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

李佳翠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护理, 危险行为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迟缓、抑郁以及精神病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 NOSIE 中激惹、迟缓、精神病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12例(28.6%),试验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3例(7.1%),试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对激惹性、精神症状等可预见性攻击行为,对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迟缓、抑郁以及精神病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 NOSIE 中激惹、迟缓、精神病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12例(28.6%),试验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3例(7.1%),试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对激惹性、精神症状等可预见性攻击行为,对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佳翠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3年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消除时间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9.07%(χ2﹦7.42,P 〈0.05);观察组血肿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χ2﹦13.51,P 〈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 Barrhel 指数为(72.89±15.47),高于对照组的(50.16±10.62)(t ﹦7.95,P 〈0.05)。结论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显著,有利于缩短血肿消失时间,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作者:李建飞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和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服药和治疗依从性,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玉荣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2012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40例)、厄贝沙坦组(41例)及联合治疗组(43例)。贝那普利组予以贝那普利治疗,厄贝沙坦组予以厄贝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3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清蛋白(MA)。结果3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4、8周后的血压均低于贝那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组内的 FBG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治疗后 Cr、BUN、MA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 Cr、BUN、MA 均低于贝那普利及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戴朝萍;朱世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苏州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患者620例,按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78例和对照组2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2.4%(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减少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头孢呋辛钠治疗,1周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高效,效果显著,对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熊陆恒;李月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手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观察组应用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助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张芸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喜炎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热、咳嗽、咽痛、啰音、喷嚏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发热、咳嗽、咽痛、啰音、喷嚏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小范围轻度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作者:夏学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Cerus公司新系统获FDA批准用于减少输血感染风险

    2014-12-16美国健康监管机构批准了由 Cerus 公司开发的一款新装置,用以减少输血期间造成血浆感染的风险,如艾滋病、肝炎和西尼罗河病毒等传播疾病或病原。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探讨

    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事业与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成果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与效果显现。笔者对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周全魁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侧大脑搏动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张利锋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皮肤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82.1%)高于对照组(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皮肤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聂香妮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及心绞痛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94例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芦丁片和肌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血祛瘀明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用药总时间、眼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临床用药总时间及眼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7.9±3.4)d、(22.1±3.2) d,治疗组分别为(11.5±3.3) d、(19.0±3.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11例(23.4%)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4.3%)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停药后13例(27.2%)复发,治疗组3例(6.4%)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止血祛瘀明目片对患有非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按照患儿住院编号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止泻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志豪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96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护理、规范形体语言等非语言沟通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沟通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等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能明显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配合度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武建梅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究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儿科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和2012年8月—2013年7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用量从整治前的916385限定日剂量(DDD)降至306952 DDD,销售金额低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渐趋合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有效地规范。

    作者:潘颖;韩琴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透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即观察组)及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组(即对照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及钙磷乘积。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钙、血磷以及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混合透析模式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的代谢情况。

    作者:孙运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对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11—2012年收治的69例胸痛发作24h 内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的 PCI、保守或溶栓治疗。PCI 治疗患者术前采血检测hs - CRP。根据心脏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事件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事件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判断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hs - CRP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事件组患者中男性、糖尿病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年龄、hs - CRP均大于非事件组,LVEF低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LVEF、hs - CRP进入回归方程〔比值比( OR)及95%可信区间( CI)分别为1.08(1.056,1.100),2.48(2.050,2.930),1.11(1.070,1.150),1.01(1.010,1.021)〕。结论 hs - CRP可作为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指标。

    作者:叶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利托君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4月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78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阴道出血、保胎情况、显效时间及延长孕周时间、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延长孕周时间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利托君可有效抑制宫缩,减少阴道出血,且安全性较高,在前置胎盘的期待治疗中价值重大。

    作者:余小芬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