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赟;刘敏;李建;张玉强;陆亮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胃痛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胃痛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软件,录入方剂信息,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胃痛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对筛选出的9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结论:明确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
作者:张颖;王文苹;季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芷冰原位凝胶(ZB-ISG)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过程.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为受试动物,以口服芷冰药液作为参比制剂,采用双周期两制剂交叉试验法,通过测定血清中欧前胡素的含量评价其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果:芷冰药液和ZB-ISG的AUC分别为(610.89±36.09),(1150.77±64.61)μg·h·L-1,表明ZB-ISG在兔体内的吸收程度>芷冰药液;芷冰药液和ZB-ISG的Cmax分别为(62.7±7.71),(110.7±10.76) μg·L-1,芷冰药液和ZB-ISG的tmax分别为(3.35±0.36),(0.82±0.22)h,表明ZB-ISG经鼻腔给药欧前胡素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均>口服芷冰药液.结论:ZB-ISG相对于口服芷冰药液大大提高了欧前胡素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董芙蓉;朱红霞;刘莉;陈志良;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体外模拟骨坏死环境下的巨噬细胞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巨噬细胞在骨坏死修复中的机制.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兔,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日ig 1g·mL-1的桃红四物汤药液,高剂量组15 g·kg-1、低剂量组7.5 g·kg-1,对照组15 mL· kg-1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ig 2周.U937经佛波醇肉豆蔻酸乙酸酯(PMA)诱导后的巨噬细胞以5×105接种于6孔板中,以坏死骨微粒制备模型组,并予以30%的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收集细胞,RT-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TGF-β1和TNF-α 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桃红四物汤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TGF-β1mRNA的转录水平较空白血清组均趋呈现增高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剂量为3.3667,高剂量为4.1867;TNF-αmRNA的转录水平较空白血清组则呈现减弱的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剂量为1.6033,高剂量为1.3567.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提高坏死骨微粒刺激下的巨噬细胞TGF-β1mRNA水平,降低TNF-α mRNA水平,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是其促进坏死骨修复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易浪;方斌;陈鹏;何伟;陈津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主成分As2S2及可溶性砷盐As2O3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雄黄项下的滴定法测定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的含量,采用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上述样品中可溶性砷盐As2O3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As2O3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雄黄炮制后,炮制品中As2S2含量均提高,As2O3含量均明显降低.除吉林和江苏2个产地的的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含量<90.0%,其余样品均符合药典规定;且雄黄炮制品中As2O3含量均能控制在1.7mg·g-1以下.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雄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化;赵明惠;梁爱华;李春英;王金华;薛宝云;杨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55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灌胃五脉绿绒蒿总黄酮(0.300,0.150,0.075g·kg-1)以及对照液20mL·kg-1;末次给药1h后,模型对照组及各给药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15mg·kg-1、扑热息痛(AP) 150mg·kg-1或硫代乙酰胺(TAA) 500mg·kg-1,16h后采集标本,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0.150~0.300g·kg-1的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能降低CCl4,TAA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和AST(P<0.01),提高CCl4或TAA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与GSH-Px的活性(P <0.05,P<0.01),降低CCl4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的含量(P<0.01);同时在0.075 ~0.300g·kg-1,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的肝损伤保护作用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CC14,AP,TAA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志旺;王瑞琼;郭玫;邵晶;任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样品中金丝桃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Dikma C18(2)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0.1%磷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1,以普拉洛芬为内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口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胶囊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5,6,8,12,24 h取血,通过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并采用Kinetica 4.4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金丝桃苷线性范围为0.5 ~100mg·L-1,日间、日内精密度<5.9%,在冷冻放置、冻融以及室温放置的条件下准确度均在91.23%~100.32%,回收率为89.95%~95.32%.