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临床用途探讨

王惠英;张志辉;范例;高林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非降脂作用, 临床应用
摘要:他汀类药物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广泛使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由于该药阻断羟甲戊酸的生化途径,不但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且还可抑制该途径中其他诸如泛醌、多萜醇、法尼脂等的代谢,所以对其深入的研究将扩大该类药物在非降脂方面的临床应用范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5例(18眼)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正常,眼压从术前的(37.5±5.6)mm Hg降至(15.7±2.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17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眼为非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保持滤过道通畅,促使新生血管消退,能较好地控制眼压,保留有用的视功能.

    作者:魏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患者90例(COPD组),按肺功能结果又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各30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17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组血清IL-17水平与相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比较2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COPD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OPD组血清IL-17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高,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轻度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组血清IL-17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781,P<0.05).COPD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婷;林松娟;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初次放置宫内节育器1525例避孕效果分析

    宫内放置节育器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广泛应用的避孕措施.宫形环是我站放置多的节育器.为了解宫形环的避孕效果,对初次放置宫形环1525例妇女避孕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钟甲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4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予甲硝唑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莉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外诊断与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脏病急症,尤其是心肌梗死面积大、年迈体弱者,早期易发生合并症,若救护不及时、处理不恰当,可迅速危及患者生命.因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现场的及时、正确抢救至关重要.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约1/3~1/2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者在发病2h内死亡.因此,缩短发病至医院的时间,并在该期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的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霞;王燕舞;王雅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精神病患者恢复期职业能力训练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职业能力训练在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于恢复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对照组不给予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2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 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恢复期实施职业能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还能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代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是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有资料报道,腹部外科手术后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我科对经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时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2例LC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2例.试验组于术后6h进行饮食指导,对照组按常规于肛门排气后进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情况优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术后早期进食可机械性刺激肠壁蠕动,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韦素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整体的、个体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均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将患者的痛苦降至低程度.对于肿瘤晚期患者以佳的支持治疗为主,全面护理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以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因此,对肿瘤晚期患者的舒适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顾丽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气管插管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小儿短小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 将儿科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予七氟烷气管插管麻醉.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改变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观察组插管前后、拔管前后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插管前后、拔管前后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R、MAP插管与拔管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及拔管前后PETCO2与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下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儿科短小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配伍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目前,临床上将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配伍时,常常出现注射器内和输液瓶内溶液发生变色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牙科高速手机的使用和维护

    牙科高速手机结构精密,价格昂贵,使用率和周转率高,为降低牙科手机的维修率、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及手机在使用后消毒灭菌操作中预防院内感染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手机维护保养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惠茹;吴仲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7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随即口服米司非酮50mg,12h 1次,共3次;对照组单用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2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全部引产成功,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68例,成功率为97.1%(P>0.05).治疗组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和胎儿、胎盘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宫颈、后穹窿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程清华;郭菊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研究现状

    母乳作为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吸收好,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分娩.关于HBV携带产妇能否哺乳尚有争议,笔者针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周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芍倍注射液治疗二、三期内痔1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芍倍注射液治疗二、三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二、三期内痔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应用芍倍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芍倍注射液是局部硬结及治疗二、三期内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坡;杨兴东;许爱国;马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科病房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妇科病房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妇科病患者46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230例.2组均予常规护理,A组在此基础上予无缝隙护理.观察2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B组的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病房实行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合格急诊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2011年急诊处方,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急诊处方20 36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相应药物说明书等对处方合理性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 780张急诊处方中,不合格处方420张,不合格率为2.02%,主要表现在急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药物用法用量不正确、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结论 该院急诊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药师与医师的沟通需进一步加强.只有处方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董景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围术期心理干预在喉癌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择期行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择期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春梅;彭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笔者一直从事于社区的管理工作,社区卫生管理工作是整个社区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的社区经验,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的管理水平将会直接影响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整个社区的卫生服务水平[1].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将相关问题总结陈述如下,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有效提高社区医院病区常备药品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张文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护理

    感染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属丙类传染性疾病,以夏秋季多见,终年散发,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伴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病情发展快,病情较重,并发症多,其中中毒性休克为较常见的并发症[1].因此,及时治疗和对症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黎悦;张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