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蓟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及其与传统饮片的比较

王苗苗;迟宗良;丛晓东;焦坤;张云;蔡宝昌

关键词:小蓟, 流动性饮片, 对比研究, 红外二阶导数光谱法, 复杂体系评估
摘要:目的:优选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并与传统小蓟饮片进行比较.方法:以蒙花苷质量分数为指标,选取粉碎度、加水量、滚丸转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利用TLC,HPLC,红外等对小蓟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粉碎度80目,加1.8倍量水,滚圆转速300 r·min-1,制备的流动性饮片平均粒径(1.94±0.20) mm,圆整度9.09~27.7,堆密度0.3943g·cm-3,真密度0.6557g·cm-3,平均硬度6.2N,平均脆碎度0.30%.二者TLC图谱相同,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中蒙花苷分别为0.64%,0.72%.二者煎出曲线较为接近,小蓟流动性饮片和传统饮片煎液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和传统型饮片在药学上具有对等性,可替代使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治疗胃痛的方剂用药规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胃痛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胃痛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软件,录入方剂信息,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胃痛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对筛选出的92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个.结论:明确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胃痛方剂的用药规律.

    作者:张颖;王文苹;季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HPLC同时测定黄柏中6种化学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川黄柏、关黄柏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以HPLC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乙腈-水(1‰乙酸,2mmol醋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流速1mL·min-1.结果:绿原酸、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和小檗碱分别在20.00~320.00,18.75~130.00,25.00 ~ 200.00,5.00~100.00,20.00~ 200.00,0.09~1.80mg·L-1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99.4%,97.5%,97.3%,104.0%,98.5%,RSD分别为0.5%,0.6%,0.8%,1.0%,1.4%,0.9%.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为黄柏药材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廉莲;万国盛;贾伟利;高慧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芎化瘀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推荐使用剂量的研究及其对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筛选参芎化瘀胶囊对治疗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推荐使用剂量,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参芎化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240,360,480mg·kg-1),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4-VO)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术后24,48,72h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72h后应用横木行走实验(BWT)和抓握力量测试评估并记录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水平;选择佳剂量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光镜下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形态明显受损伤,神经元密度减少,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芎化瘀胶囊组神经元密度以及感觉运动检测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上述变化在高剂量组为明显.选择高剂量组进行免疫组化检测VEGF,假手术组呈较低水平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参芎化瘀胶囊用药干预组VEGF表达进一步增加(P<0.01).结论:参芎化瘀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治疗作用,推荐剂量是480mg·kg-1,其疗效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表达有关.

    作者:牛静;李建民;赵雅宁;马荣丽;黄海玲;张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清热化瘀中药复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中药复方——清肝方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从mRNA水平探讨其抗ALF的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单次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125只SD大鼠以是否接受造模和药物干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和清肝方组,每组再以36,96 h2个时间点继续随机分为1,2两个亚组,共8组,其中亚组1用于造模后36h取血及肝组织标本,亚组2用于96h后观察大鼠的生存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全自动血凝分析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常规HE染色作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变化,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对照,2-△△C(t)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清肝方组估计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4.6,71.9,83.3 h;log-rank检验提示清肝方组累积生存率高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HMGB1 RNA/β-actin值均显著降低(0.006±0.003,0.067±0.033,0.112±0.027vs 0.245±0.153,均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在血清ALT,AST,TBiL和血浆PT水平方面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损害程度积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1.84±0.13,2.85±0.20vs 3.56±0.24,均P<0.01),清热化瘀复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结论:清肝方可有效改善D-GalN诱导的大鼠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肝脏病理,降低死亡率,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HMBG1的表达有关.

