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解毒汤治疗重症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李杰

关键词:肛周腺, 脓肿, 黄连解毒汤,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重症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48例重症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配合手术治疗重症肛周脓肿的疗效确切,可大限度地缓解疾病症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下叶结核的CT及X线检查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 CT 以及 X 线诊断肺下叶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 CT 以及 X 线检查的肺下叶结核患者80例。均经过病理以及临床检查证实为结核患者,对80例患者的两种影像学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例肺下叶结核患者中42例发于下叶背段,23例发于后基底核段,15例发于侧基底核段;右肺下叶结核58例,左肺下叶结核22例。其中 CT 显示钙化例数43例,空洞例数32例,支气管气象29例,支气管扩张18例,胸膜粘连增厚39例,卫星灶34例;而 X 线结果显示钙化例数26例,空洞例数17例,支气管气象15例,支气管扩张5例,胸膜粘连增厚17例,卫星灶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诊断肺下叶结核时,CT 检查比 X 线更具有优势,能够更好的显示出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王小建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对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11—2012年收治的69例胸痛发作24h 内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的 PCI、保守或溶栓治疗。PCI 治疗患者术前采血检测hs - CRP。根据心脏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事件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事件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判断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hs - CRP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事件组患者中男性、糖尿病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年龄、hs - CRP均大于非事件组,LVEF低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LVEF、hs - CRP进入回归方程〔比值比( OR)及95%可信区间( CI)分别为1.08(1.056,1.100),2.48(2.050,2.930),1.11(1.070,1.150),1.01(1.010,1.021)〕。结论 hs - CRP可作为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指标。

    作者:叶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卵巢癌老年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肿瘤体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缓解率及肿瘤体积总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老年复发性卵巢癌效果显著。

    作者:王小蔓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开腹组),每组9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平均15d 恢复正常工作,低于对照组的平均52d(P 〈0.05);1年内观察组复发5例,对照组复发4例(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在临床应用中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子宫肌瘤切除术。

    作者:王晓慧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脂、血糖以及肾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血糖以及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服药以后出现颜面潮红2例、心悸3例;治疗组服用药物以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血压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

    作者:彭楚生;李全富;戴晓燕;张迪聪;项盛兵;李惠;吴凯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88例,按抽签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东台市富安镇富东卫生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痰热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9.7%(P 〈0.01);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起效迅速且安全性高。

    作者:崔庆和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2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40例)、厄贝沙坦组(41例)及联合治疗组(43例)。贝那普利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厄贝沙坦组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3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MA)。结果3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4、8周后的血压均低于贝那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组内的 FBG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治疗后 Cr、BUN、MA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 Cr、BUN、MA 均低于贝那普利及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戴朝萍;朱世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60例腹外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疝修补手术,试验组患者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至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效果显著,能缩短预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康东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宫颈炎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炎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炎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阴道清洁度及随访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低于观察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2%),对照组复发8例(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颈炎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宋建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结核病合并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结核病合并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根据来本院门诊的时间分为试验组(16例HBV - DNA≤1×104 Copy/ ml,12例 HBV - DNA 〉1×104 Copy/ ml)和对照组(16例 HBV - DNA≤1×104 Copy/ ml,12例 HBV - DNA 〉1×104 Copy/ ml)。两组患者均继续选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保肝药物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试验组则选用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保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 GT)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ALT、AST、γ- G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 ALT、AST、γ- G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可加强保肝效果,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作用。

    作者:詹文波;方宏才;张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迟缓、抑郁以及精神病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 NOSIE 中激惹、迟缓、精神病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12例(28.6%),试验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3例(7.1%),试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对激惹性、精神症状等可预见性攻击行为,对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佳翠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究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儿科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和2012年8月—2013年7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用量从整治前的916385限定日剂量(DDD)降至306952 DDD,销售金额低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渐趋合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有效地规范。

    作者:潘颖;韩琴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各25例。患者均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依据1、2、3、4组分别给予2mg/ d、3mg/ d、4mg/ d、5mg/ d 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装量表(TESS)分别评定利培酮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4组患者的 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的利培酮均能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但建议利培酮的日剂量在3~4mg。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艾滋病并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道1例艾滋病并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总结本院2013年收治的1例艾滋病并发 AML 患者的诊疗经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对症治疗自动出院。检索到的文献均为外文文献。结论艾滋病并发 AML 少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CD ﹢4细胞数量与预后相关。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抗病毒治疗基础之上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改善此类患者预后。

    作者:殷莉;饶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针刺颞三针、舌三针合并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颞三针、舌三针合并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颞三针、舌三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语言能力得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语言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颞三针、舌三针合并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效果确切。

    作者:李室春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后4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前和术后第6个月、术后第12个月、取出内固定时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内固定失败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P〈0.05),术前、术后第6个月两组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2个月和取出内固定时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ob 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远期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恢复稳定,内固定失败率低。

    作者:万晓霖;王绍聪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常规体检中发现的70例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为血管瘤41例,非均匀性脂肪肝10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6例,炎性假瘤6例,自发性血肿2例(误诊1例),腺瘤2例,炎性病灶1例,脂肪肝合并恶性肿瘤(MT)1例,片状高回声性质待定1例。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7.1%(68/70),高于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52.9%(37/70),血管瘤29例,非均匀性脂肪肝7例,FNH 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超声造影对于脂肪肝背景下肝内局灶性病变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对于缺少特异性表现的部分患者需采用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作者:冯美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卵巢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卵巢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7—2013年大同市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肿瘤医院门诊收治的绝经后卵巢占位性病变患者320例,均存在〉2.5cm 卵巢占位性病变。采用腔内超声(阴道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CA125水平检测等以明确诊断。结果320例卵巢占位性病变患者中,92例需进行手术治疗,其中52例为绝经后卵巢可及综合征,40例为卵巢肿瘤;40例卵巢肿瘤患者中良性35例,恶性4例,瘤样变1例。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绝经后妇女卵巢占位性病变,对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苏轶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学龄前患儿静脉滴注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学龄前患儿静脉滴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5月我院门诊静脉滴注的58例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依从率(69%)高于对照组(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2%)高于对照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提高学龄前患儿静脉滴注过程中的依从性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承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