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牡丹皮中6个成分的含量

谢剑琳;张振秋;杨超;侯学智;暴凤伟;王美

关键词:牡丹皮, 波长切换, 没食子酸, 氧化芍药苷, 芍药苷, 1, 2, 3, 4, 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 丹皮酚, 苯甲酰芍药苷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对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henomsil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7nm(0~20 min没食子酸)、258nm(20~30min氧化芍药苷)、230nm(30 ~50min,芍药苷)、274nm(50~80 min 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230nm(80~90min苯甲酰芍药苷),柱温30℃.结果:牡丹皮中6个成分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进样量分别在0.109 4~1.094 μg(r =0.9995),0.034 86~0.348 6μg(r=0.9995),0.212 4~2.124μg(r=0.9991),0.214 5~2.145μg(r =0.9996),0.323 5~3.235μg(r=0.9994),0.075 84~0.758 4μg(r =0.9993)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7%,98.8%,99.7%,98.3%,98.9%,99.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牡丹皮的质量控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用植物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筛选

    目的:对24种药用植物醇提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筛选研究.方法:70%乙醇回流提取植物粗提物;目标粗提物采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得到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采用改良的Ellman法和薄层色谱(TLC)生物自显影法相结合的方法;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结合改良Ellman法和TLC生物自显影法对24种植物的醇提物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毛七、金不换、飞龙掌血、白花映山红和八角枫5种植物粗提物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在终浓度为1g·L-1时,其抑制率分别为(88.72±1.47)%,(82.25±1.32)%,(77.71±1.61)%,(77.00±1.38)%,(75.22±1.28)%,其清除DPPH自由基IC50分别为153.75,74.95,50.00,10.87,24.40mg·L-1.在这5种植物粗提物不同萃取部位中,红毛七和金不换氯仿部位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强,其IC50为33.97,38.79mg·L-1,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为302.95,79.45 mg·L-1.结论:金不换和红毛七粗提物氯仿部位具有较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可进行进一步的追踪分离研究.

    作者:杨赟;刘敏;李建;张玉强;陆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PLC测定维药金锁昆都尔片中木香含量

    目的:建立维吾尔药金锁昆都尔片中木香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PackODS-A AA12S05-1506WT A-312(6.0 mm×150 mm,S-5μm,12 n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5nm.结果:木香烃内酯在0.03 ~0.07 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 0.62%;去氢木香内酯在0.06~0.14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 0.70%.结论:该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丽;陈菊;孙桂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芷冰原位凝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研究芷冰原位凝胶(ZB-ISG)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消除过程.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为受试动物,以口服芷冰药液作为参比制剂,采用双周期两制剂交叉试验法,通过测定血清中欧前胡素的含量评价其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果:芷冰药液和ZB-ISG的AUC分别为(610.89±36.09),(1150.77±64.61)μg·h·L-1,表明ZB-ISG在兔体内的吸收程度>芷冰药液;芷冰药液和ZB-ISG的Cmax分别为(62.7±7.71),(110.7±10.76) μg·L-1,芷冰药液和ZB-ISG的tmax分别为(3.35±0.36),(0.82±0.22)h,表明ZB-ISG经鼻腔给药欧前胡素的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均>口服芷冰药液.结论:ZB-ISG相对于口服芷冰药液大大提高了欧前胡素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董芙蓉;朱红霞;刘莉;陈志良;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葛根素对6-羟多巴胺致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组织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6-羟多巴胺(6-OHDA)致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组织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左旋多巴阳性组及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ig给予葛根素20,40,80 mg· kg-1,阳性组给予左旋多巴40 mg· kg-1,连续灌胃30 d.检测黑质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黑质神经细胞常规染色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黑质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能缓解帕金森模型大鼠病情.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有效增加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组织中GSH-Px,SOD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P<0.01).下调黑质组织中iNOS蛋白水平,并上调CREB蛋白表达(P<0.01).结论:葛根素对6-羟基多巴胺所致PD大鼠黑质组织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过氧化应激作用以及调节内源性iNOS、CREB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黎荣;徐灵源;梁韬;张士军;李勇文;段小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成型工艺考察