    作者:扈晓宇;张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蓟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及其与传统饮片的比较

    目的:优选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并与传统小蓟饮片进行比较.方法:以蒙花苷质量分数为指标,选取粉碎度、加水量、滚丸转速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流动性饮片的制备工艺;利用TLC,HPLC,红外等对小蓟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进行比较.结果:优选的制备工艺为粉碎度80目,加1.8倍量水,滚圆转速300 r·min-1,制备的流动性饮片平均粒径(1.94±0.20) mm,圆整度9.09~27.7,堆密度0.3943g·cm-3,真密度0.6557g·cm-3,平均硬度6.2N,平均脆碎度0.30%.二者TLC图谱相同,传统饮片和流动性饮片中蒙花苷分别为0.64%,0.72%.二者煎出曲线较为接近,小蓟流动性饮片和传统饮片煎液的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小蓟新型流动性饮片和传统型饮片在药学上具有对等性,可替代使用.

    作者:王苗苗;迟宗良;丛晓东;焦坤;张云;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二硫化二砷和可溶性砷含量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主成分As2S2及可溶性砷盐As2O3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雄黄项下的滴定法测定不同产地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的含量,采用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上述样品中可溶性砷盐As2O3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As2O3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雄黄炮制后,炮制品中As2S2含量均提高,As2O3含量均明显降低.除吉林和江苏2个产地的的雄黄及其炮制品中As2S2含量<90.0%,其余样品均符合药典规定;且雄黄炮制品中As2O3含量均能控制在1.7mg·g-1以下.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雄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化;赵明惠;梁爱华;李春英;王金华;薛宝云;杨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益气养血温阳方对泻药性便秘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表达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养血温阳方对泻药性便秘大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含量的影响,阐明益气养血温阳方治疗泻药性便秘的机制.方法:大鼠按照200mg· kg-1·d-1大黄免煎剂灌胃,再按每日200mg·kg-1·d-1递增,至半数以上动物出现腹泻,如此反复用药3月,造成“泻药性便秘”动物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福松1.65g·kg-1)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8.35,16.7,33.4g·kg-1)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给予大黄建立便秘大鼠模型,阳性对照和益气养血温阳方低、中、高剂量组按剂量给予药物治疗2周,取大鼠结肠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结肠中Cajal间质细胞表达.结果:益气养血温阳方高剂量组结肠组织Cajal细胞mRNA相对表达量为0.365 08±0.047,中剂量组为0.370 97±0.040,与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表达为0.298 55±0.04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血温阳方通过改变Cajal间质细胞表达,促进结肠运动,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作者:吴至久;王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昏迷患者74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73例昏迷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原发病治疗.对照组87例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维持循环功能,纳洛酮促醒,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研究组8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复方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苏醒时间以及测定昏迷观察量表(G-pcs).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86%,研究组有效率为88.3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苏醒时间(18.34±4.64)h比较,治疗组苏醒时间(11.56±2.67)h,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G-pcs)评分均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G-pcs)评分比较,研究组(G-pcs)评分均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昏迷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益髓通经方中马钱子生物碱纯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益髓通经方中马钱子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为指标,HPLC进行含量测定,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筛选大孔吸附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大孔树脂吸附和洗脱条件,确定益髓通经方中马钱子生物碱的纯化工艺.结果:佳纯化工艺为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液质量浓度0.1g·mL-1,上样速度1.0 mL· min-1,上样量4 BV,吸附时间2h,加1 BV水洗除杂,用6 BV 50%乙醇以2.0 mL·min-的速度进行洗脱.结论: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马钱子提取物中生物碱是可行的,优选的纯化工艺简单、经济.

