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及护理

张小莲;蔡于梅;赵艳;薛彬;郑甜

关键词:脊柱炎, 强直性,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 护理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关节和骨骼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脊柱疼痛和进行性僵硬,周围关节特别是大关节常受累.如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锻炼,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会受到影响[1].选择2007年5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例经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肺复苏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出现的多脏器损害使患者病死率极高,其出院率约为10%,1年后病死率约为6%[1].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达60%,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常见,其次是脑梗死、脑肿胀、脑出血等[2],但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报道较少.笔者总结我院CPR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旭;吕爱莲;张智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玉林市孕妇18-三体综合征筛查分析

    目的 分析2011年玉林市孕妇18-三体综合征筛查状况,为18-三体综合征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 对玉林市7县市区孕妇18-三体综合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玉林市自愿接受18-三体综合征筛查孕妇18 580例,筛查阳性36例,筛查阳性率为1.94‰.其中北流市自愿接受18-三体综合征筛查孕妇1714例,筛查阳性5例,筛查阳性率为2.92‰;玉州区5081例,筛查阳性31例,筛查阳性率为6.10‰;容县8844例、博白县654例、兴业县992例、陆川县331例及福绵区964例,均无阳性例数.结论 对孕妇进行18-三体综合征筛查是减少缺陷儿活产、提高人口素质的经济有效方法.

    作者:黎秋波;秦小莲;李群珍;张宁;何娟;覃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5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指妊娠囊种植在前次剖宫产手术瘢痕部位的子宫肌层,是一种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异位妊娠,国内文献又称之为切口妊娠[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升高,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笔者分析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5例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苓妙;赵金荣;李金凤;高丽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斜视全身麻醉手术的护理体会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正,有偏内、偏外或上、下不正的情形,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功能的常见病,不但有碍美观,还直接影响双眼视力引起弱视,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和健美,使患儿的生活、学习受到影响.儿童斜视在儿童眼病住院患者中列第2位[1].近年来随着斜视手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斜视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我科2009年3月-2011年5月对斜视患儿5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龚艳;苏娟;张帆;李桂琼;周文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弹力袜预防腹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一旦发生,下肢即可因肿胀、疼痛、麻木而影响其功能,轻则致残,严重者可致肺栓塞等并发症[1,2].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几乎均具备形成下肢DVT的3大要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故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DVT至关重要.我科将抗血栓梯度压力带(弹力袜,膝长形)术前早期应用于预防术后DVT,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拟行睾丸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睾丸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睾丸固定术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前行睾丸固定术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予常规护理方法.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较有效的护理模式,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祁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则是维持透析患者生命为理想、为常见的透析血管通路,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安全的血管通路,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有足够血流量,并发症少,可供长期反复使用.所以保护好透析患者的AVF,延长其使用寿命是血液透析室护士的职责.现将我科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象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是一种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与其他药物合用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反应[1].笔者总结了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长期住院卧床患者皮肤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卧床患者皮肤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50例住院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予改善营养状况,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的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20d完全康复5例,30d完全康复10例,Ⅱ期压疮转为Ⅰ度压疮10例.对照组30d完全康复2例,转为Ⅰ度压疮13例,仍呈Ⅱ期压疮5例,转为Ⅲ度压疮5例.结论 试验组经改善营养状况,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松枝;吴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30例临床分析

    子宫背带式缝合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纵向机械性压迫可有效挤压子宫壁弓状血管,使血流明显减少,局部血栓形成而止血;同时子宫肌层缺血刺激子宫收缩,进一步压迫血窦致其关闭从而止血.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采用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3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给予冷冻治疗后局部外用鬼臼毒素酊.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羽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肛门直肠病术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肛门直肠病主要包括痔、瘘、裂、息肉等,出血是肛门直肠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直肠部血管丰富,手术后易出血,一旦出血则出血量较大,应立即采取合理的救治方法,合理的止血措施和综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探讨肛门直肠病术后大出血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乃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机能学实验模块在医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机能学是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融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产物,其教学内容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促进了相关学科在实验教学上的交叉与融合,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融合后机能学的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单一学科实验转变成由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虚拟实验、探索性实验及病案讨论等模块组成的学科群实验.为此,带教老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1],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各实验模块的职能,充分发挥各实验模块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杨路;曹弟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义乌2010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义乌2010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方法 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样本15 875份,应用1+2型抗体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对所有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 15 875份样本中共检测并经确诊阳性者33份(0.21%),自愿咨询检测、羁押场所、公共场所、外来民工、外出返乡人群中均有HIV感染者检出,其中自愿咨询检测者阳性率高(1.72%),外嫁女中暂时未检出阳性者.结论 应加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的宣传,提高检测力度和检测水平.

    作者:陈文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据病灶部位的不同对64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不同的入路及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随访18个月,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病灶、植骨融合、内固定、后凸畸形及骨髓损害情况.结果 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钢板内固定35例,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后路经弓根钉棒内固定21例,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前路钢板后路钉棒联合内固定8例.治疗后X线检查显示病灶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内固定情况、后凸畸形情况、合并脊髓损害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均取得较满意效果,3种入路及内固定方法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能明显缓解脊柱结核的症状,有效清除病灶,改善神经功能,并且术后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稳定,治疗效果明显,但应注意据患者的病灶部位等选择合适的入路和内固定方式.

    作者:罗成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室颤动、阿斯综合征发作1例

    患者,男,49岁.因胸部憋闷3h,突发四肢抽搐、意识丧失2min入院.3h前患者因与人吵架生气后突发胸部憋闷、伴大汗,急来我院就诊.入院前2min突发阿斯综合征、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行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神志转清,心率恢复至80次/min,律齐;心电图示V1~5导联ST段抬高0.3~0.5mV,并有动态变化.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见:冠状动脉广泛痉挛变细,左主干未见明显异常,左前降支开口75%阶段性狭窄;左回旋支中段40%~60%弥漫性狭窄.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开口及左回旋支狭窄消失,右冠状动脉近段85%阶段性狭窄;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消失.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室颤动.予地尔硫艹卓30mg口服,每天3次;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其余按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无胸部憋闷发作,2周后出院.

    作者:牛跃海;姚欣;胡波;石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掌指骨骨折微型外固定架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

    掌指骨骨折是手部常见的骨折,常因发生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硬、肌腱粘连等影响手部功能[1].尤其是掌骨的粉碎性骨折,复位固定要求高,传统的非手术治疗不易达到解剖复位,易出现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僵硬,影响手部功能.克氏针内固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易发生退针;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费用高,手术中剥离多,易发生周围软组织粘连后遗症,且需再次手术取出钢板.我科自2010年2月-2011年8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骨折12例,术后辅助患手康复训练,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彤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3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荧光百分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数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荧光百分率和对照组PAIgG荧光百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PAIgA和PAIgM荧光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ITP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娟;王春秀;全松哲;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雾化联合熏蒸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雾化联合熏蒸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雾化联合熏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雾化联合熏蒸辅治COPD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疾病.在我国,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疾病死亡首位原因和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通过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持续平稳地降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易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