    目的:以冠心平片为模型,研究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成型工艺.方法:单因素考察冠心平片的处方设计及制粒、压片的工艺条件;以包衣操作时间和包衣外观合格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冠心平片的薄膜包衣工艺参数,并对半成品、成品进行吸湿性研究.结果:冠心平片的流化床制粒处方为干膏粉加1.5%~2%微粉硅胶混匀,以1.9~2.0倍量60%乙醇为湿润剂;工艺条件为雾化压力0.10~0.12 MPa,物料温度51~53℃,进风温度85~90℃,风机流量120~140M3·h-1,供液泵转速10~15~20~26 r·min-1.薄膜包衣佳工艺参数为包衣液质量浓度16%,主机转速6~8r·min-1,片床温度45~50℃.冠心平颗粒佳含水量7.0%~9.0%,压片机压力0.4~0.6 MPa.吸湿率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数学方程为逻辑斯蒂模型,操作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62%.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冠心平片的大生产应用,为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作者:张源;周琴妹;高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丹参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肥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心肌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复制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10-6g·L-1 AngⅡ),缬沙坦(10-4,10-3,10-2g·L-1Val)对照组,丹参提取物10-4,10-3,10-2g·L-1组的丹参提取物.BI-200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心肌细胞计数和直径测定,Bradford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蛋白激酶D1 (PKD1)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数量上变化不大,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和模型组相比,Val对照组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丹参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心肌细胞直径、总蛋白质含量及PKD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能显著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可能与对PKD1 mRNA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

    作者:毛秉豫;杨雷;徐国昌;黄显章;叶松山;曾小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头尖提取物抗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两头尖提取物对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两头尖提取物组(以下简称提取组)、两头尖原药组(以下简称原药组)、扶正化瘀组(以下简称扶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0.5mL/只,每周2次,连续注射15周.第15周模型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扶正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0.525g·kg-1),原药组给予两头尖煎液(0.7g·kg-1),提取物组给予两头尖提取物(0.071g·kg-1),模型组与空白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日1次,疗程8周.大鼠于第23周末处死取材,分别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与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与Masson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SABC法)测定肝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结果:提取组、原药组血清ALT,AST,Alb,HA,PCⅢ,CIV水平,肝组织Hyp含量分别为(79.77 ±14.68),(75.20±11.21),(168.22±19.46),(173.72±18.52)U·L-1,(27.40±1.78),(26.95±2.14)g·L-1,(52.36±5.12),(43.29±3.56),(51.63±6.41),(52.18±4.79),(14.92±2.26),(13.93±1.88)μg·L-1,(1.04±0.12),(1.15±0.06) mg·g-1.与模型组相比,提取组、原药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HA,PCⅢ,CIV水平与肝组织Hyp含量(P<0.05),升高血清Alb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提取组、原药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面积和强度明显为弱,纤维间隔染色淡,无典型假小叶形成.显色指数结果显示,提取组、扶正组肝组织中col-Ⅰ,col-Ⅲ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猪血清免疫法可成功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两头尖原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基本等同于两头尖原药,推测其作用机制为抑制ECM合成并促进ECM降解有关.

    作者:李孝波;郝瑞春;邓晓鹏;程生辉;郭继龙;梁锐;门九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醋瑞因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

    目的:评价双醋瑞因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独活寄生汤组,B组为双醋瑞因组,C组为独活寄生汤联合双醋瑞因组,分别采用相应治疗.3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治疗3个疗程.以VAS评分、WOMAC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治疗前后变化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指标,并对综合疗效评分做出评价,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例数.结果:3个月治疗后,3组VAS评分,WOMAC评分,ESR,CRP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C组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要优于药物单用的B和C组(P<0.05),且综合疗效评价效果较好(P<0.01),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率(7.5%).结论:双醋瑞因、独活寄生汤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良好,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张磊;孙德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ikma Diamonsil (2)(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29nm.结果: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54~0.9080μg(r=0.9996)和0.2192~4.3840 μg(r =0.999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7.33% (RSD 2.20%),103.32%(RSD 1.84%).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药材中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纤花变种的溪黄草两者的平均含量高.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溪黄草中酚酸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为溪黄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德全;黄松;陈建南;谭玉莲;屈莹莹;庄妍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中药地龙中氨基酸含量

