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模式在皮肤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聂香妮

关键词:皮肤病, 护理, 病人满意度, 服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皮肤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82.1%)高于对照组(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皮肤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穴位激光照射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穴位激光照射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2月我科室治疗的95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组(50例)和西医组(45例)。西医组仅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治疗,中西医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穴位激光照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70.0%)高于对照组(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西医组出现不良反应28例(56.0%),西医组出现不良反应33例(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穴位激光照射治疗大肠癌疗效显著。

    作者:余德元;吴冬莲;计美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即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TC、TG、LDL - C、HDL - C、超敏 C 反应蛋白(hs - 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 LMT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TC、TG、HDL - C、LDL - 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 TC、TG、LDL - C 均低于对照组,HDL - C 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 - CRP、Hcy、颈动脉 LM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hs - CRP、Hcy、颈动脉 LM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出现大小便形状次数改变、肝区不适、明显肌痛、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的各项水平,但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近期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作者:吴保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精神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各25例。患者均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依据1、2、3、4组分别给予2mg/ d、3mg/ d、4mg/ d、5mg/ d 剂量的利培酮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不良反应装量表(TESS)分别评定利培酮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4组患者的 PANSS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的利培酮均能有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但建议利培酮的日剂量在3~4mg。

    作者:杨剑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都哈理论在孕期营养指导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都哈理论在孕期营养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产科住院足月单胎孕妇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孕期营养指导干预;观察组孕妇则采用都哈理论孕期指导干预。比较两组孕妇每周体质量增加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结果观察组孕妇每周体质量增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观察组孕妇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分别为48.0%、29.3%,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都哈理论用于孕期营养指导可有效控制孕妇体质量,降低体质量异常新生儿出生概率。

    作者:申亚萍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喜炎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9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发热、咳嗽、咽痛、啰音、喷嚏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发热、咳嗽、咽痛、啰音、喷嚏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出现小范围轻度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作者:夏学莲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妊娠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消炎栓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效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8.8%(χ2﹦14.46,P 〈0.01)。观察组为1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 〉0.05)。结论保妇康栓治疗妊娠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志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7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置钉治疗,对照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后4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前和术后第6个月、术后第12个月、取出内固定时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内固定失败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P〈0.05),术前、术后第6个月两组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12个月和取出内固定时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ob 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远期伤椎椎体高度和 Coob 角恢复稳定,内固定失败率低。

    作者:万晓霖;王绍聪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3年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肿消除时间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9.07%(χ2﹦7.42,P 〈0.05);观察组血肿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χ2﹦13.51,P 〈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 Barrhel 指数为(72.89±15.47),高于对照组的(50.16±10.62)(t ﹦7.95,P 〈0.05)。结论头孢他啶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显著,有利于缩短血肿消失时间,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作者:李建飞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60例腹外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疝修补手术,试验组患者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至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效果显著,能缩短预后恢复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康东文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3年560例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一线用药6类,涉及14种;二线用药7类,涉及15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前三位的依次是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应用率为75.4%,二联药物应用率为38.0%,三联药物应用率为13.0%,细菌培养送检率为8.6%。结论为有效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要求医疗人员完全根据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用药,严格控制联合用药情况,规范用药,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

    作者:郑明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结核病合并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结核病合并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6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根据来本院门诊的时间分为试验组(16例HBV - DNA≤1×104 Copy/ ml,12例 HBV - DNA 〉1×104 Copy/ ml)和对照组(16例 HBV - DNA≤1×104 Copy/ ml,12例 HBV - DNA 〉1×104 Copy/ ml)。两组患者均继续选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保肝药物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试验组则选用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保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 GT)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ALT、AST、γ- G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 ALT、AST、γ- G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益肝灵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可加强保肝效果,减轻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伤作用。

    作者:詹文波;方宏才;张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和组织因子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Ⅷ和组织因子(TF)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 T2DM 患者34例,其中单纯性 T2DM 患者17例作为单纯T2DM 组,T2DM 合并 CHD 患者17例作为 T2DM 合并 CHD 组,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AMI)者8例,心绞痛(UAP)者9例。观察两组患者 TF、凝血因子Ⅴ促凝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聚集率(PAR),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T2DM 合并 CHD 组患者 FⅤ:C、FⅧ:C 和 TF 水平高于单纯 T2D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2DM 合并 AMI 组患者 FⅤ:C、FⅧ:C 和 TF 水平高于 T2DM合并 U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Ⅴ:C、FⅧ:C、TF 与 vWF、PAR 均呈正相关。结论 FⅤ:C 和 FⅧ:C 及 TF 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 T2DM 患者并发 CHD 的有效指标,TF 对 T2DM 合并 CHD 患者病情发展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三琴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月在扬州市江都区小纪中心卫生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31例,总结其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31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者12例,传统疝修补术者1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者6例;手术时间为60~140min,平均85min;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阴囊血肿1例,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6~27d,平均13d;随访3个月有1例患者复发,其余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结论腹股沟疝嵌顿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并加强围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顾升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门诊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治疗后心肌梗死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TG、TC、LDL、HD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 TG、TC、LDL 均低于对照组,HDL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期容积(EVD)、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均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期容积( ES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谢芳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与脑水肿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在我院神经科接受治疗的50例脑出血患者,检测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水平;患者发病第14天时根据头颅 CT,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血肿及水肿的体积;通过通过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 MMP -9水平在发病第1天为(106.29±68.7)μg/ L、第3天为(148.35±72.11)μg/ L、第7天为(133.25±59.67)μg/ L、第14天为(105.58±54.47)μg/ L;在患者发病第3天达到高峰,各个时间点的血清 MMP -9均高于参考值(37.37±12.39)μg/ L,差异军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出血患者血清 MMP -2水平在发病第1天为(113.24±36.49)μg/ L、第3天为(51.73±22.87)μg/ L、第7天为(25.38±12.24)μg/ L、第14天为(21.88±8.97)μg/ L;在患者发病当天达到高峰,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 MMP -2均高于参考值(22.51±8.97)μg/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发病第7天、第14天时水肿体积及 MMP -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肿体积、NIHSS 评分及 MMP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出血后患者血清 MMP -2与 MMP -9高表达,患者发病第7~14天后血清 MMP -9水平同脑水肿体积存在相关性。

    作者:匡涛;刘旭;朱家伟;郑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无锡市滨湖区计划生育指导所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26.48%(P 〈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P 〈0.05)。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李建君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苏州市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患者620例,按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78例和对照组2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低于对照组的12.4%(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减少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用于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关节术和骨关节运动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配合骨关节术和骨关节运动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旋前旋后及屈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关节旋前旋后及屈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敏忠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针刺颞三针、舌三针合并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颞三针、舌三针合并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颞三针、舌三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语言能力得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语言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颞三针、舌三针合并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语言障碍的效果确切。

    作者:李室春 刊期: 2014年第36期

  • 预防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措施对血透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施预防措施前2011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A 组,实施预防措施后我院2012年收治的血透患者60例为 B 组。对其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B 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9,P 〈0.05)。结论有效地实施预防措施,可降低血透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通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以及根据血透室具体工作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从而控制血透室护理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韩英 刊期: 2014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