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发热学生心理问题的护理体会

刘英英

关键词:发热, 学生, 护理
摘要:发热有时会在全国高校中发生聚集性暴发,这会让许多发热学生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本研究对我校300例发热学生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居家截瘫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国际范围内均有一种新的趋向,即重视在家里给患者通过家属的照顾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尤其是截瘫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容易产生并发症.其长期大量的护理工作必须在家里完成,因此,截瘫患者的照顾者在其社会支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照顾者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不知怎样给病人提供支持,如何预防并发症,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交谈,发给患者及其照顾者有关疾病相关资料,出院后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咨询等方法长期随访,给于康复指导.我们通过对本科30例截瘫患者及其照顾者的随访,动态观察患者的康复过程,指导照顾者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苏桂娣;张志英;丁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假性子宫动脉瘤误诊盆腔脓肿一例报告

    假性子宫动脉瘤是剖宫产手术罕见的一种并发症,基层医务人员缺乏该方面的诊断经验,易误诊为盆腔脓肿,希望此文章能给基层妇产科同行一点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张新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氯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氯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社区2009年8月-2011年8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氯沙坦药物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福辛普利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控制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9~13个月,治疗组患者舒张压68~75mmHg,收缩压105~127mmHg,心率71~79次/min;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出现头晕1例,疲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舒张压81~94 mmHg,收缩压134~151 mmHg,心率77~86次/min;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出现恶心2例,头晕1例,疲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心率控制情况较好,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原因及治疗

    尿潴留是肛肠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指患者在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的情况,尿液滞留在膀胱里,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志飞;柳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9月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住院患者100例,按照电极放置的方式,分别为电极放置于双前额(前额组)和不对称的双侧额颞(额颞组),每组各5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韦氏成套记忆测验(WMS)、木块图案和第四例外测验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额组治疗第2次和第3次HAMD评分较额颞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d时,图片、再认、再生、联想、木块图案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经历、图片、再认、再生、联想、木块图案、第四例外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前额和不对称的双侧额颞两种不同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两种电极放置方式均对认知功能有影响且影响程度相当,但影响可逆.

    作者:唐立岩;李耀东;许志平;邓良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50例诊治分析

    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采用静脉溶栓及冠脉介入.但在我国很多没有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的治疗手段.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所以临床上常将治疗心肌梗死的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患者失去心肌再灌注机会.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钟琳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月随机抽查188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188例预防使用抗菌药184例,使用率97.87%,术前0.5~2.0h用药者140 例,术前>2h用药者11例,术后用药者33例;手术预防用药短1 d,长16 d,其中用药时间<24h 75例,<48h 37例,>72h 72例;单一用药163例,占86.7%,二联用药20例,占10.64%,三联用药1例,占0.53%.结论 I类切口手术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时间.

    作者:廖应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3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 35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为胆囊三角冰冻样粘连,且粘连情况严重,1例患者为出血,且止血困难.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漏,每日多引流130ml,经引流管引流治疗后,逐渐减少,5d后拔除.1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切开引流后愈合.本组手术时间55~150min,平均手术时间(110±1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0.8±12.8)ml;术后患者24h左右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5±1.0)d,中转开腹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5±1.2)d.结论 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手术作为20世纪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并以其创伤小、切口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时间短、对其他组织影响小等优势,受到临床的广泛欢迎.作为基层医院,在应用此术式时,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注意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加强专业技能的提升,推动基层医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作者:潘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在职护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分析

    目的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护理学已经开始向全球化发展,跨文化护理适应了现代护理的总体方向,同时也是现下医学模式进行转变的一个分支,所以必须要求护士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及知识面,提供给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以更优质的护理.本研究着重阐明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危害性,在护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需加强外语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尊重患者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以及多方面了解各国的民俗禁忌等.

    作者:郑莉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显著缩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的消退时间,尽快退热,阻碍进一步导致各器官衰竭或感染,且通常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患者85例,分成治疗组(53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6~11个月,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出现皮疹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出现皮疹2例,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有效率较高.

    作者:刘新安;吕冰;梁欢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50例,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38例(A组),70~77岁12例(B组),分析其病情特征及救治方法.结果 5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14例.存活36例.主要死亡因素为肺部感染诱发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A组恢复良好23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0例;B组恢复良好2例,轻残1例,重残5例,死亡4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存活率越低,故需依据创伤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意识清醒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美化住院环境,并采取不同措施加强护患沟通,同时注重心理疏导.评价两组患者护患沟通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患沟通效果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可建立良好的护患互动沟通,使患者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谢美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咳嗽患儿200例临床分析

    小儿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患儿反复咳嗽或持续咳嗽症状>4周,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X线检查没有明显异常,没有慢性基础疾病,没有肺部其他症状或体征,常规抗炎止咳治疗往往无效.现将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200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董显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阑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老年阑尾炎患者95例,均给予西医抗炎、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辅以自拟中药汤剂内服、外敷.观察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保守治疗成功32例,成功率为71.11%;观察组治疗成功44例,成功率为88.00%.两组保守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老年阑尾炎疗效确切,可降低手术率,对减轻老年患者痛苦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沈卫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托拉塞米注射液和呋塞米治疗脑卒中后脑水肿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特苏尼(托拉塞米注射液)与呋塞米治疗脑卒中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128例各种原因导致脑卒中后引起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与20%甘露醇125ml+特苏尼20mg.对照组给与20%甘露醇125ml+呋塞米20mg.两组均1次/6h,然后逐渐减量.脑出血患者给予止血药物(氨甲环酸);脑梗死者给予扩血管、活血化瘀药物.两组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继发颅内感染,西咪替丁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溃疡,加强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同时保持患肢功能体位,加强被动运动,重症者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吸痰等,并记录每小时及24h尿量,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相对比较安全.结论 不论从疗效还是安全性来说,特苏尼较呋塞米有更为优越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广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干出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脑干出血后的临床表现、症状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干出血的60例患者,对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加以汇总分析.结果 患者经抢救治疗后60例患其中死亡23例,好转9例,其中3例脑出血患者全部存活,治愈(肌力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或症状体征均消失)28例.死亡原因:脑疝14例,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9例.结论 从本组病例看,脑干出血因累及不同结构故引起的症状不同,但头存在不同程度的头痛或头晕,由于脑干内有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脑干出血常导致生命体征波动,使得脑干出血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郭太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胆碱酯酶监测在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本研究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97例患者测定其血清中的胆碱酶活力,分析血清胆碱酯酶监测对有机磷中毒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作用.确定胆碱酯酶检测是判断有机磷中毒的一项有效可靠方法.

    作者:宋田佳;李晓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有效抢救方法.方法 抢救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观察与出血量估计、一般处理、补充血容量、药物止血、气囊压迫止血、内镜止血、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处理方法等.结果 4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上述措施进行临床抢救后,43例止血成功,并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3例死亡,其中2例虽经临床积极抢救,但仍因出血量过大,反复出血,且出现肝功能代谢失常等情况死亡,1例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进行正确的失血量估计,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止血方式,同时立即对其进行输血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黄庆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8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0%(5/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7.5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24%(37/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葛东占;马淑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