无高血压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中,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年龄越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伴靶器官损害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检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本文介绍了子宫内膜息肉( EP)发病机制及其易感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了EP的治疗方法。得出EP是与炎症、雌孕激素等众多因素有关的疾病,高龄、晚绝经、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他莫昔芬治疗等均是其高危因素。目前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要配合孕激素治疗以防复发。绝经后EP恶变率明显升高,要积极处理。EP的治疗要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朱芳;韩敏;于华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其适应证明显扩大,相应并发症报道亦有增多的趋势,常见并发症之一是食管穿孔,但内镜诊疗引起食管壁夹层国内鲜见报道。本科于2013年9月诊治1例内镜下治疗引起食管壁内夹层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细金;向海鸿;程功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点评分析我院门急诊处方和病区医嘱,以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门急诊处方和特殊药品三个月所有处方总计10930张,病区出院病历551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规范标准进行点评、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398张(份),占检查处方的3.47%,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处方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药物配伍禁忌、超说明书用药、其他等7个方面。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185张,占46.5%。结论我院2013年处方的突出问题在用法用量上,需进一步加强处方(医嘱)合理用药的管理,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1月到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分成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有效25例(89.2%),无效3例(10.7%);对照组患者有效13例(46.4%),无效15例(53.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对于采取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晋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产科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60),低于对照组的10.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科感染疗效可靠,并能较好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周磊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急症、重症,而首发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本文通过2例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期均被误诊为急性胃炎及急性胃肠炎,误诊时间均为半天,来分析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探讨对其的误诊对策,降低误诊率。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不典型心肌梗死,极易误诊。中老年患者以上腹痛为首发或突出表现者,应高度警惕,注意提前预防性做心电图,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判断,以尽早确诊,减少误诊漏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辛丹;李卫平;李景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金荞麦片联合头孢西丁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4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将患者按住院序号平均分为A、B组,各27例。A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治疗,B组患者给予金荞麦片联合头孢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18/27),低于B组的88.9%(2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患者心、肾等器官进行检查,均未见功能异常现象。结论金荞麦片联合头孢西丁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
作者:马勇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了解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2例药疹患者的住院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原患疾病、致敏药物、给药途径、潜伏期、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明确的98例中,主要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类(59例)、解热镇痛药(16例)、中药制剂(13例)、抗痛风药(6例)、抗癫痫药(2例)、消化系统药(2例)。结论抗菌药物和解热镇痛药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
作者:朱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总结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39例行肿瘤及穿孔处肠段切除术,远端肠管关闭,近端肠管造瘘;11例患者采取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结果经手术治疗后,46例治愈,4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6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切口裂开,行二次缝合。住院时间1~48d,平均22d。术后随访中仅4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关闭瘘口。结论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时选用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黄铁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0.9%(30/33),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9.7%(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 ×0.025)。研究组的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良好。
作者:余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魏冬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早期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轻度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0~Ⅰ级糖尿病足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8例。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血流变学参数变化情况,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124/128),对照组为70.3%(9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个血流变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轻度糖尿病足安全有效。
作者:徐立;黄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比较替硝唑不同用药方案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硝唑治疗,对照组口服给药,观察组局部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 GI)、牙周袋探诊深度( Pd)和菌斑指数( PLI)。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I、Pd、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GI、Pd、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效果与全身用药相当。
作者:郭敏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高脂血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大剂量的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采用小计量的辛伐他汀(10mg/d),均为晚饭后2h服用,治疗8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优于小剂量辛伐他汀,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付宝鼎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