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

叶琛

关键词:心肌梗死, 超敏 C 反应蛋白, 预测, 心脏终点事件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对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11—2012年收治的69例胸痛发作24h 内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的 PCI、保守或溶栓治疗。PCI 治疗患者术前采血检测hs - CRP。根据心脏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事件组(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事件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判断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胆固醇史、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hs - CRP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事件组患者中男性、糖尿病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年龄、hs - CRP均大于非事件组,LVEF低于非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LVEF、hs - CRP进入回归方程〔比值比( OR)及95%可信区间( CI)分别为1.08(1.056,1.100),2.48(2.050,2.930),1.11(1.070,1.150),1.01(1.010,1.021)〕。结论 hs - CRP可作为预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终点事件的指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喜炎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热、咳嗽、咽痛、啰音、喷嚏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发热、咳嗽、咽痛、啰音、喷嚏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小范围轻度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作者:夏学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肠梗阻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对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临床药师会诊模式的探讨

    本文介绍我院4种会诊模式的实施情况,包括普通会诊、急会诊、院内大会诊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我院临床药师会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明临床药师参与会诊可以协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优的治疗方案,同时促进临床药师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

    作者:何瑾;卢珊珊;张敏;钱懿轶;张峻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具有双侧开颅适应证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CS)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GCS 评估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硬膜下积液2例,再出血1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适应证严格把握的前提下,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

    作者:马东;黄建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 FPG、P2hBG、HbA1c 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低血糖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礼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黄连解毒汤治疗重症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重症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48例重症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手术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连解毒汤配合手术治疗重症肛周脓肿的疗效确切,可大限度地缓解疾病症状。

    作者:李杰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后4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前和术后第6个月、术后第12个月、取出内固定时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内固定失败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P〈0.05),术前、术后第6个月两组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2个月和取出内固定时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ob 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远期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恢复稳定,内固定失败率低。

    作者:万晓霖;王绍聪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乡镇医院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和心理特点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乡镇医院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特点,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制心理状态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状态,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自制心理状态调查量表评价显示,67例(65.7%)患者出现痛苦、烦躁以及不安心理,71例(69.6%)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心理,56例(54.9%)患者出现失望和悲观心理。ADL 评分显示,患者打电话及服药可完全自理,其余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能完全自理情况。结论脑梗死患者心理问题较严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式。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迟缓、抑郁以及精神病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 NOSIE 中激惹、迟缓、精神病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12例(28.6%),试验组患者发生攻击行为3例(7.1%),试验组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对激惹性、精神症状等可预见性攻击行为,对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佳翠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究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儿科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和2012年8月—2013年7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用量从整治前的916385限定日剂量(DDD)降至306952 DDD,销售金额低于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渐趋合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得到了有效地规范。

    作者:潘颖;韩琴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头孢呋辛钠治疗,1周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高效,效果显著,对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熊陆恒;李月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88例,按抽签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白俊英;杨志仙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胃溃疡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胃溃疡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P 〈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胃溃疡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包秋香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用于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关节术和骨关节运动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配合骨关节术和骨关节运动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旋前旋后及屈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关节旋前旋后及屈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敏忠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他汀类药物对80岁以上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对80岁以上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于我院住院并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8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辛伐他汀32例、氟伐他汀26例、阿托伐他汀55例、瑞舒伐他汀33例,了解其所用剂量,于第1、4、12、24周复查血脂和肝肾功能。结果患者治疗前、后 TC、LDL -C、HDL - C、T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治疗前、后 ALT、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1周,共4例患者出现 ALT 升高≥参考值上限3倍,其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出现 ALT升高的患者多。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4周与治疗24周的 A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议80岁以上患者应用标准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早期监测肝功能。

    作者:谢玉华;柯瑟章;林娟;黄玉章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苇茎汤加减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苇茎汤加减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苇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苇茎汤加减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老年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国生;许春秀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学龄前患儿静脉滴注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学龄前患儿静脉滴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5月我院门诊静脉滴注的58例学龄前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依从率(69%)高于对照组(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2%)高于对照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提高学龄前患儿静脉滴注过程中的依从性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作者:承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药学干预对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经药学干预后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13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2年我院未进行药学干预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1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适应证、配伍禁忌合理性和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的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适应证以及配伍禁忌的合理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干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药学干预可提高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减少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继勋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针对病因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针对病因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治疗,针对患者的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慢性咳嗽影响量表(CCIQ)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CIQ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较多,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给予针对病因的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胡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