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餐后2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变化,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 FPG、P2hBG、HbA1c 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低血糖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礼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各25例。患者均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依据1、2、3、4组分别给予2mg/ d、3mg/ d、4mg/ d、5mg/ d 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装量表(TESS)分别评定利培酮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4组患者的 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的利培酮均能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但建议利培酮的日剂量在3~4mg。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剂联合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9.5%)低于试验组(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肖明元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具有双侧开颅适应证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CS)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 GCS 评估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硬膜下积液2例,再出血1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适应证严格把握的前提下,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
作者:马东;黄建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50例,根据患儿及其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出院1年内复发次数、急诊就诊次数。结果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1年内复发次数、急诊就诊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哮喘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而提高其哮喘预防和保健意识,有利于降低哮喘复发率。
作者:刘桂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研究针对病因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方案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治疗,针对患者的病因制定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慢性咳嗽影响量表(CCIQ)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CIQ 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较多,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给予针对病因的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胡建国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和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服药和治疗依从性,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苏玉荣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3个月临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 〈0.05)。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张素荣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格处方,探讨提高处方合格率的方法和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第一季度门诊西药房59133张处方,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除外。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和临床药理学知识,对本院2014年第一季度门诊西药房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在第一季度59133张被检查的处方中,合格处方58118张,占98.3%。不合格处方1015张,占1.7%。不合格处方情况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及其他(需要皮试未注明的,或处方后记中药师未盖章等),其中列居前三位的为药品总量超量处方为36.0%,无医师签章为25.6%,无适应证用药不合理处方为26.1%。结论医院应加强临床用药处方的监控与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毕杨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2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按抛硬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为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确切。
作者:王绍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腹泻患儿,将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呕吐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大便形状恢复时间、呕吐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还可缩短患儿大便性状的恢复时间、呕吐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
作者:王新东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颅脑 CT 检查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2013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6例,采用东芝单排螺旋 CT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颅脑 CT 轴位平扫,比较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患者病死率,分析不同时期患者 CT 表现。结果颅脑 CT 检查结果显示,基底核出血45例(52.33%),小脑半球出血12例(13.95%),脑叶出血11例(12.79%),丘脑出血10例(11.63%),脑干出血8例(9.30%);出血量〈10ml 者24例(27.91%),10~30ml 者49例(56.98%),〉30ml 者13例(15.12%)。不同出血部位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出血量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脑 CT 检查不仅能诊断出脑出血,还可通过分析其 CT 表现而预测患者预后,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提供依据。
作者:王谦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8例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牵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10个月,48例患者中优23例(47.9%),良17例(35.4%),可6例(12.5%),差2例(4.2%),优良率为83.3%(40/48)。在随访过程中,有4例(8.3%)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宋尚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表示,目前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能证明埃博拉药物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实验数据参见由该局发布的对7种埃博拉病毒治疗药物的中期报告,7种药物分别来自 BCX4430(Biocryst 公司),brincidofovir(Chimerix 公司),favipiravir(富士/富山公司),TKM -100802(Tekmira 公司),AVI -7537(Sarepta 公司),ZMapp(Leafbio 公司)以及 anti - Ebola F(abˊ)2(Fabˊentech 公司)。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3年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消除时间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9.07%(χ2﹦7.42,P 〈0.05);观察组血肿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χ2﹦13.51,P 〈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 Barrhel 指数为(72.89±15.47),高于对照组的(50.16±10.62)(t ﹦7.95,P 〈0.05)。结论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显著,有利于缩短血肿消失时间,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作者:李建飞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皮肤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82.1%)高于对照组(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皮肤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聂香妮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给予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 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和术后观察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0.4%)低于观察组(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石云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88例,按抽签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江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神经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脑出血患者,检测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水平;患者发病第14天时根据头颅 CT,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及水肿的体积;通过通过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 MMP -9水平在发病第1天为(106.29±68.7)μg/ L、第3天为(148.35±72.11)μg/ L、第7天为(133.25±59.67)μg/ L、第14天为(105.58±54.47)μg/ L;在患者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各个时间点的血清 MMP -9均高于参考值(37.37±12.39)μg/ L,差异军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出血患者血清 MMP -2水平在发病第1天为(113.24±36.49)μg/ L、第3天为(51.73±22.87)μg/ L、第7天为(25.38±12.24)μg/ L、第14天为(21.88±8.97)μg/ L;在患者发病当天达到高峰,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 MMP -2均高于参考值(22.51±8.97)μg/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发病第7天、第14天时水肿体积及 MMP -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肿体积、NIHSS 评分及 MMP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出血后患者血清 MMP -2与 MMP -9高表达,患者发病第7~14天后血清 MMP -9水平同脑水肿体积存在相关性。
作者:匡涛;刘旭;朱家伟;郑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预防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施预防措施前2011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A 组,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2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B 组。对其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B 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9,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预防措施,可降低血透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通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及根据血透室具体工作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从而控制血透室护理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韩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