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房安全管理探讨

李氏天

关键词:安全, 管理, 产房
摘要:产房是产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产妇临产后观察产程和接产的特殊场所,因此产房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变化快等特点.助产士负责母婴生命安全与健康,在工作中面临极大的风险.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对助产士的素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除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有学者提出,当前的护理工作要建立8个观点、3种意识[1].将这些观点和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细节处,才能更好地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本文探讨产房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围术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围术期控制高血糖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玉娟;崔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 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眼压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相近,均可显著降低术后眼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65例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65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种类、代表药物及不良反应累计的器官或系统情况.结果 65例ADR中,男24例(36.92%),女41例(63.08%);年龄23~89岁,其中以50~59岁年龄段和60~8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静脉注射给药62例(95.38%)是易引起ADR的途径.易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为辅助治疗类7种,22例(32.85%);植物来源类1种,11例(16.92%);中成药4种,16类(24.62%).ADR易累及的器官系统前3位为神经系统损害31例(47.69%),消化系统27例(41.54%),皮肤及附件损害28例(43.08%).结论 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肿瘤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减轻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谢冬梅;王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高血压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疾病.在我国,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疾病死亡首位原因和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1].通过合理用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可持续平稳地降压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现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护理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易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临床常表现为月经量过多、不规则出血.DUB是妇产科较为难治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刮宫止血、性激素调节、止血药物、中医药及手术切除子宫止血等.随着米非司酮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等临床专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1].笔者现应用米非司酮治疗DUB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3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荧光百分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数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荧光百分率和对照组PAIgG荧光百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PAIgA和PAIgM荧光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芪桂升板方联合咖啡酸片治疗ITP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娟;王春秀;全松哲;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连台手术安全管理及护理

    手术室是各大中小医院内部的核心单元,也是特殊的护理单元,它承载着医院各项手术治疗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与患者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所以,手术室的护理及安全工作应引起各大中小医院足够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向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发展,医院需通过手术治疗的对象越来越多,为提高手术室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医院手术台偏少的客观条件,连台手术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笔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析连台手术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探讨其安全管理和围术期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彩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室颤动、阿斯综合征发作1例

    患者,男,49岁.因胸部憋闷3h,突发四肢抽搐、意识丧失2min入院.3h前患者因与人吵架生气后突发胸部憋闷、伴大汗,急来我院就诊.入院前2min突发阿斯综合征、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立即行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神志转清,心率恢复至80次/min,律齐;心电图示V1~5导联ST段抬高0.3~0.5mV,并有动态变化.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见:冠状动脉广泛痉挛变细,左主干未见明显异常,左前降支开口75%阶段性狭窄;左回旋支中段40%~60%弥漫性狭窄.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开口及左回旋支狭窄消失,右冠状动脉近段85%阶段性狭窄;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消失.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室颤动.予地尔硫艹卓30mg口服,每天3次;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其余按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无胸部憋闷发作,2周后出院.

    作者:牛跃海;姚欣;胡波;石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在美国,每年有23万人由于药物过敏反应住院[1].某些人因遗传因素或特异体质,会对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当其应用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时,便可能在短时间或1周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药物热、药疹,严重者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药物过敏反应103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宝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2组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医师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成就感满意度和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后,观察组自评及他评非常积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成就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护理关系,推动医院工作有序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检查实施绩效考核前后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医疗护理缺陷情况、病陪人满意度及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对比实施前后上述情况的差异.结果 绩效考核实施后工作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情况、医疗护理缺陷情况、病陪人满意度及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等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社区自实施绩效考核一年多来,各项工作质量都较前有明显提高与改善,故绩效考核管理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和实行.

    作者:邓群好;谢雪霞;蔡映君;曹柳当;陈同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恩施板党提取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恩施板党提取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对I/R损伤心肌的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提取液组、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前提取液组于耳缘静脉注射板党根提取液,对照组与模型组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建立家兔在体I/R损伤模型,以缺血(I) 40min、再灌注(R) 50min为观察点,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采用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推荐的方法检测.对比3组GSH-PX、SOD、MDA、LDH、CK、Ca2+-ATPase及Na+-K+-ATPase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心肌组织中MDA水平高于对照组,GSH-PX、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取液组血清、心肌组织的GSH-PX、SOD、MDA水平均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LDH、CK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Ca2+-ATPase和Na+-K+-ATPa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取液组LDH、CK及ATP酶活力水平均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恩施板党提取液可通过影响心肌I/R损伤后酶活性水平而保护I/R损伤后的心肌组织.

    作者:蒋学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罗红霉素片干燥工艺优化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片干燥工艺的优化方法.方法 以颗粒的水分、干燥时间、粒度、休止角、含量、有关物质检测、生产收率等为考察指标,分析沸腾干燥制粒在罗红霉素片生产中的可行性.结果 在达到要求水分后,沸腾干燥的堆密度休止角、片子硬度及脆碎度、有关物质均符合要求,但沸腾干燥法干燥时间、颗粒含量、片子溶出度优于传统烘箱干燥.结论 沸腾干燥法效率优于烘箱干燥法,适合用于罗红霉素片的大批量生产.

    作者:于林怡;张志刚;唐建涛;安青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慢性盆腔炎病情常反复,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工作,也会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作者:朱宏慧;付峻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4例均予DHS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74例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7.84%,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14%.结论 DHS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稳定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公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

    医疗护理是高风险的行业.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重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现将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龙姝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肺复苏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出现的多脏器损害使患者病死率极高,其出院率约为10%,1年后病死率约为6%[1].其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达60%,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常见,其次是脑梗死、脑肿胀、脑出血等[2],但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报道较少.笔者总结我院CPR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旭;吕爱莲;张智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治探讨

    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称胆囊癌)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占首位.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胆囊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且早期缺少特有的临床表现,一经发现多属中晚期,疗效及预后极差,所以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胆道外科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我院199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胆囊癌患者49例,笔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探讨早期发现及诊断与治疗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振毅;李龙;陶立;李发荣;张阿龙;王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机能学实验模块在医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机能学是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融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产物,其教学内容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促进了相关学科在实验教学上的交叉与融合,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融合后机能学的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单一学科实验转变成由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虚拟实验、探索性实验及病案讨论等模块组成的学科群实验.为此,带教老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1],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各实验模块的职能,充分发挥各实验模块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杨路;曹弟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的护理体会

    胆总管探查术后,虽有报道可直接用4-0或5-0无损伤针线缝闭探查切口,但多数学者仍主张安放T管引流.T管可充分引流感染的胆汁,预防因胆总管压力过高所引起的探查切口胆瘘,术后还可经胆道造影及T管纤维胆道镜取出残石等.若护理不当,可引起并发症,甚至需再次手术,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我院共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3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卢丽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