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65例报告分析

谢冬梅;王群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分析该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65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种类、代表药物及不良反应累计的器官或系统情况.结果 65例ADR中,男24例(36.92%),女41例(63.08%);年龄23~89岁,其中以50~59岁年龄段和60~8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静脉注射给药62例(95.38%)是易引起ADR的途径.易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为辅助治疗类7种,22例(32.85%);植物来源类1种,11例(16.92%);中成药4种,16类(24.62%).ADR易累及的器官系统前3位为神经系统损害31例(47.69%),消化系统27例(41.54%),皮肤及附件损害28例(43.08%).结论 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肿瘤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减轻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在美国,每年有23万人由于药物过敏反应住院[1].某些人因遗传因素或特异体质,会对一种或几种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当其应用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时,便可能在短时间或1周内出现药物过敏反应,轻者会出现药物热、药疹,严重者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笔者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药物过敏反应103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宝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ICU患者标本100份,每份标本均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用VITEK-32系统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大多数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采用VITEK-32系统的GPS-SA和GNS-NT专用药敏卡测定,少数病原菌采用K-B法进行检测.结果 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220株,包括革兰阴性菌158株,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菌59株,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母鸡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真菌3株.我院ICU中,总耐药率低的是万古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7.22%).其他常用抗菌药物都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结论 该院ICU中大多数感染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因此ICU医师应严格依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临床工作中应加强ICU病区环境微生物监测,从根本上减少院内感染的传播.

    作者:裴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后急性循环衰竭抢救1例

    患者,女,28岁.因停经40+周,阴道少量流液0.5h于2012年5月27日入院.末次月经2011年8月17日,预产期2012年5月24日,孕1产0.孕期经过顺利,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00/80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好,面色粉红,心肺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尿蛋白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尿蛋白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将SLE合并肾损害住院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6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尿蛋白测定,分析各项尿液指标与临床病程、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尿蛋白阳性率为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尿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SLE患者的肾损害,并与疾病的活动度及严重性显著相关,可作为发现SLE肾脏损害的重要实验室依据.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小儿腰椎穿刺术后腰痛的观察与护理

    腰椎穿刺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一项有创性检查,由于腰椎穿刺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并造成穿刺后的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腰痛[1].笔者对2011年5-12月我院收治的施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189例进行了观察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芳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病房服务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使得护理工作范围扩大和细化,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以前的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无论工作经验如何,学历高低,均从事打针、发药等技术含量相同的工作,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从而使护理人员失去继续进步的信心和勇气.长此以往,将造成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和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工作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1].因此,护士分层管理非常必要.

    作者:黄水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科护患关系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急诊科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制约着急诊护理实践活动的进行,护患关系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护理质量的高低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1].因此,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十分重要.笔者现探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高远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女性生殖道肿瘤晚期直肠-膀胱瘘2例

    例1.女,45岁.因左侧卵巢癌手术后4年,术后行放疗1次,第2年及第3年间断化疗,近期出现左下腹肿块.平素小便正常,近2个月大便有时带血.2012年4月突然发现小便中混杂粪渣并渐出现尿频、尿痛,4d后入我院治疗.入院后经B型超声、CT检查,发现左下腹实质性肿块、边界不清,肛门指检约7cm处见直肠内肿块,妇科检查阴道未见粪性分泌物,行三腔气囊导尿管保留导尿后见蛋花汤样尿液,禁食、保留尿管持续冲洗4d,仍未见转清,考虑直肠-膀胱瘘,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左下腹肿块粘连一片,直肠、膀胱粘连,行直肠旷置、乙状结肠单口造瘘术,术后2d小便转清,造瘘口排便正常,10d后出院.

    作者:朱永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实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经典的形态学科,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对人体解剖内容的理解有了长足的提高[1].但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长期分离是高等教育中的一大顽症,笔者探讨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的实践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胆道再次手术1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式,总结胆道再次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道再次手术原因以肝内外胆管结石为主,胆道再次手术方式以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为主.结论 胆道再次手术既有胆道疾病本身因素,也有医源性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合理处置是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关键.

    作者:王基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罗红霉素片干燥工艺优化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片干燥工艺的优化方法.方法 以颗粒的水分、干燥时间、粒度、休止角、含量、有关物质检测、生产收率等为考察指标,分析沸腾干燥制粒在罗红霉素片生产中的可行性.结果 在达到要求水分后,沸腾干燥的堆密度休止角、片子硬度及脆碎度、有关物质均符合要求,但沸腾干燥法干燥时间、颗粒含量、片子溶出度优于传统烘箱干燥.结论 沸腾干燥法效率优于烘箱干燥法,适合用于罗红霉素片的大批量生产.

    作者:于林怡;张志刚;唐建涛;安青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89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参连愈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疗程均为5周.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上腹痛缓解总有效率、溃疡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同时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减少细菌耐药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伟强;韩义强;李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3种镇痛方法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丙泊酚、曲马多、利多卡因3种镇痛方法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 将24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80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注射镇痛,B组采用曲马多静脉滴注镇痛;C组采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镇痛.观察对比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B组(86.25%)、C组(73.75%)(P<0.05);A组宫颈松弛情况(83.75%)优于B组(33.75%)、C组(17.50%)(P<0.05);3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3种药物用于人工流产术均能达到一定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效果依次为丙泊酚加芬太尼、曲马多、利多卡因.丙泊酚可达到完全镇痛的效果.不同镇痛方法为育龄妇女提供了多项选择,可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使人工流产术更人性化.

    作者:汪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相互交流、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人文护理模式[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水平要求的提高,尤其在儿科门诊,由于患儿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差,不能详细表述临床症状,加上患儿父母不能充分认识医师的治疗方案和患儿的疾病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现将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3月收治的患儿68例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围术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围术期控制高血糖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辅治围术期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玉娟;崔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门急诊处方抽查结果点评分析

    目的 了解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1年1-3月我院开具的门急诊处方20 861张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20 861张,其中不合格处方590张,占所抽查处方的2.83%.不合格处方前3位分别是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118张(20.00%);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不规范103张(17.46%)及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88张(14.92%),不合格率为52.37%.结论 该院门急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处方质量宣传,提高医师等相关人员对处方规范重要性的认识,减少不合格处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统计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513例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观察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分布及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情况.结果 应用抗菌药物患者513例中,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236例(46.0%),其中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率高,且多用于合并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的患者.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236例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31例,其中胃肠反应15例、中枢神经系统毒性9例、皮肤过敏5例、其他少见不良反应2例.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比例为:环丙沙星7例(22.6%),左氧氟沙星11例(35.5%),培氟沙星5例(16.1%),洛美沙星3例(9.7%),氟罗沙星2例(6.5%),司帕沙星2例(6.5%),加替沙星1例(3.2%).结论 临床上要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需同时考虑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预防和降低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从而保障用药安全,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于继军;焦晓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及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关节和骨骼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脊柱疼痛和进行性僵硬,周围关节特别是大关节常受累.如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锻炼,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会受到影响[1].选择2007年5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例经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莲;蔡于梅;赵艳;薛彬;郑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给予冷冻治疗后局部外用鬼臼毒素酊.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羽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常由急性盆腔炎发展而来,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慢性盆腔炎病情常反复,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工作,也会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作者:朱宏慧;付峻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