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菁;聂明华;冯华;王祥培;汤容容
目的:建立HPLC测定苍苓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室温.结果:绿原酸浓度在0.021 84~0.436 8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 2.10%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苍苓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翔;刘皈阳;马建丽;周亮;黄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主要致病菌艰难梭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按正常培养组(脑心浸液培养基培养)和加药培养组(脑心浸液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稀释梯度的参苓白术散水煎剂,加药体积分别为体积比为:10-1,10-2,10-3,10-4),应用连续采样和分光光度法,测定4株艰难梭菌((NC-1,NC-2,SH182,和SH186,其中2株为A+B+,2株为A-B+)的体外生长曲线.结果:加药(参苓白术散水煎剂)体积比为:10-1,10-2,10-3,10-4的培养基对艰难梭菌NC-1,以及加药体各为10-1的参苓白术散水煎剂对艰难梭菌NC-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不同稀释度的加药培养基对4种不同的艰难梭菌均有一定的影响,艰难梭菌大生长细菌菌落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结论:参苓白术散对AAD病主要致病菌艰难梭菌在体外具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舒青龙;徐刚;叶荷平;章喜林;封勇;魏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介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补阳还五汤给药剂量为14.9 g·kg-1·d-1,给药7d制备含药血清,取适量含药血清配制含药血清为5%,10%,20%3种培养基,取对数期细胞,按照分组将5%,10%,20%含药血清培养基预处理细胞1h后加入Hcy 2 mmol· L-1作用24 h,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blotting(WB)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量,用荧光探针DCFH-DA试剂盒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聚积量进行测定.结果:补阳还五汤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细胞周期的进程,其中5%含药血清组细胞处在S+G2期为47.34% (P<0.05),10%含药血清组为38.81% (P<0.01),20%含药血清组为27.95% (P<0.01),下调细胞内PCNA的表达(P<0.01),测得补阳还五汤给药组细胞内ROS的荧光强度较Hcy组弱.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抑制Hcy介导的VSMC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ROS的聚积量.
作者:袁禄根;刘玉晖;游宇;佟阳;严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样品中金丝桃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Dikma C18(2)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0.1%磷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1,以普拉洛芬为内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口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胶囊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5,6,8,12,24 h取血,通过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并采用Kinetica 4.4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金丝桃苷线性范围为0.5 ~100mg·L-1,日间、日内精密度<5.9%,在冷冻放置、冻融以及室温放置的条件下准确度均在91.23%~100.32%,回收率为89.95%~95.32%.金丝桃苷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2.17±0.41)h,Cmax=(13.88±1.26)mg·L-1,AUC0.24=(68.52±12.96)μg·h-1·mL-1,AUC0.(∞)=(96.69±30.94)μg·h-1·mL-1,MRT=(8.28±3.79)h.结论:建立了金丝桃苷beagle犬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兴斌;曲昌海;张晓燕;张慧;冯丽君;曹飒丽;倪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钩藤属6个不同种药材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急性降压试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硝苯地平0.002 g·kg-1以及钩藤、大叶钩藤、侯钩藤、攀茎钩藤、倒挂金钩、北越钩藤乙醇提取物含生药68.4,34.2 g·kg-114组,大鼠十二指肠给药1次,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0.5,1.0,1.5,2.0,2.5,3.0h大鼠颈总动脉血压;慢性降压试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硝苯地平0.002 g·kg-1以及前述6种药材乙醇提取物34.2,17.1 g·kg-1组,灌胃,每天1次,连续11 d,给药前和给药后第7天和第11天测定大鼠尾动脉血压.以给药后自身血压下降达2.666 kPa以上,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者为药物降血压有效.结果:钩藤68.4,34.2 g·kg-1给药后0.5h颈总动脉血压下降达2.666 kPa以上,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并维持3h以上.钩藤34.2g·kg-1给药后第7,11天,17.1 g·kg-1给药后第11天;大叶钩藤、侯钩藤34.2g·kg-1给药后第11天,大鼠尾动脉血压下降值达2.666 kPa以上,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攀茎钩藤、倒挂金钩、北越钩藤给药后大鼠颈总动脉、尾动脉血压下降值均未达到2.666 kPa.结论:钩藤、大叶钩藤、侯钩藤能够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血压,攀茎钩藤、倒挂金钩、北越钩藤对正常大鼠血压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何飞;苏华;韦桂宁;曾宪彪;周军;黄瑞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狼毒多糖(EFP-AW1)对S180荷瘤鼠免疫逃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狼毒多糖100 mg·kg-1组、环磷酰胺100 mg·kg-1组(CTX)、联合给药组(EFP-AW1+ CTX).分组给药10d后,通过噻唑蓝(MT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流式细胞术(FCM)之方法,检测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淋巴细胞亚群(CD4+ T,CD8+ T)表达.结果:狼毒多糖可增加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降低血清中TGF-β1的分泌(P<0.05),增加CD8+T细胞百分含量(P<0.05).结论:ESP-AW1可通过增强荷瘤鼠抗肿瘤免疫应答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转移和复发.
