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陈伟强;韩义强;李素娟

关键词:溃疡, 消化性, 幽门螺旋杆菌, 参连愈疡汤, 奥美拉唑
摘要:目的 观察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89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参连愈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疗程均为5周.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上腹痛缓解总有效率、溃疡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同时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减少细菌耐药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治疗幼儿病毒性心肌炎致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幼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埃可、流感等病毒侵犯心肌,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常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好发于夏秋季.心律失常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临床依据.

    作者:夏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普外科行剖腹手术患者5000例,发生术后切口裂开患者140例,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结果 经积极护理,均治愈出院.诱发切口裂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切口感染、术后激素应用过多,而与患者的性别、手术类型、原发病类型及切口位置等因素无关.结论 护理人员需不断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何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10mg/50ml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同时予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每天3次,连用15d.观察2组病死率、CVS发生率和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CVS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防治SAH后CV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胆囊炎80例中医辨证施治疗效观察

    我院2004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急性胆囊炎(含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急性胆囊炎(含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80例,均符合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年)急性胆囊炎(胁痛)诊断标准.均根据临床表现,并经B型超声探查仪及X线胆囊造影明确诊断.其中男14例,女66例;年龄<20岁4例,20~40岁62例,41~60岁10例,>60岁4例;病程<1年58例,1~5年12例,6~10年6例,11~20年4例.其中急性胆囊炎18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2例;伴有胆石症48例(60.0%).

    作者:孙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辅治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辅治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对照组仅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雾剂辅治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具有起效快、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美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肺复苏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出现的多脏器损害使患者病死率极高,其出院率约为10%,1年后病死率约为6%[1].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达60%,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常见,其次是脑梗死、脑肿胀、脑出血等[2],但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报道较少.笔者总结我院CPR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旭;吕爱莲;张智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检查实施绩效考核前后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医疗护理缺陷情况、病陪人满意度及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对比实施前后上述情况的差异.结果 绩效考核实施后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医疗护理缺陷情况、病陪人满意度及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等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社区自实施绩效考核一年多来,各项工作质量都较前有明显提高与改善,故绩效考核管理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和实行.

    作者:邓群好;谢雪霞;蔡映君;曹柳当;陈同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弹力袜预防腹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一旦发生,下肢即可因肿胀、疼痛、麻木而影响其功能,轻则致残,严重者可致肺栓塞等并发症[1,2].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几乎均具备形成下肢DVT的3大要素: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故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后DVT至关重要.我科将抗血栓梯度压力带(弹力袜,膝长形)术前早期应用于预防术后DVT,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病房服务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得护理工作范围扩大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无论工作经验如何,学历高低,均从事打针、发药等技术含量相同的工作,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从而使护理人员失去继续进步的信心和勇气.长此以往,将造成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1].因此,护士分层管理非常必要.

    作者:黄水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精神病护理,观察组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包括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并配合健康教育及必要的心理指导.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价2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病症严重程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认知能力及个人整洁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精神病表现、社会性退缩情况及社会功能总缺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起积极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社会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香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疾病.在我国,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疾病死亡首位原因和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通过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持续平稳地降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易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医院液疗科的健康教育体会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社区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也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社区医院液疗科共为984位患者实施了输液治疗及健康教育,内容为常见病、多发病、社区慢性病的治疗、护理、自我保健、预防等知识,目的在于使患者能更好地认识疾病相关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同时,健康教育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一种体现,实施健康教育也促进了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我社区医院的形象与声誉,现将工作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谢利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声带麻痹1例

    患者,男,83岁.因间断性胸闷、气短10余年,加重伴发热、咳嗽咯痰3d于2012年5月21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T 38.5℃,P 95次/min,BP 140/90mm Hg(1mm Hg=0.133kPa).急性面容,端坐呼吸,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Ⅰ度肿大.颈静脉怒张,双肺语颤及语音共振减弱,叩诊呈浊音,双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期前收缩3~4个/min.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可凹陷性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余检查无异常.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3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797;淋巴细胞0.127,C-反应蛋白171.6mg/L,降钙素原4.74ng/ml(正常<0.05ng/ml).

    作者:古丽巴哈尔;李兴辉;唐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并发多处压疮患者1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常合并有神经系统与微血管病变,引起各种皮肤异常,细胞膜和胰岛素不能阻止糖进入表皮细胞,因此皮肤的游离糖量增加[1].故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各种皮肤并发症,若形成溃疡,则伤口极难愈合[2].糖尿病若并发压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护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对此类患者,首先应遵医嘱积极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营养,勤翻身、勤擦洗、勤换衣被;并应积极地行局部治疗,使用特制的外用药、碘酊、烤灯照射等交替进行;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一些日常皮肤护理知识等.笔者对糖尿病并发多处压疮患者实施积极地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家华;李琳;张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综合治疗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棘手,随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方法逐渐增多.我院2007年6月-2010年3月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8例,均采用动脉插管灌注血管扩张药、溶栓药联合患肢股骨头钻孔减压术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波;郭作先;彭家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压疮的预防与上报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早称之为褥疮.常见于长期卧床患者,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压疮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1,2].

    作者:皮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给予冷冻治疗后局部外用鬼臼毒素酊.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羽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医疗护理是高风险的行业.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重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现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龙姝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120例临床治疗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为:口腔内可见散在的小泡或溃疡、手足部可见疱疹等.针对儿童患者,临床上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尽快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尽快治愈该病的关键.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6月运用药物综合治疗手足口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支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房安全管理探讨

    产房是产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产妇临产后观察产程和接产的特殊场所,因此产房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变化快等特点.助产士负责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在工作中面临极大的风险.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助产士的素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除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有学者提出,当前的护理工作要建立8个观点、3种意识[1].将这些观点和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细节处,才能更好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本文探讨产房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氏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