    作者:金文淑;张炜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导痰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导痰汤干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p53的表达,分析导痰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传代培养1~3代用于实验.含药血清的制备为将导痰汤按照0.9g·kg-1·d-1剂量给SD大鼠ig 10d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实验共分7组:正常HUVEC为空白对照组,不含药血清处理HUVEC为空白血清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0 U·mL-1)预处理HUVEC为TNF-α诱导组,先采用5% (0.015 g·mL-1),10% (0.03 g·mL-1),20% (0.06g·mL-1)含药血清预处理HUVEC,再与TNF-α共培养为5%,10%,20%导痰汤组,使用p53特异性阻滞剂PFT-α(0.009g·mL-1)处理HUVEC为PFT-α阻滞组.通过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导痰汤对TNF-α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①TNF-α诱导组ICAM-1 mRNA和p53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导痰汤对照组(P<0.01);使用导痰汤含药血清或PFT-α处理后,ICAM-1和p53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②TNF-α诱导组ICAM-与p53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导痰汤对照组(P<0.01).使用导痰汤含药血清或PFT-α处理后,ICAM-1与p53表达显著下降(P<0.05);③p53mRNA与ICAM-1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81,P <0.01);p53活性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4,P<0.01).结论:导痰汤可以通过调节p53表达而抑制TNF-α刺激所致的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故能起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陈文强;王玉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黔岭淫羊藿总黄酮类成分对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黔岭淫羊藿总黄酮类成分(YYH-C)对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培养基连续培养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水平,观察50,25,12.5,6.25,3.13,1.56,0.78,0.39,0.20 mg·L-1 YYH-C与细胞培养72 h及连续多次给药与细胞培养1,4,7,10d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0.78 ~50 mg·L-1的YYC-C与细胞共培养72 h,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对细胞的大增殖率达132.32%,0.78 mg·L-1剂量组尚能明显促进ALP的分泌;YYH-C连续给药1~4d对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未见明显的增殖作用和明显的促进细胞分泌ALP的作用;自给药7d开始,YYH-C不同质量浓度组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YYH-C 0.78~25.0 mg·L-1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随着质量浓度进一步的增大,对细胞的增殖作用不再增加,药效至少持续至给药10 d;12.5,25.0,50.0 mg·L-1在给药7d,25.0,50.0 mg·L-1在给药10 d均能明显促进细胞分泌ALP.结论:YYH-C能明显促进hFOB1.19人SV40转染成骨细胞的增殖,且能明显促进细胞分泌ALP,提示YYH-C对成骨细胞活性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途径之一.

