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陈文娜;刘慧慧;柳春
目的:观察黄芪皂苷对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髓样分化因子(MyD88),Toll样受体4(TLR4)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造模,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用生理盐水、黄芪皂苷(14.93mg·kg-1)和硫糖铝(360mg·kg-1)ig.在ig的10周、15周时分别处死大鼠,取大鼠全胃,取材、切片,HE染色,固定切片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肠上皮化生、假性幽门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情况,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各期的胃组织中的MyD88,TLR4的表达,比较各组间MyD88,TLR4表达的差异,并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研究黄芪皂苷对萎缩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黄芪皂苷对萎缩性胃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黄芪皂苷治疗后,肠上皮化生、假性幽门腺化生、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同时MyD88,TLR4的表达较空白组、硫糖铝组明显降低,而SOD活性的表达以黄芪皂苷组较高,与空白组相近,其次为硫糖铝组.结论:黄芪皂苷可以阻止MyD88,TLR4受体的激活,提高SOD活性,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莲;周语平;刘光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查阅近10年挥发油环糊精包合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环糊精包合技术在挥发油包合方面的应用研究日益广泛,包括挥发油环糊精包合中挥发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环糊精包合原理简介;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包合时对未被包合挥发油的处理及包合物干燥方法;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薄层色谱、显微镜法和电镜扫描、热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X-射线衍射、红外分光光度、核磁共振、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法的验证;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等.但在包合工艺研究、包合规律及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挥发油包合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者:郝晶晶;李海亮;龚慕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共8个,共计受试者1340例.总有效率方面:4个与氟西汀比较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4,95% CI =0.74~1.46,P=0.84).2个与帕罗西汀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57,95% CI =0.16 ~2.08,P=0.40).1个与文拉法辛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57,95%CI =0.22 ~ 1.50,P=0.26).1个与麦普替林比较的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23,95%CI =0.02~2.22,P=0.21).HAM-D评分方面:用药6周时HAM-D评分6个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8,95% CI=-0.89~1.24,P=0.74).用药12周时HAM-D评分1个研究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75,95%CI=-0.56~2.06,P=0.26).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实验室检查异常.结论:中药制剂治疗抑郁症有效,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随访时间足够长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武凯歌;王煜;黄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肺鳞癌放疗患者70例,其中35例为对照组,单纯进行放疗;35例为治疗组,放疗过程中联合注射痰热清注射液1次/d,20 mL/次.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通过银染色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中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含量(AgNORs)的相对含量(I.S%).结果:放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均明显减低,但联合痰热清治疗组患者的Hb,WBC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痰热清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痰热清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及I.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癌放疗患者的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并对放疗造成的免疫功能受损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痰热清注射液对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马鸣;刘丽华;杨兴肖;李曙光;单保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中药理肺益肾方治疗慢阻肺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选择Ⅲ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理肺益肾方汤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和口服氨茶碱剂量治疗,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理肺益肾方组与西药组均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肺功能,组间比较无差异,理肺益肾方组肺感染和感冒次数较激素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理肺益肾方能有效治疗慢阻肺缓解期,且用药安全.
作者:张晓梅;尹婷;杨效华;吴海斌;姚金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基本方治疗:姜半夏10g,干姜10 g,黄连5 g,黄芩10 g,制甘草10 g,南沙参15g,大枣10g.若脾气虚者酌加党参、黄芪、白术等;阴虚甚者酌加麦冬、生地黄、太子参等;咳甚者加前胡、浙贝母、杏仁、紫菀、款冬花、制枇杷叶;痰湿甚者酌加苍术、橘红等;腑气不通者酌加厚朴、枳实、大黄等;咳嗽日久,肺气易于耗散,可加五味子;呃逆、反酸者酌加锻瓦楞子、乌贼骨.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多潘立酮片10 mg/次,3次/d治疗.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13例,显效9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治愈5例,显效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63.3%(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拔罐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可以控制疾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黄少君;范良;王宝爱;卢保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葛根芩连微丸中葛根素、甘草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选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系统,梯度系统,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结果:4个成分的方法学考察均合格,阴性供试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葛根芩连微丸质量控制的进一步补充.
