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荣;梁妙莲
腋臭是大汗腺和小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对健康无影响,但因气味难闻而影响社交活动.目前,临床上常用微创搔刮术进行治疗,既可解除难闻气味,又可保持腋窝外型美观[1].我科2008年5月-2009年11月采用微创术小切口行皮下修剪加局部搔刮治疗腋臭患者3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89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参连愈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疗程均为5周.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溃疡愈合情况、Hp根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上腹痛缓解总有效率、溃疡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连愈疡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同时避免了抗菌药物滥用,减少细菌耐药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陈伟强;韩义强;李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空肠营养支持疗法由于符合胃肠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且并发症少,费用低,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对20例患者采用空肠造瘘营养支持疗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该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65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种类、代表药物及不良反应累计的器官或系统情况.结果 65例ADR中,男24例(36.92%),女41例(63.08%);年龄23~89岁,其中以50~59岁年龄段和60~8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静脉注射给药62例(95.38%)是易引起ADR的途径.易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为辅助治疗类7种,22例(32.85%);植物来源类1种,11例(16.92%);中成药4种,16类(24.62%).ADR易累及的器官系统前3位为神经系统损害31例(47.69%),消化系统27例(41.54%),皮肤及附件损害28例(43.08%).结论 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肿瘤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减轻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谢冬梅;王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幼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埃可、流感等病毒侵犯心肌,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常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好发于夏秋季.心律失常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临床依据.
作者:夏玉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多发性创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2个或2个以上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可能危及生命.多发性创伤伤情变化快,病死率高[1],因此,多发性创伤患者在急诊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由于多发性创伤来势凶险、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而成为急诊工作的一个难题.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多发性创伤患者65例,予以相应的急救处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早称之为褥疮.常见于长期卧床患者,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压疮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1,2].
作者:皮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据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将311例患儿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类.轻度患儿予一般治疗;中度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重度患儿在中度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观察所有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能保证用药有效、安全,且缩短疾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昌玉琼;伏改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单靠临床症状有时难以发现颞骨骨折,影像学检查可精确描述骨折线情况,清晰显示相关结构的损伤,有效影像学检查对耳颞部外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现探讨高分辨CT(HRCT)在耳颞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常金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关节和骨骼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脊柱疼痛和进行性僵硬,周围关节特别是大关节常受累.如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锻炼,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均会受到影响[1].选择2007年5月-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例经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莲;蔡于梅;赵艳;薛彬;郑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斜视是指两眼视轴不正,有偏内、偏外或上、下不正的情形,是一种严重损害儿童视力功能的常见病,不但有碍美观,还直接影响双眼视力引起弱视,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和健美,使患儿的生活、学习受到影响.儿童斜视在儿童眼病住院患者中列第2位[1].近年来随着斜视手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使斜视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我科2009年3月-2011年5月对斜视患儿5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龚艳;苏娟;张帆;李桂琼;周文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用溃疡散辅治Ⅱ度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Ⅱ度压疮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清洁创口后,外涂溃疡散治疗;对照组清洁创口后外涂红汞,渗液较多时外涂血竭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用溃疡散辅治Ⅱ度压疮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疗效较满意,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藤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3种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伊贝沙坦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对比3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3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A、C组总有效率均为90.0%,B组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过程中,采用不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中采用伊贝沙坦治疗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检索2011年该院病区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数据,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2011年我院病区麻醉药品处方共计8361张,其中以手术止痛药芬太尼多(34.98%),瑞芬太尼次之(28.99%);芬太尼注射液(0.1mg)DUI>1,其他品种DUI≤1.结论 该院病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在癌症患者应用麻醉药品方面总体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
作者:王晓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诊科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制约着急诊护理实践活动的进行,护患关系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护理质量的高低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1].因此,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十分重要.笔者现探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高远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改善,大众对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也日趋重视.因此,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其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对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对目前县级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和药师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县级医院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和药师职能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尿蛋白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损害诊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将SLE合并肾损害住院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6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尿蛋白测定,分析各项尿液指标与临床病程、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尿蛋白阳性率为3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尿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SLE患者的肾损害,并与疾病的活动度及严重性显著相关,可作为发现SLE肾脏损害的重要实验室依据.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片干燥工艺的优化方法.方法 以颗粒的水分、干燥时间、粒度、休止角、含量、有关物质检测、生产收率等为考察指标,分析沸腾干燥制粒在罗红霉素片生产中的可行性.结果 在达到要求水分后,沸腾干燥的堆密度休止角、片子硬度及脆碎度、有关物质均符合要求,但沸腾干燥法干燥时间、颗粒含量、片子溶出度优于传统烘箱干燥.结论 沸腾干燥法效率优于烘箱干燥法,适合用于罗红霉素片的大批量生产.
作者:于林怡;张志刚;唐建涛;安青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在重症监护室(ICU)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能否充分体现微创手术的优越性,终取决于术者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因此及时总结临床应用的经验体会,对提高操作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对24例ICU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任节;舒适;马耀;孙凤来;张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1年1-3月我院开具的门急诊处方20 861张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查处方20 861张,其中不合格处方590张,占所抽查处方的2.83%.不合格处方前3位分别是项目填写不全及不规范118张(20.00%);药品剂型、剂量、规格不规范103张(17.46%)及药品名称书写不规范88张(14.92%),不合格率为52.37%.结论 该院门急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处方质量宣传,提高医师等相关人员对处方规范重要性的认识,减少不合格处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