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屏;张欧
目的 分析义乌2010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方法 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样本15 875份,应用1+2型抗体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所有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15 875份样本中共检测并经确诊阳性者33份(0.21%),自愿咨询检测、羁押场所、公共场所、外来民工、外出返乡人群中均有HIV感染者检出,其中自愿咨询检测者阳性率高(1.72%),外嫁女中暂时未检出阳性者.结论 应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的宣传,提高检测力度和检测水平.
作者:陈文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男,83岁.因间断性胸闷、气短10余年,加重伴发热、咳嗽咯痰3d于2012年5月21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 38.5℃,P 95次/min,BP 140/90mm Hg(1mm Hg=0.133kPa).急性面容,端坐呼吸,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Ⅰ度肿大.颈静脉怒张,双肺语颤及语音共振减弱,叩诊呈浊音,双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期前收缩3~4个/min.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可凹陷性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余检查无异常.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3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797;淋巴细胞0.127,C-反应蛋白171.6mg/L,降钙素原4.74ng/ml(正常<0.05ng/ml).
作者:古丽巴哈尔;李兴辉;唐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掌指骨骨折是手部常见的骨折,常因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影响手部功能[1].尤其是掌骨的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要求高,传统的非手术治疗不易达到解剖复位,易出现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僵硬,影响手部功能.克氏针内固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易发生退针;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费用高,手术中剥离多,易发生周围软组织粘连后遗症,且需再次手术取出钢板.我科自2010年2月-2011年8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骨折12例,术后辅助患手康复训练,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彤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关节和骨骼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脊柱疼痛和进行性僵硬,周围关节特别是大关节常受累.如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锻炼,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会受到影响[1].选择2007年5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例经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莲;蔡于梅;赵艳;薛彬;郑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例1.女,45岁.因左侧卵巢癌手术后4年,术后行放疗1次,第2年及第3年间断化疗,近期出现左下腹肿块.平素小便正常,近2个月大便有时带血.2012年4月突然发现小便中混杂粪渣并渐出现尿频、尿痛,4d后入我院治疗.入院后经B型超声、CT检查,发现左下腹实质性肿块、边界不清,肛门指检约7cm处见直肠内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未见粪性分泌物,行三腔气囊导尿管保留导尿后见蛋花汤样尿液,禁食、保留尿管持续冲洗4d,仍未见转清,考虑直肠-膀胱瘘,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左下腹肿块粘连一片,直肠、膀胱粘连,行直肠旷置、乙状结肠单口造瘘术,术后2d小便转清,造瘘口排便正常,10d后出院.
作者:朱永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用溃疡散辅治Ⅱ度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Ⅱ度压疮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清洁创口后,外涂溃疡散治疗;对照组清洁创口后外涂红汞,渗液较多时外涂血竭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溃疡散辅治Ⅱ度压疮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较满意,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藤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泼尼松及冬虫夏草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91±6)d短于对照组的(10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联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熊本立;王从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89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参连愈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疗程均为5周.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上腹痛缓解总有效率、溃疡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同时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减少细菌耐药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伟强;韩义强;李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rh-KGF)冻干粉针剂中β-巯基乙醇的残留量,确定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考察β-巯基乙醇对照品的检测限、标准曲线、加样回收率及稳定性,并对不同批号的rh-KGF冻干针剂中β-巯基乙醇残留量进行考察.结果 β-巯基乙醇的检测限为0.235μg/ml,在0~52.08μg/ml浓度范围内,β-巯基乙醇与其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且不同批号的rh-KGF冻干粉针剂中β-巯基乙醇基本无残留.结论 rh-KGF冻干粉针剂安全,无β-巯基乙醇残留,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朱九群;童荣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2个或2个以上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多发性创伤伤情变化快,病死率高[1],因此,多发性创伤患者在急诊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由于多发性创伤来势凶险、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而成为急诊工作的一个难题.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多发性创伤患者65例,予以相应的急救处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患者,女,32岁,哺乳期.主因右乳房疼痛伴发热5d入院.查体:T 39.2℃,右乳房外下象限、内下象限及乳晕区均明显压痛,表面皮肤水肿,皮温高.彩色超声多普勒示:右乳房后间隙可见液性暗区,大小10cm×9cm×8cm,穿刺抽出脓液,诊断为右乳房后间隙巨大脓肿.在静脉全麻下行脓肿切开,采用乳房下皱襞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达脓腔,手指分离脓腔间隔排尽脓液,并用甲硝唑液冲洗脓腔,将美宝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g/支)涂布于无菌纱条上,挤压均匀,以纱条有少许药膏溢出为宜,填塞于脓腔,次日换药,以后视脓液引流多少可改为2~4d换药1次,直至愈合.配合断乳措施和抗生素控制感染.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反应,第2天换药局部红肿明显消减,创口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经换药7次,治疗第16天创口愈合,术后2月观察切口无明显瘢痕形成,随访6个月无脓肿复发.
作者:祝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辅治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炎、止咳、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aO2和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索注射液辅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出现的多脏器损害使患者病死率极高,其出院率约为10%,1年后病死率约为6%[1].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达60%,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常见,其次是脑梗死、脑肿胀、脑出血等[2],但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报道较少.笔者总结我院CPR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旭;吕爱莲;张智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经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主要并发症是局部出血[2],增加了合并食道静脉曲张胆总管结石患者出血风险.我科自2010年10月以来,成功护理了合并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中-重度曲张实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ST术患者5例,均未发生出血等并发症,且均按时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产褥期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严重影响产妇的心身健康及新生儿的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育.本文对我院500例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其中出现产后抑郁症75例,发病率为15%,现对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响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马艳书;周爱玲;赵金荣;李金凤;刘树刚;王海波;高丽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该院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 对应用地高辛患者53例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0.8ng/ml 4例,0.8~2.0ng/ml 45例,>2.0ng/ml 4例.结论 在疾病治疗中严格控制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8~2.0ng/ml既达到了治疗作用,又有效的降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特殊患者应用地高辛应据临床症状和血药浓度变化相应调整药物剂量,减少地高辛不良反应.
作者:瞿魏江;倪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范畴日趋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职护士都将面临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问题[1].因此,护士在护校获取的知识难以高品质地服务于现代护理工作,只有注重在职教育、不断扩充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近年来,笔者根据我院护理任务重、护理队伍学历较低、专业能力较弱的特点,通过思考、探索和临床实践,在医院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职护理人员培训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君;高德华;张惠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数据,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2011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处方共计8361张,其中以手术止痛药芬太尼多(34.98%),瑞芬太尼次之(28.99%);芬太尼注射液(0.1mg)DUI>1,其他品种DUI≤1.结论 该院病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癌症患者应用麻醉药品方面总体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
作者:王晓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种规格的硝酸咪康唑栓治疗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不同效果.方法 将150例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清洗外阴阴道后,研究组予400mg的硝酸咪康唑栓置入阴道后穹窿治疗,每天1枚,连用3d.对照组予200mg的硝酸咪康唑栓置入阴道后穹窿治疗,每天1枚,连用7d.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10.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规格硝酸咪康唑栓均可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但每天200mg剂量治疗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荧光百分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数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荧光百分率和对照组PAIgG荧光百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PAIgA和PAIgM荧光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ITP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娟;王春秀;全松哲;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