金丝桃苷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2.17±0.41)h,Cmax=(13.88±1.26)mg·L-1,AUC0.24=(68.52±12.96)μg·h-1·mL-1,AUC0.(∞)=(96.69±30.94)μg·h-1·mL-1,MRT=(8.28±3.79)h.结论:建立了金丝桃苷beagle犬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兴斌;曲昌海;张晓燕;张慧;冯丽君;曹飒丽;倪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选知母皂苷AⅢ的酶解工艺.方法:采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知母皂苷制备知母皂苷AⅢ,以知母皂苷AⅢ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及酶用量对知母皂苷AⅢ酶解工艺的影响.结果: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温度55℃,pH 5.0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酶用量600 U·g-1,反应时间3h.结论:优选的酶解工艺简单可靠,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刘艳平;杨轶舜;张彤;丁越;张李赢;蔡贞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选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鸡骨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吸附率和洗脱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对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3g·L-1,上样流速3BV·h-1,2BV 80%乙醇为洗脱剂,pH 6.0,洗脱流速3.5 BV·h-1.鸡骨草黄酮纯度由17.95%提高到52.80%.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对鸡骨草黄酮类物质有较好的纯化效果,该优选的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廖春燕;杨欣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基本方治疗:姜半夏10g,干姜10 g,黄连5 g,黄芩10 g,制甘草10 g,南沙参15g,大枣10g.若脾气虚者酌加党参、黄芪、白术等;阴虚甚者酌加麦冬、生地黄、太子参等;咳甚者加前胡、浙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制枇杷叶;痰湿甚者酌加苍术、橘红等;腑气不通者酌加厚朴、枳实、大黄等;咳嗽日久,肺气易于耗散,可加五味子;呃逆、反酸者酌加锻瓦楞子、乌贼骨.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治疗.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13例,显效9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63.3%(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可以控制疾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黄少君;范良;王宝爱;卢保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皂苷对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髓样分化因子(MyD88),Toll样受体4(TLR4)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造模,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生理盐水、黄芪皂苷(14.93mg·kg-1)和硫糖铝(360mg·kg-1)ig.在ig的10周、15周时分别处死大鼠,取大鼠全胃,取材、切片,HE染色,固定切片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肠上皮化生、假性幽门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情况,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各期的胃组织中的MyD88,TLR4的表达,比较各组间MyD88,TLR4表达的差异,并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黄芪皂苷对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黄芪皂苷对萎缩性胃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黄芪皂苷治疗后,肠上皮化生、假性幽门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同时MyD88,TLR4的表达较空白组、硫糖铝组明显降低,而SOD活性的表达以黄芪皂苷组较高,与空白组相近,其次为硫糖铝组.结论:黄芪皂苷可以阻止MyD88,TLR4受体的激活,提高SOD活性,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莲;周语平;刘光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复合型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环境对照组,单因素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复合型模型组,复合型模型+舒郁安神方35g·kg-1·d-1治疗组.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60mg·kg-1·d-1大鼠6周致亚急性衰老模型,然后采用夹尾刺激法致肝郁,每次刺激30min,1日2次,持续1周,后放入自制睡眠剥夺箱中进行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48h,制作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复合型模型.观测大鼠体征、脑部自由基水平及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与环境对照组、单因素模型组、舒郁安神方组比较,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复合型模型组大鼠丙二醛(MDA)、TXB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6-keto-PGF1a含量及6-keto-PGF1a/TXB2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具有临床证候病理特征,是可行、可靠的复合型动物模型.
作者:游秋云;王平;田代志;张舜波;黄攀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人参提取物及给药后大鼠血浆进行成分的定性研究.方法:应用ABI 4000Q TRAP质谱,结合参考文献和对照品对人参提取物及入血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从人参提取物中共分析鉴定了10个成分,其中根据已知对照品确定的4个化合物,推测未知的化合物6个.大鼠血浆中测定到7个化合物.结论:人参提取物中可能含有人参皂苷Rg1,Re,Rb1,Rd,Rc,Rb2,Rb3,Rf,Rg2,R0,大鼠血浆中没有测到Rf,Rg2,R0.
作者:苗凤茹;刘光宇;林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相对分子量超滤膜、药液质量浓度、温度、洗液体积对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超滤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的超滤工艺为三七总皂苷水溶液质量浓度100 g·L-1,选用10kDa超滤膜,超滤温度70℃,洗液体积1200 mL,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各组份透过率均>90%.结论:优选的超滤工艺用于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纯化是可行的.