    目的:建立用柱前衍生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地龙中水解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地龙药材经水煎煮后,先用盐酸水解处理地龙样品,再用Waters AccQ-Fluor衍生试剂对水解氨基酸进行柱前衍生,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测定地龙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在pH2浓度0.25mol·L-1的H3PO4-Na2HPO4电泳缓冲液,进样量为0.5psi×4s,分离电压20kV电泳条件下,在16min内14种常规氨基酸分离效果较好,氨基酸浓度15.625~250μmol·L-1线性关系良好,成功测定地龙水煎液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地龙药材中Glu,Ile/Leu,Gly,Ala含量相对较高,His,Tyr含量较低,Asp未检测到.结论: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进行AQC衍生后地龙氨基酸的分析,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测定结果可靠,可适用于动物类中药材中氨基酸的快速检测.

    作者:丁红梅;葛尔宁;许家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秦艽花液质联用的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秦艽花的液质联用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为终实现秦艽花真伪品的鉴别提供参考.方法:以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2.1mm×50 mm,1.8 μm)为分析用色谱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分析11批秦艽花药材,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了相似度计算.结果:建立了秦艽花液质联用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标定了指纹图谱中的23个共有峰,11批药材的相似度均>0.90,并用HPLC-ESI-Q-TOF-MS技术对7个共有峰进行了指认.结论: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为提高秦艽花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作者:胡一晨;吉琅;廖晴;曹纪亮;万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复合型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环境对照组,单因素模型组(睡眠剥夺组),复合型模型组,复合型模型+舒郁安神方35g·kg-1·d-1治疗组.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60mg·kg-1·d-1大鼠6周致亚急性衰老模型,然后采用夹尾刺激法致肝郁,每次刺激30min,1日2次,持续1周,后放入自制睡眠剥夺箱中进行快速眼动睡眠(REMS)剥夺48h,制作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复合型模型.观测大鼠体征、脑部自由基水平及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血栓素B2(TXB2)含量.结果:与环境对照组、单因素模型组、舒郁安神方组比较,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复合型模型组大鼠丙二醛(MDA)、TXB2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6-keto-PGF1a含量及6-keto-PGF1a/TXB2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老年肝郁失眠证候大鼠模型具有临床证候病理特征,是可行、可靠的复合型动物模型.

    作者:游秋云;王平;田代志;张舜波;黄攀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116例

    目的:探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及对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CF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柏子滋阴润肠汤加减,1剂/d,对照组采用麻仁润肠软胶囊,8粒/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排便困难、Bristol评分、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胀等症状,并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排便困难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治疗组全结肠通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2%,优于对照组的77.19% (P<0.05).治疗后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CFC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新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清热化瘀中药复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中药复方——清肝方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从mRNA水平探讨其抗ALF的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单次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125只SD大鼠以是否接受造模和药物干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和清肝方组,每组再以36,96 h2个时间点继续随机分为1,2两个亚组,共8组,其中亚组1用于造模后36h取血及肝组织标本,亚组2用于96h后观察大鼠的生存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全自动血凝分析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常规HE染色作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变化,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对照,2-△△C(t)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清肝方组估计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4.6,71.9,83.3 h;log-rank检验提示清肝方组累积生存率高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HMGB1 RNA/β-actin值均显著降低(0.006±0.003,0.067±0.033,0.112±0.027vs 0.245±0.153,均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在血清ALT,AST,TBiL和血浆PT水平方面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损害程度积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1.84±0.13,2.85±0.20vs 3.56±0.24,均P<0.01),清热化瘀复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结论:清肝方可有效改善D-GalN诱导的大鼠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肝脏病理,降低死亡率,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HMBG1的表达有关.