    作者:刘婷;曹春雨;郝然;回连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风芍六君子汤水煎液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揭示风芍六君子汤水煎液活性成分的化学物质基础,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按照传统煎煮方法提取,反复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D101大孔吸附树脂、ODS-C18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1)、棕榈酸(palmitic acid,2)、isomultiflorenol(3)、正三十醇(triacontanol,4)、补骨脂素(psoralen,5)、白术内酯Ⅲ(atractylenolid Ⅲ,6)、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7)、没食子酸(gallic acid,8)、苯甲酸(benzoic acid,9)、蜜桔黄素(nobiletin,10)、甜橙素(sinensetin,11)、桔皮晶(tangeritin,12)、芍药新苷(lactiflorin,13).结论:13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方中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可能是该复方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作者:贺钢民;彭腾;李柏群;邓赟;杨菁;袁海梅;黎豫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后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肺鳞癌放疗患者70例,其中35例为对照组,单纯进行放疗;35例为治疗组,放疗过程中联合注射痰热清注射液1次/d,20 mL/次.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通过银染色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中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含量(AgNORs)的相对含量(I.S%).结果:放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均明显减低,但联合痰热清治疗组患者的Hb,WBC及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痰热清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痰热清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比例及I.S%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对肺鳞癌放疗患者的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并对放疗造成的免疫功能受损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痰热清注射液对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马鸣;刘丽华;杨兴肖;李曙光;单保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优化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磷钼钨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鞣质含量.以总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方法及溶媒;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1h,鞣质提取率达26.65 mg·g-1.结论:建立的总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优选的提取工艺可用于核桃青皮中总鞣质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姜金慧;霍金海;王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苷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样品中金丝桃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Dikma C18(2)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0.1%磷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1,以普拉洛芬为内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选用6只健康beagle犬作为试验动物,口服贯叶金丝桃提取物胶囊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2,3,4,5,6,8,12,24 h取血,通过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含量,并采用Kinetica 4.4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金丝桃苷线性范围为0.5 ~100mg·L-1,日间、日内精密度<5.9%,在冷冻放置、冻融以及室温放置的条件下准确度均在91.23%~100.32%,回收率为89.95%~95.32%.金丝桃苷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2.17±0.41)h,Cmax=(13.88±1.26)mg·L-1,AUC0.24=(68.52±12.96)μg·h-1·mL-1,AUC0.(∞)=(96.69±30.94)μg·h-1·mL-1,MRT=(8.28±3.79)h.结论:建立了金丝桃苷beagle犬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尹兴斌;曲昌海;张晓燕;张慧;冯丽君;曹飒丽;倪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鸡骨草总黄酮的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鸡骨草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吸附率和洗脱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对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和解吸条件.结果:佳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3g·L-1,上样流速3BV·h-1,2BV 80%乙醇为洗脱剂,pH 6.0,洗脱流速3.5 BV·h-1.鸡骨草黄酮纯度由17.95%提高到52.80%.结论:D101型大孔树脂对鸡骨草黄酮类物质有较好的纯化效果,该优选的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廖春燕;杨欣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两头尖提取物抗猪血清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两头尖提取物对猪血清免疫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两头尖提取物组(以下简称提取组)、两头尖原药组(以下简称原药组)、扶正化瘀组(以下简称扶正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0.5mL/只,每周2次,连续注射15周.第15周模型成功后,开始灌胃给药,扶正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0.525g·kg-1),原药组给予两头尖煎液(0.7g·kg-1),提取物组给予两头尖提取物(0.071g·kg-1),模型组与空白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日1次,疗程8周.大鼠于第23周末处死取材,分别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与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HE染色与Masson法检测肝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法(SABC法)测定肝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表达.结果:提取组、原药组血清ALT,AST,Alb,HA,PCⅢ,CIV水平,肝组织Hyp含量分别为(79.77 ±14.68),(75.20±11.21),(168.22±19.46),(173.72±18.52)U·L-1,(27.40±1.78),(26.95±2.14)g·L-1,(52.36±5.12),(43.29±3.56),(51.63±6.41),(52.18±4.79),(14.92±2.26),(13.93±1.88)μg·L-1,(1.04±0.12),(1.15±0.06) mg·g-1.与模型组相比,提取组、原药组可显著降低血清ALT,AST,HA,PCⅢ,CIV水平与肝组织Hyp含量(P<0.05),升高血清Alb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提取组、原药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面积和强度明显为弱,纤维间隔染色淡,无典型假小叶形成.显色指数结果显示,提取组、扶正组肝组织中col-Ⅰ,col-Ⅲ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采用猪血清免疫法可成功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两头尖原药及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提取物抗肝纤维化作用基本等同于两头尖原药,推测其作用机制为抑制ECM合成并促进ECM降解有关.

    作者:李孝波;郝瑞春;邓晓鹏;程生辉;郭继龙;梁锐;门九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ikma Diamonsil (2)(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29nm.结果: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54~0.9080μg(r=0.9996)和0.2192~4.3840 μg(r =0.999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7.33% (RSD 2.20%),103.32%(RSD 1.84%).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药材中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纤花变种的溪黄草两者的平均含量高.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溪黄草中酚酸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为溪黄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德全;黄松;陈建南;谭玉莲;屈莹莹;庄妍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牛蒡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优化牛蒡根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粉碎粒度、提取次数、超声时间、温度及功率对牛蒡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及粉碎粒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牛蒡根总黄酮超声提取条件,并使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粉碎粒度是影响牛蒡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优选的提取工艺为牛蒡根粗粉加2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40 min,超声功率60 W,温度6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作者:郝宁;管莹;李艳辉;鲁巍巍;李宏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止泻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制剂中的主要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用TCL鉴别止泻合剂中的秦皮、白芍、苍术、地锦草、木香等有效成分,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检出斑点清晰.芍药苷进样量在0.509~16.31 mg·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9%,RSD 1.7%(n=6).结论:所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止泻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迅;周琴妹;吴旭彤;刘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