作者:缪菊连;黄照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酢浆草显微鉴别的专属性,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鉴别依据.方法:以红花酢浆草为对照,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不同产地、不同海拔的酢浆草的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结果:不同产地、不同海拔的鲜品酢浆草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很相似,但与鲜品红花酢浆草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差异较为明显;不同产地、不同海拔的酢浆草粉末显微特征无明显差异,与红花酢浆草的差异也不明显.结论:鲜品酢浆草的横切面显微鉴别特征专属性较强,可以作为鲜品酢浆草的显微鉴别依据,但将酢浆草粉末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值得商榷.
作者:吴林菁;聂明华;冯华;王祥培;汤容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当归补血汤对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分子表达的研究,探讨当归补血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Transwell建立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模型(以下简称共培养模型),在不同剂量当归补血汤的干预下,通过CCK-8法观察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sVEGFR1,sVEGFR2)的表达.结果: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正常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均有差异性(P<0.01,P<0.01,P<0.05);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与共培养模型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均能促进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EGFR1,VEGFR2的表达,且与剂量呈正相关;促进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sVEGFR1,sVEGFR2的表达.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与肿瘤共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VEGF与VEGFR和sVEGFR两种受体的结合有关.
作者:张三印;冯蓓;杨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补阳还五汤给药剂量为14.9 g·kg-1·d-1,给药7d制备含药血清,取适量含药血清配制含药血清为5%,10%,20%3种培养基,取对数期细胞,按照分组将5%,10%,20%含药血清培养基预处理细胞1h后加入Hcy 2 mmol· L-1作用24 h,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blotting(WB)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量,用荧光探针DCFH-DA试剂盒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聚积量进行测定.结果:补阳还五汤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细胞周期的进程,其中5%含药血清组细胞处在S+G2期为47.34% (P<0.05),10%含药血清组为38.81% (P<0.01),20%含药血清组为27.95% (P<0.01),下调细胞内PCNA的表达(P<0.01),测得补阳还五汤给药组细胞内ROS的荧光强度较Hcy组弱.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Hcy介导的VSM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的聚积量.
作者:袁禄根;刘玉晖;游宇;佟阳;严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测定葛根芩连汤中的14种药效组分,为建立其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技术和思路.方法:按照传统经方制备葛根芩连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药效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葛根芩连汤中的14种药效组分,即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甘草酸铵、甘草苷的含量分别为1.6737%,0.1533%,0.0473%,0.4480%,0.0916%,0.0123%,0.0067%,0.0955%,0.0343%,0.0438%,0.0360%,0.0483%,0.1103%,0.1580%.结论:所采用的HPLC法快速、简便,所测得的葛根芩连汤中的药效组分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科学指标.
作者:毛莹;张贵君;刘晶晶;董文茜;张雅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元片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估参元片用药安全性.方法:小鼠24 h内1次灌胃给药,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连续观察14 d,记录动物外观、行为活动、精神状态、呼吸变化、中毒反应及死亡情况;存活小鼠每天记录体重及饲料量.参元片3个剂量组分别为生药6.48,12.96,32.40 g·kg-1,灌胃给予大鼠,连续给药6个月,停药恢复1个月,分阶段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体重增长、食量消耗、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征、尿常规检查、心电图、系统尸解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参元胶囊小鼠LD50为生药97.46 g·kg-1,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剂量(0.171 g·kg-1)的568倍.长期毒性实验中,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参元片低、中、高3个剂量组动物行为活动、进食量、心电图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及未发现与供试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参元片中剂量仅肝、肾系数高于对照组,恢复期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无迟缓毒性;高剂量连续给药6个月,肝、肾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出现软便.结论:参元片低剂量为安全剂量;高剂量连续给药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临床研究予以注意.
作者:杨庆;李玉洁;陈颖;翁小刚;朱晓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及测定其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以建立其有效地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对市售的产品质量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7nm.结果:得到色谱参数较好的HPLC指纹图谱,对10批次的市售清热解毒口服液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的该制剂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市售的该品种的制剂有明显差异性.
作者:吕萍;张娜娜;张振巍;陈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龙利叶根水煎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急性炎症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评价龙利叶根的抗炎效果.结果:龙利叶根水煎液的LD50为152.24 g·kg-1,其高、中、低剂量(20,10,5 g·kg-1)能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程度,降低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湿重(P <0.05或P<0.01).结论:龙利叶根水煎液毒性较小,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为龙利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丘琴;甄汉深;王莹;姜建国;杨永榆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