    作者:扈晓宇;张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对偏头痛患者血浆CGRP和ET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偏头痛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7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36例,口服尼莫地平20~40 mg,每日3次;急性发作期加服麦角胺咖啡因片1~2片/次.中药组36例,给予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药物的不良反应、CGRP和ET的水平,并与36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中药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偏头痛患者均较正常人ET明显增高(均P<0.01),CGRP明显降低(均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均可降低ET水平、偏头痛积分,提高CGRP水平(均P<0.01),但中药组比西药组作用更明显(均P<0.01).服用补阳还五汤未发生明显的不良的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能通过调节血管活性物质CGRP,ET水平,改善血管的异常舒缩状况,从而达到缓解偏头痛的作用.

    作者:张洪涛;张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牛蒡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化牛蒡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粉碎粒度、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温度及功率对牛蒡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及粉碎粒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牛蒡根总黄酮超声提取条件,并使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粉碎粒度是影响牛蒡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优选的提取工艺为牛蒡根粗粉加2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40 min,超声功率60 W,温度6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作者:郝宁;管莹;李艳辉;鲁巍巍;李宏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狼毒多糖对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狼毒多糖(EFP-AW1)对S180荷瘤鼠免疫逃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狼毒多糖100 mg·kg-1组、环磷酰胺100 mg·kg-1组(CTX)、联合给药组(EFP-AW1+ CTX).分组给药10d后,通过噻唑蓝(MT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流式细胞术(FCM)之方法,检测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淋巴细胞亚群(CD4+ T,CD8+ T)表达.结果:狼毒多糖可增加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诱导的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降低血清中TGF-β1的分泌(P<0.05),增加CD8+T细胞百分含量(P<0.05).结论:ESP-AW1可通过增强荷瘤鼠抗肿瘤免疫应答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转移和复发.

    作者:崔立然;徐浩;刘吉成;孙永旭;蒋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正交试验优选刺五加提取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刺五加提取物缓释微球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载药量和包封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刺五加提取物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氯化钙质量分数和交联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佳制备工艺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3.5%,剌五加提取物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1:1,氯化钙质量分数4.0%,交联时间2h,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0.11%,21.74%.制备的刺五加提取物缓释微球呈黑褐色、外观形态较圆整,粒径约0.45 mm,12h累积释放率达96.12%.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作者:汪洋;焦海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KCl诱导PC12细胞内Ca2+离子浓度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影响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KCl诱导PC12细胞内Ca2+浓度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株(大鼠肾上腺嗜铬肿瘤细胞株),经10%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预保护48 h后,加入150 mmol·L-1KCl刺激后,应用细胞活性检测(MTT法)观察细胞活性和应用激光共聚焦等技术方法观察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Ca2+浓度变化的影响,RT-PCR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CaMK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10%六味地黄丸血清[细胞吸光度(A)为(1.15±0.09)]能显著提升细胞存活率,与模型组[细胞吸光度(A)为(0.47±0.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C12细胞经10%六味地黄丸血清预保护48h后静息钙强度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50 mmol·L-1 KCl刺激后,经10%六味地黄丸血清预保护48h的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细胞内CaMK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KCl诱导PC12细胞内钙超载有抑制作用,且可提高细胞内CaMKⅡmRNA表达水平.

    作者:王俊;陈文娜;刘慧慧;柳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共8个,共计受试者1340例.总有效率方面:4个与氟西汀比较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 CI =0.74~1.46,P=0.84).2个与帕罗西汀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57,95% CI =0.16 ~2.08,P=0.40).1个与文拉法辛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57,95%CI =0.22 ~ 1.50,P=0.26).1个与麦普替林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23,95%CI =0.02~2.22,P=0.21).HAM-D评分方面:用药6周时HAM-D评分6个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8,95% CI=-0.89~1.24,P=0.74).用药12周时HAM-D评分1个研究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75,95%CI=-0.56~2.06,P=0.26).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有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随访时间足够长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武凯歌;王煜;黄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