作者:宋亚芳;苏春梅;杨红;谭桂莲;毛娜;龚慕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189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每组63只,常规饲养l周后,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动物于术后2h后开始给药,给药剂量为5 g·kg-1·d-1,每日ig 1次.各组又分为三个亚组即分别于给药后7,14,21 d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及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各时间点补阳还五汤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同时相模型组,其神经功能评分也均较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补阳还五汤组海马和皮质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结论: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恢复和组织修复,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周赛男;蔺晓源;易健;郭乐;刘莉;郭纯;刘柏炎;蔡光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相对分子量超滤膜、药液质量浓度、温度、洗液体积对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超滤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的超滤工艺为三七总皂苷水溶液质量浓度100 g·L-1,选用10kDa超滤膜,超滤温度70℃,洗液体积1200 mL,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各组份透过率均>90%.结论:优选的超滤工艺用于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纯化是可行的.
作者:缪菊连;黄照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大黄为研究对象,采用壳聚糖沉降法处理大黄水提液,以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质量分数和浸膏率为指标,选取药液质量浓度、壳聚糖加入量、药液pH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壳聚糖絮凝沉降工艺;并与乙醇沉淀法比较.结果:优选的壳聚糖絮凝沉降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1g·mL-1,壳聚糖加入量10%,药液pH 6.壳聚糖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均能较好地使水提液沉淀,但两者均会造成蒽醌类成分的损失,前者在降低浸膏率、保留有效成分方面优于后者.2种沉淀法纯化后,药液中蒽醌类成分与未纯化药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壳聚糖絮凝沉降法对蒽醌类成分影响较乙醇沉淀法小,可用于含蒽醌类成分中药的沉淀,但是否适合于大生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战兵;张超;盛华刚;林桂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优化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摇瓶法考察熊果酸在不同pH介质中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熊果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熊果酸脂质体的处方工艺.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的特性.结果:熊果酸油水分配系数1gPο/w随pH增大而降低,且均>0.5,说明熊果酸具有较好的亲脂性.优选的处方工艺为载药量6 mg,磷脂-胆固醇2:1,PBS摩尔浓度0.01 mol·L-1,超声时间3 min.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透射电镜下呈球形或椭圆球形,平均粒径(223.7±68.4)nm,zeta电位-20.63 mv,包封率(89.85±1.66)%,48 h体外累计释放率>80%,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制备的熊果酸脂质体包封率高,体外释放性能良好,具有缓释特性.
作者:齐娜;刘广;廖迎;黄凤香;张薇;徐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系统收集含白头翁中药的方剂,为白头翁的应用及配伍提供参考.方法:用中医传统文献学与现代统计学相结合,建立含白头翁中药的方剂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分析白头翁中药的用药物点及配伍规律.结果:白头翁大多以口服剂型为主,用量上逐渐减少,常见的配伍药物以清热、止痛、化痰止咳、解毒镇静为主.结论:运用现代统计方法,能较好地将药物归类,并根据这一类药物作用趋势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
作者:吴德智;刘运锋;马正;朱卫丰;罗杰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优选木香中去氢木香内酯和木香烃内酯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法;以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提取率为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2种内酯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采用乙醇温浸法,加6倍量90%乙醇于40 ℃温浸提取2次,每次2h.木香烃内酯提取率92.3%,去氢木香内酯提取率94.1%,得膏率12.7%.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木香中2种内酯的提取率高,适用于工业大生产.
作者:周广涛;高鹏;戴兵;代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及对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116例CF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采用柏子滋阴润肠汤加减,1剂/d,对照组采用麻仁润肠软胶囊,8粒/次,2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排便困难、Bristol评分、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胀等症状,并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排便困难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治疗组全结肠通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2%,优于对照组的77.19% (P<0.05).治疗后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CFC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新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测定苍苓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7 nm,室温.结果:绿原酸浓度在0.021 84~0.436 8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 2.10% (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苍苓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翔;刘皈阳;马建丽;周亮;黄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纤维十二指肠镜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纤维十二指肠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汤治疗,手术前后1周内每日1剂,水煎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热、黄疸、腹痛等为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黄疸、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积分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0.75±0.12),(0.87±0.15),(0.81±0.18),(0.54±0.26)分,对照组分别为(1.57±0.22),(1.43 ±0.37),(1.47±0.24),(1.74±0.26)分,两组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TBil,AMY,ALT,AST治疗后观察组分别为(12.54 ±2.25) μmol·L-1,(48.43±18.87),(33.54±6.42),(33.34±4.25)U·L-1,对照组分别为(19.75±6.25) μmol·L-1,(84.53±13.57)U·L-1,(34.71±6.24)U·L-1,(33.94 ±5.16)U·L-1,两组均明显好转(P<0.05),TBil,AMY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联合利胆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TBil,AMY水平.
