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坡;杨兴东;许爱国;马朝晖
目的 观察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奥硝唑治疗,对照组予甲硝唑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莉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蒙脱石散(思密达)是新型有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由法国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该药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其主要成分[Si8Al4O20(OH)4]为双八面体的蒙脱石结构.近年来,随着该药临床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及增多,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其中在儿科消化道疾病方面的应用尤为明显.
作者:赫慧;王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方式也发生明显变化,许多人生活中均有工作或生活压力,导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早在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资料即显示,我国各类睡眠问题的患病比例已高达38.2%.2006年对全国六个城市的调查显示,过去1年间都市人的睡眠问题已达60%,因此从社会学或自然科学角度分别探讨如何解决睡眠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笔者2008年6月-2012年6月对我院内科、中医科及我院下设的4个社区服务站就诊的睡眠障碍患者62例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壶陵;史翠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高热惊厥是指在小儿发育的某一时期,单纯由发热诱发的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并伴意识障碍,常见于0.5~6岁儿童.发作时病情危急,体温常升高至38.5~40.0℃,70%以上的高热惊厥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1].惊厥可暂时引起脑功能障碍,发作时间长或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智力下降,给患儿与家庭带来极大伤害.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改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NS患者分为A组(伴有浆膜腔积液)和B组(无浆膜腔积液)各48例;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CLIA)测定各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水平及血白蛋白水平,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CA125水平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NS患者治疗后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水平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401,P=0.008).结论 NS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与浆膜腔积液关系密切,且随着NS的治疗好转而逐渐下降.
作者:孙祥龙;刘志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云芝肝泰颗粒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第十三册WS3-B-2472-97,由云芝粗提物与蔗糖制备而成[1].其中,云芝粗提物的溶化性直接决定了颗粒的溶化性.本文通过对云芝粗提物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改善云芝肝泰颗粒的溶化性,使生产工艺更合理.
作者:杨宝翠;刘凤武;屈云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中医在国内外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如何发展中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妇科临床实践中常出现一些疑难杂症,促使人们探索中医学在现代妇科中的发展道路.中医学内容的丰富、整合及后续发展的升华均需中医学各学科在实践中的创新.
作者:张慧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迁延性昏迷是长期意识障碍对外界失去反应的状态,主要是由于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损伤所致.脑外伤后的继发性脑损害是导致脑外伤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重要原因.昏迷患者早日苏醒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长期昏迷患者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同时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地方习惯性中药用法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改变中药用药习惯前后患者(改变后设为观察组,改变前设为对照组)各95例,均由同一医师接诊.观察组患者在开具处方时注明炮制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开具处方时不注明炮制方法.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应严格执行药典标准、炮制规范及中药调配制度,为临床医师提供质量可靠、疗效确切的中药,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作用.
作者:赖日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减少儿童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予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合剂(氯利合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氯利合剂治疗.观察2组氯利合剂用药剂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氯利合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8%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具有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不增加麻醉药用量、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及其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俊霞;于彦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临床上典型表现为持久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及血清心肌标志物增高,结合心电图进行性改变,较易做出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部分病例发病首发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烧心等,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了2003年1月-2012年5月我院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曹虎;刘萍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职业能力训练在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于恢复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对照组不给予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2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 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恢复期实施职业能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还能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代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广泛使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由于该药阻断羟甲戊酸的生化途径,不但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且还可抑制该途径中其他诸如泛醌、多萜醇、法尼脂等的代谢,所以对其深入的研究将扩大该类药物在非降脂方面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王惠英;张志辉;范例;高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并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EV1和FVC均改善,且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吸氧、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作者:冉群钗;夏碧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需终身治疗和反复住院,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又会引发血糖升高[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焦虑、抑郁并存时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和加重,引起激素紊乱导致血糖控制不良[3].负性情绪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有着消极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4].现将我院1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按照心理学诊断予以分类,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军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应用较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学龄前输液患儿好动、调皮,又有自尊心,不愿在头皮静脉输液,故首选手背静脉.患儿手背长度一般为5~7cm,穿刺点一般均在手背正中,而针头长1.5~2.0cm,针头刺入皮肤再进入血管后,针尖部位一般均已达腕关节处.传统方法是将患儿手背平放于小夹板上,这样即使患儿手不活动,针尖在关节处本身也形成一角度,很易将血管刺破造成穿针.
作者:郭金梅;吴跃华;张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随即口服米司非酮50mg,12h 1次,共3次;对照组单用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2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全部引产成功,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68例,成功率为97.1%(P>0.05).治疗组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和胎儿、胎盘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宫颈、后穹窿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程清华;郭菊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骨折,但常见的是四肢骨折.很多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伤并伴有伤口渗血,甚至会伴有休克等症状的发生.我科通过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23例进行有效的急救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云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由于病情复杂多变,有极高的病死率.因此,加强急诊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急诊护理工作应变能力至关重要[1].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28例,通过急诊急救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