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南星;王艳梅
在中药制备过程中中药成分提取是关键性步骤,该步骤对于中药制剂的利用率以及临床效果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中药提取中一般都是采取水煎法以及溶剂浸渍方法等,上述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整体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成分提取率偏低。另外传统中药提取需要大量的溶剂,并且还需要一定量的能源消耗,部分成分在提取过程中会被破坏并失效从而造成一定量的药剂损失。而近年来微波技术的发展给予了中药提取很大的支持,从提取效果上来看微波萃取技术具有高产量、高效率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提取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作者:缪国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中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接受助产的孕产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疏导,比较分析2组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果观察组的孕产妇护理满意率是96.8%优于对照组的82.5%,护理信任度95.2%优于对照组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助产中可以提高患者满意率和信任度,帮助患者更高效的恢复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程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抗生素是容易被“滥用”的药物。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滥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使用率为30%,可是,近五年在我国医院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均保持在67%到82%之间。抗生素类药物的费用占全部药费的40%左右。据统计,在使用抗生素的人群中,有>1/3的人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而临床预防性使用的抗生素,大约有>50%并没有起到作用,反倒对有的脏器造成不良影响。抗菌素的过多使用和滥用,细菌对抗菌素渐渐有了“免疫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菌耐药”问题十分突出。这些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常用抗菌药多数耐药,给治疗带来困难。大肠杆菌中对常用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已达50%以上,不少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已达20%~40%。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因治疗十分困难,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杨礼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研究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电话随访对提高眼科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150例(对照组),同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眼科收治的患者150例(研究组),2组患者均给予优质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电话随访,比较2组护士和医师的满意率、门诊量以及住院人数。结果研究组护士的满意率95.3%(143/1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3%(128/1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医师的满意率97.3%(146/15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132/1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医院门诊量以及住院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电话随访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加医院门诊量以及住院人数。
作者:祝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纳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2年3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对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 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及其他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全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脑缺氧所致一系列脑病的表现,轻者愈后良好,严重者可造成患儿死亡或遗留永久性脑功能缺陷。笔者通过对82例新生儿 HIE 的临床病因及 CT 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俊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科的不断发展,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与之相伴的,ICU 患者的重返问题也日益突出,因为重返 ICU 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重返患者,且重返ICU 发生率已做为医院医疗质量的控制指标之一。笔者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重返 ICU 患者30例的重返原因做回顾性分析,旨在减少 ICU 重返率,减少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英霞;马英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的相关因素及采取非药物性镇痛干预减轻疼痛的方法。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产妇评估,统计疼痛情况。结果阴道分娩后产妇会阴疼痛相关因素有:分娩方式/处理措施相关、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护士因素等。结论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控制第一产程疼痛过度干预、良好的社会因素、心理调适指导和支持等有助于缓解产妇会阴疼痛。
作者:狄雁鸿;连凤琴;郝桂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近20年来我国的护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在国内已有了较好发展,护理本科生的队伍日益庞大,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有关学者和护理同仁对此进行了大量分析促进护理本科生的管理,推动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供依据。
作者:马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子宫内膜是一个能周期性脱落和生长的组织,在妇女生育期间大概有400次的循环。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清的妇科疾病,当子宫内膜异位在子宫腔以外呈现周期性生长内异症即形成,并经常引起疼痛和不孕[1]。生育期妇女内异症的患病率约为10%,内异症的诊断需要在可视状态下获取病理组织并行组织学检测。大约100年前就有文献对此种疾病进行描述,并对此种疾病的病因提出了多种假设,包括月经逆行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残余胚胎细胞被激活生长发展学说、血行或淋巴转移学说,近还有提出成人干细胞学说[2]。值得关注的是无一个学说能够充分的解释这种疾病的所有表现,包括很少见的男性内异症病例[3]。内异症的发生局限于月经来潮和经血逆行的物种,需提供经血组织逆流到腹腔的机械性因素及允许组织定殖的可能。持续生长和增殖要求异位的子宫内膜在腹膜微环境中完成一系列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特别是月经逆行,有活力的内膜组织碎片可以逃避凋亡,逃脱正常的免疫监督,侵入完整的上皮层,快速的生成血管样结构。
作者:苗凤叶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奥美拉唑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多,其在配置过程中出现变色等情况变得犹为突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中药饮片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材进行净制、切制、炮制等加工处理后的成品;随着辨证施治、炮制理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干预手段。因此,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1]。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有客观因素,比如药用植物的产地、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存储等[2];也有主观因素[3],比如经济利益驱使下的药农、药商的诚信度,采购及验收人员的责任心,以及药房保管人员的工作态度等。为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而保证临床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中医房管理人员应抓好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主客观因素。
作者:袁蓉;全晓雯 刊期: 2014年第32期
2型糖尿病(T2DM)已经成为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它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疾病。T2DM 主要是以糖、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疾病[1],其发病机制仍未研究透彻;但是目前认为 T2DM 主要发病原因是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细胞受损,并且胰岛素抵抗对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GSIS)受损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 GSIS具体的信号通路仍未明确。研究表明,糖代谢产生的活性氧(ROS)如过氧化氢是 GSIS 信号通路的组成之一[2]。随着 ROS的产生,抗氧化酶表达增加,GSIS 和葡萄糖刺激的 ROS 受到抑制。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糖代谢的活性氧作为信号通路促使GSIS 过程和 ROS 诱导抗氧化酶对 GSIS 抑制过程的综述,进一步了解 ROS 的双重作用从而为糖尿病治疗中抗氧化剂的有效性提供指导。
作者:郑海丽;丁启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1]。近年来,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越来越多,健康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自我防护能力,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制定了《健康教育处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曲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氯胺酮对小儿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108例需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 A、B、C 组各36例。A 组持续性吸入七氟醚联合氯胺酮;B 组间断吸入七氟醚联合氯胺酮;C 组仅予氯胺酮肌内注射。比较3组术中麻醉效果、术后患儿呕吐状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B、C 组麻醉一般情况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的患儿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 B、C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醚联合氯胺酮在小儿术中持续性吸入,患儿术后的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文俊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了解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的 HIS 系统分别调取2011-2013年全院及肿瘤科麻醉药品使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院麻醉药品的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吗啡缓释片、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药品 DDDs 排序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剂,DDDc 值高的是瑞芬太尼注射液;肿瘤科使用频率高的药品是吗啡缓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结论麻醉药品在全院和肿瘤科的使用相对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积极改进。
作者:蒋晟昰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