作者:牛贵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小鼠55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灌胃五脉绿绒蒿总黄酮(0.300,0.150,0.075g·kg-1)以及对照液20mL·kg-1;末次给药1h后,模型对照组及各给药组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15mg·kg-1、扑热息痛(AP) 150mg·kg-1或硫代乙酰胺(TAA) 500mg·kg-1,16h后采集标本,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0.150~0.300g·kg-1的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能降低CCl4,TAA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和AST(P<0.01),提高CCl4或TAA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SOD与GSH-Px的活性(P <0.05,P<0.01),降低CCl4或AP诱发肝损伤小鼠肝组织MDA的含量(P<0.01);同时在0.075 ~0.300g·kg-1,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的肝损伤保护作用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总黄酮对CC14,AP,TAA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志旺;王瑞琼;郭玫;邵晶;任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样品中金丝桃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Dikma C18(2)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0.1%磷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1,以普拉洛芬为内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口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胶囊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5,6,8,12,24 h取血,通过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并采用Kinetica 4.4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金丝桃苷线性范围为0.5 ~100mg·L-1,日间、日内精密度<5.9%,在冷冻放置、冻融以及室温放置的条件下准确度均在91.23%~100.32%,回收率为89.95%~95.32%.金丝桃苷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2.17±0.41)h,Cmax=(13.88±1.26)mg·L-1,AUC0.24=(68.52±12.96)μg·h-1·mL-1,AUC0.(∞)=(96.69±30.94)μg·h-1·mL-1,MRT=(8.28±3.79)h.结论:建立了金丝桃苷beagle犬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兴斌;曲昌海;张晓燕;张慧;冯丽君;曹飒丽;倪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钩藤属6个不同种药材乙醇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血压的影响.方法:急性降压试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硝苯地平0.002 g·kg-1以及钩藤、大叶钩藤、侯钩藤、攀茎钩藤、倒挂金钩、北越钩藤乙醇提取物含生药68.4,34.2 g·kg-114组,大鼠十二指肠给药1次,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0.5,1.0,1.5,2.0,2.5,3.0h大鼠颈总动脉血压;慢性降压试验: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硝苯地平0.002 g·kg-1以及前述6种药材乙醇提取物34.2,17.1 g·kg-1组,灌胃,每天1次,连续11 d,给药前和给药后第7天和第11天测定大鼠尾动脉血压.以给药后自身血压下降达2.666 kPa以上,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者为药物降血压有效.结果:钩藤68.4,34.2 g·kg-1给药后0.5h颈总动脉血压下降达2.666 kPa以上,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并维持3h以上.钩藤34.2g·kg-1给药后第7,11天,17.1 g·kg-1给药后第11天;大叶钩藤、侯钩藤34.2g·kg-1给药后第11天,大鼠尾动脉血压下降值达2.666 kPa以上,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攀茎钩藤、倒挂金钩、北越钩藤给药后大鼠颈总动脉、尾动脉血压下降值均未达到2.666 kPa.结论:钩藤、大叶钩藤、侯钩藤能够显著降低正常大鼠血压,攀茎钩藤、倒挂金钩、北越钩藤对正常大鼠血压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何飞;苏华;韦桂宁;曾宪彪;周军;黄瑞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筛选参芎化瘀胶囊对治疗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推荐使用剂量,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参芎化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40,360,480mg·kg-1),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术后24,48,72h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72h后应用横木行走实验(BWT)和抓握力量测试评估并记录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水平;选择佳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光镜下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形态明显受损伤,神经元密度减少,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组神经元密度以及感觉运动检测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上述变化在高剂量组为明显.选择高剂量组进行免疫组化检测VEGF,假手术组呈较低水平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参芎化瘀胶囊用药干预组VEGF表达进一步增加(P<0.01).结论: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推荐剂量是480mg·kg-1,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表达有关.
作者:牛静;李建民;赵雅宁;马荣丽;黄海玲;张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