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本立;王从敏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也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系统的心身护理转变[1].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正确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日益重要.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关系,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内科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以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高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32岁,哺乳期.主因右乳房疼痛伴发热5d入院.查体:T 39.2℃,右乳房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及乳晕区均明显压痛,表面皮肤水肿,皮温高.彩色超声多普勒示:右乳房后间隙可见液性暗区,大小10cm×9cm×8cm,穿刺抽出脓液,诊断为右乳房后间隙巨大脓肿.在静脉全麻下行脓肿切开,采用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达脓腔,手指分离脓腔间隔排尽脓液,并用甲硝唑液冲洗脓腔,将美宝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g/支)涂布于无菌纱条上,挤压均匀,以纱条有少许药膏溢出为宜,填塞于脓腔,次日换药,以后视脓液引流多少可改为2~4d换药1次,直至愈合.配合断乳措施和抗生素控制感染.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反应,第2天换药局部红肿明显消减,创口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经换药7次,治疗第16天创口愈合,术后2月观察切口无明显瘢痕形成,随访6个月无脓肿复发.
作者:祝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为:口腔内可见散在的小泡或溃疡、手足部可见疱疹等.针对儿童患者,临床上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尽快治愈该病的关键.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运用药物综合治疗手足口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支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肛门直肠病主要包括痔、瘘、裂、息肉等,出血是肛门直肠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直肠部血管丰富,手术后易出血,一旦出血则出血量较大,应立即采取合理的救治方法,合理的止血措施和综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探讨肛门直肠病术后大出血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乃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腰椎穿刺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一项有创性检查,由于腰椎穿刺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并造成穿刺后的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腰痛[1].笔者对2011年5-12月我院收治的施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189例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芳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门诊注射室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单位,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信誉和形象.为探索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针对门诊输液室的工作特点,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节省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每位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科自2011年1月始对护士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按工作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奖金分配,收到较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针灸疗法辅治急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中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中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中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围术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围术期控制高血糖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玉娟;崔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mg组、5mg组、10mg组各30例,分别予多奈哌齐每次3mg、5mg、10mg进行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次级量表(ADAS-cog)评价3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结果 3组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提高,ADL评分和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但仅5mg组和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mg组和10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给予多奈哌齐5mg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药经济、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颜屏;张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急诊科护士对AMI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对AMI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结果 急诊科全体护士均能掌握AMI患者的急诊健康教育.经健康教育后,AMI患者187例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降低了自身紧张、焦虑程度.结论 急诊健康教育应该相对集中,针对患者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困难进行扼要、通俗易懂的知识教育,配合当前的治疗及操作,将治疗、教育、预防等融为一体,有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接受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需把家属纳入教育范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子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在重症监护室(ICU)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能否充分体现微创手术的优越性,终取决于术者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因此及时总结临床应用的经验体会,对提高操作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对24例ICU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任节;舒适;马耀;孙凤来;张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一旦发生,下肢即可因肿胀、疼痛、麻木而影响其功能,轻则致残,严重者可致肺栓塞等并发症[1,2].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几乎均具备形成下肢DVT的3大要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故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DVT至关重要.我科将抗血栓梯度压力带(弹力袜,膝长形)术前早期应用于预防术后DVT,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式,总结胆道再次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再次手术原因以肝内外胆管结石为主,胆道再次手术方式以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为主.结论 胆道再次手术既有胆道疾病本身因素,也有医源性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合理处置是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王基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及相应盆腔炎性反应的增加均可导致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增加[1].近年来,随着快速而敏感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和阴道B型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患者得到早期诊断,这为非手术治疗的期待疗法创造了条件.我院采用期待疗法治疗早期异位妊娠患者25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的患病人数将进一步增加.有研究报道颅外颈动脉狭窄是欧美脑卒中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亚洲脑卒中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颅内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直以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大、辐射量大等特点,无法作为颅内动脉狭窄的常规检查.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等技术的发展,为无创颅内动脉狭窄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为方便准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赵晓丽;白雪;李义学;林占峰;王晓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流动性复合体垫底材料夹层技术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颈部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楔状缺损100例(300颗牙)随机分为夹层组45例150颗牙和对照组55例150颗牙.夹层组使用光固化流动性复合体垫底后酸蚀、涂釉质黏合剂并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直接使用光固化卡瑞司马复合树脂充填.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夹层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脱落、牙髓刺激、继发龋齿、密合度欠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流动性复合体垫底材料联合复合树脂夹层技术治疗牙颈部楔形缺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珊;王文霞;李富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的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和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1].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师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患者亦可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我院对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制定了<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患者住院后,由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介绍医师、护士及患者家属当天需做的具体检查、治疗及相应的配合工作,这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便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的工作,还可从患者的角度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
作者:任胜巧;路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所有原发于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髓,均可被称为骨髓转移瘤(MCBM),疾病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1].骨髓发生MCBM后,由于骨髓被癌细胞浸润,可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进而导致造血功能紊乱.因此,临床上血液学改变常为MCBM的首发表现[2],也易与血液系统疾病相混淆.我院2009年3月-2012年4月共收治骨髓转移癌患者20例,笔者针对该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席振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双手对被抚触者皮肤各部分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技巧的按摩[1].自然分娩即母体产道对胎儿的特殊抚触.胎儿娩出后面对陌生的环境、温度、湿度均发生了变化,使新生儿产生不安全感甚至病理症状.抚触可使婴儿感觉安全、自信,进而养成独立不依赖的个性.
作者:孟素利;赵金荣;李金凤;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丙泊酚、曲马多、利多卡因3种镇痛方法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80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镇痛,B组采用曲马多静脉滴注镇痛;C组采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观察对比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B组(86.25%)、C组(73.75%)(P<0.05);A组宫颈松弛情况(83.75%)优于B组(33.75%)、C组(17.50%)(P<0.05);3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3种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术均能达到一定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依次为丙泊酚加芬太尼、曲马多、利多卡因.丙泊酚可达到完全镇痛的效果.不同镇痛方法为育龄妇女提供了多项选择,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使人工流产术更人性化.
作者:汪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