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玲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应用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状况。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 DDDs)排序法,对武汉市32家医院近三年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逐年稳定增长,日均费用( DDC)相对稳定。各类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趋势一致,国产新药埃克替尼的销售金额及DDDs增长较快。结论2010-2012年武汉地区应用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状况符合临床应用特点,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合理。
作者:桂玲;费敏;张程亮;刘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带状疱疹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结果正常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3+T、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的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测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尤其是早期对于T淋巴细胞的检测,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发展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QTd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QTd短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可以降低QTd,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钟志英;马战清;陈图刚;谭维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考虑到心理—情感、身体和生理因素对维持良好产程进展的重要性,笔者将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产程图在活跃期的起点角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接收的130例产妇的产程图,分析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与分娩方式、宫颈扩张率等方面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产程图发现,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与产妇的分娩方式、宫颈扩张率及活跃期时间等存在着密切关系。结论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对于产妇的分娩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施美萍;闵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埋伏阻生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将埋伏阻生牙拔除,但会对邻牙产生影响,且影响口腔美观和整体功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在埋伏阻生牙的治疗中逐渐引入了矫正治疗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上述弊端[1]。由于其阻生情况各异,治疗过程中易产生并发症,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2]。为了进一步分析矫正治疗埋伏阻生牙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预防措施,本文收集我院诊治的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的佳剂量。方法将2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类及氯吡格雷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2组给药均每天1次睡前服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素(BNP)、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脂联素(APN)、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比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BNP、CD40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APN水平均有所上升,试验组下降或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心肌梗死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M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荷英;赵建波;孙少华;贾炜;朱金环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 TUVP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1]。但是优良的治疗效果离不开围术期的精心护理。近年来我院应用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15例,通过对患者围术期护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麻醉药对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患儿术中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9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全静脉组60例和静吸复合组69例。2组患儿均在脑电监测下行大脑半球切除术,麻醉诱导后快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全静脉组麻醉维持丙泊酚靶浓度1.5~3.0μg/ml,瑞芬太尼3ng/ml;静吸复合组吸入0.7~1.0MAC 异氟烷。麻醉中常规监测患儿血压、脉搏、脉搏氧饱和度,切开硬脑膜时,即刻记录皮层脑电图( ECoG),调整麻醉药后15min再记录ECoG,并根据ECoG确定癫痫病灶位置,手术切除病灶后再记录ECoG。结果2组患儿切开硬脑膜即刻ECoG出现爆发抑制的发生率与调整药物15min和病灶切除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未发现麻醉后棘波活动异常增加或减少现象,出现棘波活动的病灶与术前描记部位相一致,手术切除癫痫病灶后,棘波出现的频率低于病灶切除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组合麻醉药物以及在手术不同阶段掌握合适的麻醉深度,对降低对ECoG描记的影响更确切地指导致痫灶切除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慧敏;张杰;张平格;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以初产妇多见,常发生在产后3~4周[1]。
作者:陈金凤;马艳霞;孙文敬;肖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21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呼吸系统良性病变患者225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阳性例数及表达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阳性的比例及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能够提高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作者:董庆梅;范素霞;陈永新;刘桂林;李文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血清人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PA)、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阑尾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108例阑尾炎患者,分别检测108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5、15天IPA和CRP的水平。结果阑尾炎治疗后第2、5天IPA水平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阑尾炎治疗后第15天IPA水平和CRP水平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血清IAP、CRP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阑尾炎的辅助检查及阑尾炎治疗后的监测指标。
作者:刘彬;杨守臣;宋伟;杨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具有病情复杂,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康复期在用药、饮食、功能锻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定期复查等方面有效指导和护理干预,是减少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就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贾秋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效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25mg(2.5 ml)透明质酸钠,每周1次,疗程5周,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周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7mg(1ml)复方倍他米松,对照组治疗第1周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注射用水1ml;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评价患者膝关节Lequence评分,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后膝关节Lequenc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1个月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腔内联合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和透明质酸钠,短期疗效较好,能显著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渗出症状,且激素用量小,不良反应小,疗效维持时间长。
作者:王志达;刘盼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药患关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份,药房是医疗活动中后环节,如果药师未处理好药患关系,而导致纠纷,患者有可能将在医院诊治过程中的一切不如意全部发泄在药师的身上,而导致药患纠纷,影响医院的声誉,甚至医院的发展,分析引起药患纠纷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改善药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李秀银;贾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117例,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43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4例孕妇(甲亢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 TSH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妊娠期间甲减组血清TSH高于对照组,FT3、FT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亢组TS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与甲亢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甲减组与甲亢组妊娠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甲亢组高于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甲亢组与甲减组围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甲减组体质量低于甲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和甲亢组不良围生儿结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威胁母婴健康,妊娠期间需注意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指标,早期识别,加强治疗,以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张雪玲;任彦铭;郭会敏;赵云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比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效果。方法将58例支气管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对照组予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诱导。观察和记录2组检查时间、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注射痛、供氧不良、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注射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过程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诱导效果。
作者:黄首南;肖兰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已不再适应,追求完美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已成为当前医疗活动的主要方向,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1]。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对80例耳鼻喉小儿全麻手术患儿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新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因病情危重,需卧床治疗,是骶尾部压疮的高发人群[1]。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若发生压疮,治疗困难,特别是Ⅳ期压疮治疗更加棘手,常需要手术皮瓣转移修复。我院对收治的7例颅脑损伤合并IV期骶尾部压疮患者,采用带蒂皮瓣转移,结合术前指导,术后皮瓣血运观察及血管危象处理,患者出院宣教等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娄旭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应用品管圈( QCC)手法降低住院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成立QCC,进行现状把握,分析原因,根据PDCA循环制定对策,比较活动前后产妇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前后,住院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从原来的51.47%下降到29.09%,下降了22.38%。结论运用QCC手法可有效降低住院产妇乳房肿胀的发生率,减轻产妇痛苦,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许敏;朱月蓉;邹容;杨志超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