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王氏保赤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廖毅敏

关键词:消化不良, 儿童, 王氏保赤丸,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王氏保赤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门诊治疗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将患儿按照治疗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试验组采用王氏保赤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儿及家属满意率、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和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2.5%(33/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及家属满意率为95%(38/40),对照组为65%(26/40),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试验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为15.0%(6/40),低于对照组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采用王氏保赤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较好,患儿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较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的心得体会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7例。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治疗前后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护理组Harris、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肥胖也可以影响白血病预后

    近的研究发现,B细胞来源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肥胖患儿较同龄其他患儿预后差。该研究发表在近的Blood杂志上。该文章的共同作者、洛杉矶儿童医院糖尿病和肥胖项目负责人Steven D. Mittelman博士认为,该研究首次揭露了肥胖对诱导治疗后患儿预后的影响意义重大。此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纳入的患儿来自洛杉矶儿童医院,共纳入198例ALL患儿,主要是西班牙裔,127例(64%)体型较瘦,30例(15%)超重,41例(21%)肥胖。诱导治疗1个月,化疗方案根据患儿疾病的危险程度运用四药联合或三药联合。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微信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微信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由管床护士利用透析时间进行床旁教育,赠送透析知识手册供其自行阅读。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微信健康教育小组人员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分享。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及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使患者主动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兆娣;张蕾;杨秀梅;杨恩萍;刘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弧形吻合器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肛门功能及血清清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弧形吻合器保肛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血清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给予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弧形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术后常规化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清清蛋白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后,35例患者肛门功能Ⅰ级21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0例,其中88.57%(31/35)的患者肛门功能良好。患者术后血清清蛋白为(38.6±11.7)g/L,高于术前的(25.4±11.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5, 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弧形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血清清蛋白明显降低。

    作者:邹振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较高。

    作者:向斌;向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护理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对护理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自制病毒性肝炎护理相关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问卷中反应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情况、对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疾病护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均较低。结论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不到位,导致疾病逐渐深入发展,在家庭及社会中广泛传播,升高了发病率。因此,在住院期间给予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玲;段距萍;何影;刘洪碧;余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70±21)mm,小于对照组的(85±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5±19)mm,小于对照组的(59±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8,P<0.05);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12)%,高于对照组的(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5)。结论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

    作者:李志福;王亚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缝合,观察组产妇采用背带式缝合,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止血。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的180例住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149/180),低于观察组的94.4%(17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观察组有1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5例,面红2例,头胀3例,头晕3例,皮疹及荨麻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般性过敏反应,经暂停用药及对症治疗后均消失,且均无后遗症发生。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并给予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瞿建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96例为观察组,同期足月妊娠羊水正常产妇9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72.9%,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畸形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晚期发生羊水过少会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产生一定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对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洪小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应用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3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给予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即为试验组。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3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未给予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指导,即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6个月复发率以及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率和药物使用掌握率。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率及药物使用掌握率分别为93.0%(40/43)、90.7%(39/43),高于对照组的65.1%(28/43)、48.8%(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哮喘复发率,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和药物使用的掌握率。

    作者:何艳;尹亮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8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清蛋白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血清清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32/39),高于对照组的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霉酚酸酯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董一民;周龙珍;李杰;李菁华;刘镇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止吐、止泻、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82.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吐、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瑜;张学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王氏保赤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王氏保赤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门诊治疗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将患儿按照治疗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试验组采用王氏保赤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儿及家属满意率、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和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82.5%(33/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及家属满意率为95%(38/40),对照组为65%(26/40),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试验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为15.0%(6/40),低于对照组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采用王氏保赤丸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较好,患儿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较低。

    作者:廖毅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科危机: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

    新的研究表明,急诊科里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屡见不鲜,其中超过2/3的药物是处方类阿片药物,包括美沙酮在内。该研究由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药学院的 Michael A. Yokell 及其同事开展,并在线发表于2014-10-27的JAMA内科学杂志。他们研究了2010年整个美国急诊科135971个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的患者,其中处方类阿片药物占67.8%,二醋吗啡占16.1%,未说明的阿片类药物占13.4%,联合阿片类药物占2.7%。处方类阿片药物的过量使用多发生在农村(84.1%),国家南部(40.2%)以及女性(53.0%),且多数患者有健康保险。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对P波离散度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及对P波离散度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胺碘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5d后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77.8%)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波离散度、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15d后P波离散度与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波离散度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62,P<0.001)。结论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P波离散度及C反应蛋白。

    作者:颜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对结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6%(3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护理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有2例死亡。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梁彩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障碍及尿常规检查异常。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胡晓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眼部奴卡菌感染一例报道

    眼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近年来,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奴卡菌感染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通常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眼部外伤或手术时发生条件性感染。本院实验室于2014-03-07检出1例眼部奴卡菌感染患者,此菌感染在本实验室实属罕见,现将其报道如下。

    作者:李倩;刘福芝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配合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缓解消化道反应的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配合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缓解消化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普外科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昂丹司琼静脉注射;比较患者术后拔除气管导管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7.8%(16/90),对照组为41.1%(3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3±1.9)d、(5.9±1.8)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8%(70/90)、97.8%(88/9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配合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消化道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旭红;李玉兰;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