作者:崔立然;徐浩;刘吉成;孙永旭;蒋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钱草中金属元素含量.方法:使用HNO3~HClO4体系消解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6种不同来源的金钱草中的Mg,Fe,Mn,Cu,Zn 5种金属元素.结果:金钱草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g,Fe,Mn,Zn,Cu,加标回收率在97.11%~102.94%,相对标准偏差(n=6)在0.83%~3.37%.结论: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钱草中Mg,Fe,Mn,Cu和Zn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李云龙;胡久梅;胡烜红;江南屏;胡久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优化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摇瓶法考察熊果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的特性.结果:熊果酸油水分配系数1gPο/w随pH增大而降低,且均>0.5,说明熊果酸具有较好的亲脂性.优选的处方工艺为载药量6 mg,磷脂-胆固醇2:1,PBS摩尔浓度0.01 mol·L-1,超声时间3 min.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223.7±68.4)nm,zeta电位-20.63 mv,包封率(89.85±1.66)%,48 h体外累计释放率>80%,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包封率高,体外释放性能良好,具有缓释特性.
作者:齐娜;刘广;廖迎;黄凤香;张薇;徐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对人参提取物及给药后大鼠血浆进行成分的定性研究.方法:应用ABI 4000Q TRAP质谱,结合参考文献和对照品对人参提取物及入血成分进行定性研究.结果:从人参提取物中共分析鉴定了10个成分,其中根据已知对照品确定的4个化合物,推测未知的化合物6个.大鼠血浆中测定到7个化合物.结论:人参提取物中可能含有人参皂苷Rg1,Re,Rb1,Rd,Rc,Rb2,Rb3,Rf,Rg2,R0,大鼠血浆中没有测到Rf,Rg2,R0.
作者:苗凤茹;刘光宇;林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系统收集含白头翁中药的方剂,为白头翁的应用及配伍提供参考.方法:用中医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建立含白头翁中药的方剂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分析白头翁中药的用药物点及配伍规律.结果:白头翁大多以口服剂型为主,用量上逐渐减少,常见的配伍药物以清热、止痛、化痰止咳、解毒镇静为主.结论:运用现代统计方法,能较好地将药物归类,并根据这一类药物作用趋势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
作者:吴德智;刘运锋;马正;朱卫丰;罗杰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基本方治疗:姜半夏10g,干姜10 g,黄连5 g,黄芩10 g,制甘草10 g,南沙参15g,大枣10g.若脾气虚者酌加党参、黄芪、白术等;阴虚甚者酌加麦冬、生地黄、太子参等;咳甚者加前胡、浙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制枇杷叶;痰湿甚者酌加苍术、橘红等;腑气不通者酌加厚朴、枳实、大黄等;咳嗽日久,肺气易于耗散,可加五味子;呃逆、反酸者酌加锻瓦楞子、乌贼骨.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治疗.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13例,显效9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63.3%(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可以控制疾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黄少君;范良;王宝爱;卢保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以冠心平片为模型,研究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成型工艺.方法:单因素考察冠心平片的处方设计及制粒、压片的工艺条件;以包衣操作时间和包衣外观合格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冠心平片的薄膜包衣工艺参数,并对半成品、成品进行吸湿性研究.结果:冠心平片的流化床制粒处方为干膏粉加1.5%~2%微粉硅胶混匀,以1.9~2.0倍量60%乙醇为湿润剂;工艺条件为雾化压力0.10~0.12 MPa,物料温度51~53℃,进风温度85~90℃,风机流量120~140M3·h-1,供液泵转速10~15~20~26 r·min-1.薄膜包衣佳工艺参数为包衣液质量浓度16%,主机转速6~8r·min-1,片床温度45~50℃.冠心平颗粒佳含水量7.0%~9.0%,压片机压力0.4~0.6 MPa.吸湿率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数学方程为逻辑斯蒂模型,操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62%.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冠心平片的大生产应用,为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张源;周琴妹;高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对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henomsil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7nm(0~20 min没食子酸)、258nm(20~30min氧化芍药苷)、230nm(30 ~50min,芍药苷)、274nm(50~80 min 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230nm(80~90min苯甲酰芍药苷),柱温30℃.结果: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样量分别在0.109 4~1.094 μg(r =0.9995),0.034 86~0.348 6μg(r=0.9995),0.212 4~2.124μg(r=0.9991),0.214 5~2.145μg(r =0.9996),0.323 5~3.235μg(r=0.9994),0.075 84~0.758 4μg(r =0.9993)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7%,98.8%,99.7%,98.3%,98.9%,99.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剑琳;张振秋;杨超;侯学智;暴凤伟;王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选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并与传统小蓟饮片进行比较.方法:以蒙花苷质量分数为指标,选取粉碎度、加水量、滚丸转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利用TLC,HPLC,红外等对小蓟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粉碎度80目,加1.8倍量水,滚圆转速300 r·min-1,制备的流动性饮片平均粒径(1.94±0.20) mm,圆整度9.09~27.7,堆密度0.3943g·cm-3,真密度0.6557g·cm-3,平均硬度6.2N,平均脆碎度0.30%.二者TLC图谱相同,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中蒙花苷分别为0.64%,0.72%.二者煎出曲线较为接近,小蓟流动性饮片和传统饮片煎液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和传统型饮片在药学上具有对等性,可替代使用.
