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维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焦虑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螺环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HAMA 评分为(18.7±3.5)分,总有效率为9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分别与对照组的 HAMA 评分(22.3±3.8)分,总有效率71.3%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应用丁螺环酮治疗老年焦虑症患者,具有确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优裕;吴晓琼;朱才谆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1]。近年来,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越来越多,健康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自我防护能力,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制定了《健康教育处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曲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奥美拉唑钠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多,其在配置过程中出现变色等情况变得犹为突出。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文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颅脑损伤患者的发生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尤其重型颅脑损伤,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低、护理复杂。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GCS)评分<8分,伤后持续昏迷>12h、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者出现再次昏迷,明显的神经系统病理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有明显变化的患者。患者进入重症医学科后经过细致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救治效果。我科共抢救和护理1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泽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5例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千山活血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联合千山活血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及术后所造成的腰腿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就国内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展状况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吴清安(综述);倪敬学(审校)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通过分析静脉配置中心2013年1~6月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差错,总结相关经验,整理防范措施。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6个月共配置输液490140袋,各类差错363起,差错率为0.074%,主要是电脑系统不完善、医嘱不合理、排药核对差错、配置差错、成品审核差错。结论对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并实施整改措施,能有效降低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许艳;汪宇;钱虞刚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的有效方法,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60例需清洁灌肠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比较2组患者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减轻患者不适反应、灌肠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具有省时省力、减少不适反应、灌肠液无外流,灌肠无强烈排便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我局现有79个离退休老干部,100余名正式职工。每年都有定期和不定期的管理性工作,对他们的健康档案加强管理也是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上级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必须规范化管理,才能使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及老干部满意。然而计算机管理和档案分类整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提高临床用药的质量控制,采用反向高效液相(RP-HPLC)法测定盐酸加替沙星胶囊含量。方法采用 Hypersil-ODS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十二烷基硫酸钠(500:500:3.5),检测波长:292nm;流速:1.0ml/ min。结果加替沙星在0.06~0.8mg/ 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 =0.78%(n =6)。结论 RP-HPLC 法具有简便,准确,测定结果可靠等优点。可作为盐酸加替沙星胶囊含量测定。
作者:黄冬;马晓鹂;蔡伟明;冯玉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产房是是产科的高危区,妊娠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给母婴及家属带来严重后果,极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因此医护人员要高度负责,并且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笔者分析我院产房日常护理工作中时常出现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丽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2年1~12月收集的171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汇总,分析 ADR 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 ADR 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结果171例 ADR 报告中>60岁人群所占比例大,女性患者发生 ADR 的概率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0.6:1;涉及的药品中抗菌药物、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ADR 发生率高;ADR 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结论抗菌药物、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是 ADR 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 ADR 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顾中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急性腹泻患者血常规与 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腹泻患者600例,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度脱水组437例,中度脱水组113例和重度脱水组50例,并进行血常规与 C-反应蛋白的检测,分析3组患者血常规及 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重度脱水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水平升高,与中度脱水组患者水平相当(P >0.05);中度脱水组 HCT 水平高于轻度脱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E)及 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中 HCT 含量变化情况对判断急性腹泻患者脱水程度具有一定意义,WBC 与 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翠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单纯超滤脱水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水肿的疗效。方法将48例糖尿病肾病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调节血压、血糖,改善循环、排毒及扩容利尿等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纯超滤脱水。治疗10~14d 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超滤脱水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有明显疗效。
作者:许双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前置胎盘是妇产科常见疾病,指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于宫颈内口,或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距离<2cm,是晚孕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根据胎盘下缘于宫颈内口的位置关系前置胎盘分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低置4种前置胎盘患者早前妊娠及中期妊娠一般无症状。妊娠晚期或足月时,发生无痛性反复出血,出血量日渐增多,严重时单次出血患者就可陷入休克状态。然而经阴道超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且部分患者禁忌此操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宫颈内口与胎盘下缘的观测,从而导致常有漏诊和误诊的发生,因此本人对前置胎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以往检查过程完全关注于宫颈内口和局部的胎盘,而忽略的对整体胎盘的观察,通过使用二维和四维超声的有效结合观察胎盘的整体情况,从而可以有效的辅助诊断前置胎盘,提高前置胎盘的诊断率,满足临床需要。笔者选取行二维结合四维,超声诊断前置胎盘患者28例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向平;刘勇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自拟扶阳固肾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 HBV 携带者的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以自拟扶阳固肾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阿德福韦酯,2组疗程均1年,观察其 HBeAg 阴转、抗 HBe 阳转及 HBV-DNA 阴转情况,并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在 HBeAg 阴转、抗HBe 阳转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 HBV-DNA 阴转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扶阳固肾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口服干预治疗慢性 HBV 携带者有一定临床疗效。
作者:雷其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病房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门诊病房处方中5348张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处方,分析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结果5348张中西药联用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计186张(3.5%),理化配伍禁忌处方63张,占全部处方的1.2%,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3.9%;药理配伍禁忌处方38张,占全部处方的0.7%,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20.4%;重复用药处方85张占全部处方的1.6%,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45.7%。结论中医药联用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需要医药人员特别是医师要加强对中成药和西药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性质的熟练掌握,避免配伍禁忌和重复用药,增强合理用药意识,确保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吴林强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冠心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所谓整体护理就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佳护理。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推行,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对我院6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主因夜眠差,自语自唱,无故发脾气,外出不愿回家,持续1个月。总病程20年,于2011年2月14日入院,医疗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行一级护理,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1周后口服文拉法辛治疗,25d 后患者情况好转。于2011年3月9日转三级病区行二级护理,接触患者合作,交谈切题,思维想法不多暴露,情绪变化不明显,生活自理,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患者于2011年3月18日凌晨4:30用一条丝巾拴在病室窗户栏杆上自缢,经抢救治疗无效而死亡。
作者:忻丽云;李艳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及化疗。而临床的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康复十分重要。临床上,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有多种方法,笔者就结肠癌患者护理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彦荣;张丽华;谷聚爱;王俊平;李淑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