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研究进展

易坚

关键词:高血压, 服药护理
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疾病.在我国,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疾病死亡首位原因和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通过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持续平稳地降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疾病,且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1].因此治疗需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诸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2].

    作者:欧阳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是一种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与其他药物合用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反应[1].笔者总结了奥美拉唑与其他药物合用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辅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RRI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辅治小儿RRI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相互交流、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人文护理模式[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水平要求的提高,尤其在儿科门诊,由于患儿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不能详细表述临床症状,加上患儿父母不能充分认识医师的治疗方案和患儿的疾病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将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3月收治的患儿68例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伴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6周.6周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第2、4、6周末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6周末阴性因子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和攻击行为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慢利;蒋特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急诊科护士对AMI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对AMI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结果 急诊科全体护士均能掌握AMI患者的急诊健康教育.经健康教育后,AMI患者187例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降低了自身紧张、焦虑程度.结论 急诊健康教育应该相对集中,针对患者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困难进行扼要、通俗易懂的知识教育,配合当前的治疗及操作,将治疗、教育、预防等融为一体,有利于患者在短时间内接受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需把家属纳入教育范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子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佳治疗剂量.方法 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mg组、5mg组、10mg组各30例,分别予多奈哌齐每次3mg、5mg、10mg进行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次级量表(ADAS-cog)评价3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结果 3组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提高,ADL评分和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但仅5mg组和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mg组和10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给予多奈哌齐5mg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药经济、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颜屏;张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3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荧光百分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数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荧光百分率和对照组PAIgG荧光百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PAIgA和PAIgM荧光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ITP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娟;王春秀;全松哲;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二级甲等医院在职护士分层培训方法探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范畴日趋扩展,出现了许多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职护士都将面临知识老化和更新的问题[1].因此,护士在护校获取的知识难以高品质地服务于现代护理工作,只有注重在职教育、不断扩充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近年来,笔者根据我院护理任务重、护理队伍学历较低、专业能力较弱的特点,通过思考、探索和临床实践,在医院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职护理人员培训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君;高德华;张惠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医院液疗科的健康教育体会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社区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也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社区医院液疗科共为984位患者实施了输液治疗及健康教育,内容为常见病、多发病、社区慢性病的治疗、护理、自我保健、预防等知识,目的在于使患者能更好地认识疾病相关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同时,健康教育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实施健康教育也促进了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我社区医院的形象与声誉,现将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谢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腰椎穿刺术后腰痛的观察与护理

    腰椎穿刺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一项有创性检查,由于腰椎穿刺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并造成穿刺后的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腰痛[1].笔者对2011年5-12月我院收治的施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189例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芳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丙戊酸盐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丙戊酸盐类药物是治疗各类癫痫的廉价药物,近年来在精神科应用较为广阔,可能成为较有潜力的一种精神药品.我科应用丙戊酸盐治疗精神性糖尿病患者462例,现将其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机制和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任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临床体会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各种肾替代治疗中发展早,应用普遍的方法,挽救了大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但由于血液透析是一个非生理过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或血液透析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何防治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无疑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的重要课题.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介入血液透析后,对上述问题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辅治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辅治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辅治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具有起效快、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肺复苏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出现的多脏器损害使患者病死率极高,其出院率约为10%,1年后病死率约为6%[1].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达60%,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常见,其次是脑梗死、脑肿胀、脑出血等[2],但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报道较少.笔者总结我院CPR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旭;吕爱莲;张智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抽查结果点评分析

    目的 了解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1年1-3月我院开具的门急诊处方20 861张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20 861张,其中不合格处方590张,占所抽查处方的2.83%.不合格处方前3位分别是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118张(20.00%);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不规范103张(17.46%)及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88张(14.92%),不合格率为52.37%.结论 该院门急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处方质量宣传,提高医师等相关人员对处方规范重要性的认识,减少不合格处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利培酮联合氟奋乃静长效针剂致恶性综合征1例

    患者,男,49岁.主因行为异常、语无伦次1周入院.入院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可,接触合作,表情激动,思维缓漫,有言语性幻听,继发被害妄想,情感淡漠,智能可,自知力无.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糖尿病.既往3次因精神分裂症入院,经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维持氟奋乃静癸酸酯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每2周1次;氯丙嗪20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症状有所缓解,无不良反应.既往糖尿病史12年,口服格列齐特治疗,服药不规则,平时亦未监测血糖;高血压病史12年,口服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平时未监测血压;左足第一、二趾因糖尿病足已截除;无脑外伤及癫痫史.

    作者:方永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预防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是医院外科手术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手术室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1],如手术过程中发生感染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的生命健康.我院手术室全体医务工作者在不断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和认真执行各项隔离、消毒与灭菌制度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11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数据,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2011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处方共计8361张,其中以手术止痛药芬太尼多(34.98%),瑞芬太尼次之(28.99%);芬太尼注射液(0.1mg)DUI>1,其他品种DUI≤1.结论 该院病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癌症患者应用麻醉药品方面总体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

    作者:王晓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门诊药房电子处方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电子处方系统的应用情况.方法 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和该院制定的处方制度及相关文献对该院电子处方进行审核并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5320张电子处方中,共审校出合格处方5171张,合格率为97.2%;问题处方149张(2.8%),主要为录入错误和用药不合理两方面问题.结论 该院门诊实行电子处方系统后用药基本合理,可通过完善电子处方系统、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的综合素质和严格执行已有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冯玉珍;蔡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