作者:王苗苗;迟宗良;丛晓东;焦坤;张云;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6-羟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组织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左旋多巴阳性组及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葛根素20,40,80 mg· kg-1,阳性组给予左旋多巴40 mg· kg-1,连续灌胃30 d.检测黑质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黑质神经细胞常规染色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黑质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能缓解帕金森模型大鼠病情.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有效增加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组织中GSH-Px,SOD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P<0.01).下调黑质组织中iNOS蛋白水平,并上调CREB蛋白表达(P<0.01).结论:葛根素对6-羟基多巴胺所致PD大鼠黑质组织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过氧化应激作用以及调节内源性iNOS、CREB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黎荣;徐灵源;梁韬;张士军;李勇文;段小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培元通脑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培元通脑胶囊中何首乌、肉桂、赤芍及肉苁蓉进行定性鉴别;HPLC测定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 mL·min-1.结果:TLC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0645~0.805 9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RSD 2.2%(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培元通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海燕;宋汉敏;李振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中药理肺益肾方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选择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理肺益肾方汤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和口服氨茶碱剂量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理肺益肾方组与西药组均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肺功能,组间比较无差异,理肺益肾方组肺感染和感冒次数较激素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理肺益肾方能有效治疗慢阻肺缓解期,且用药安全.
作者:张晓梅;尹婷;杨效华;吴海斌;姚金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复方姜黄微囊调脂、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理作用,与单独应用姜黄素微囊相比,评价复方姜黄微囊的综合效应.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按比例制备高脂饲料,喂养1个月复制慢性食饵性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将模型组分为阳性对照(0.099g·kg-1)、复方姜黄微囊高(0.144+0.0072g·kg-1)、低剂量组(0.072+0.0036g·kg-1),以及姜黄素微囊高(0.144g·kg-1)和低剂量组(0.072g·kg-1),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按试剂盒说明检测动物血清中脂质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测定法测定丙二醛含量(MDA),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及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皮素-1(ET-1)含量等,运用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处理数据.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姜黄微囊高、低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胆固醇[TC(3.91±0.72),(4.15±0.73) mmol·L-1]、甘油三酯[TG,(1.07±0.15),(1.09±0.16)mmol·L-1],ET-1[(4.05±0.42),(4.77±0.50) μmol·L-1]和MDA[(5.865 ±2.140),(6.250±1.158)μmol·L-1]的含量,升高NO[(20.14±1.97),(19.85±1.72) μmol· L-1]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279.240±20.838),(274.604±12.328) U·L-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41.31,39.07)U·L-1]的活性.与单用姜黄素微囊相比,复方姜黄微囊药理作用有显著提高.结论:复方姜黄微囊有明显调脂、抗氧化、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其综合效应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姜黄素,可能成为物质基础清楚、疗效显著的新型调脂和抗AS的中药新药.
作者:曾晓会;崔景朝;陈玉兴;黄雪君;杜铁良;姚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平肺浸膏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CCK-8比色法和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分别检测平肺浸膏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平肺浸膏(1 g·mL-1)由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提供,实验前经定性滤纸粗滤,0.22μm滤膜过滤后分装.人肺腺癌A549细胞常规复苏、培养及传代,处于对数生长期开始用于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生药终浓度1,5,10 g·L-1共4组.细胞以7×104/mL接种于96孔培养板,24 h细胞贴壁后加不同浓度平肺浸膏,对照组只换液不加药.分别于加药后24,48,72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细胞以3×104/mL接种于6孔培养板,5h细胞贴壁后加不同浓度的平肺浸膏.药物作用17 h后收获细胞,应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平肺浸膏生药5,10 g·L-1在体外作用24 h以上表现出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常规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时间和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生药10 g·L-1可诱导早期细胞凋亡,与常规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平肺浸膏能够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玥姣;刘轩;朱世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73例昏迷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原发病治疗.对照组87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维持循环功能,纳洛酮促醒,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研究组8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苏醒时间以及测定昏迷观察量表(G-pcs).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86%,研究组有效率为88.3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苏醒时间(18.34±4.64)h比较,治疗组苏醒时间(11.56±2.67)h,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G-pcs)评分均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G-pcs)评分比较,研究组(G-pcs)评分均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昏迷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