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刘红菊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脂肪肝
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出现上腹部饱胀、反酸1例,均可耐受.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效果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O型血孕妇125例血清IgG抗A(B)效价检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不同程度溶血,可造成死胎、流产、早产等.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为常见[1].本文探讨O型血孕妇IgG抗A(B)效价检测状况.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O型血孕妇均为2012年3~12月到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妇,随机收录125例,年龄17~46岁,O型血孕妇在孕32~36周时检测IgG抗A(B)效价.

    作者:宁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治疗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县级以上专科医疗主要负责患者急性期治疗,康复期药物、物理、心理等治疗主要靠社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来完成.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康复影响很大,这类心理因素的去除,又非药物及物理治疗所能凑效.为了进一步了解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康复,我院对脑卒中患者加强了心理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频彩色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随访观察的临床意义

    对我院2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应用高频彩色超声来进行检查,并在治疗后对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随访复查.患者患病一侧的甲状腺出现肿大,有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的回声减低区,且不均匀,边缘部位非常的不规则,其边界不是很清晰,未呈现出球体感,类似片状的改变,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压痛,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流信号出现稍微增多,不均匀分布,患者患病一侧甲状腺上的动脉血流未出现异常.经过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后,患者病灶残留小片状或者消失,回声区稍减低,减少激素用量或者停药时机不恰当,病情很容易出现复发.

    作者:娄平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药学和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在古代,医药为一家,李时珍等著名的大科学家即是成功的医学家也是成功的药学家.随着历史的进程,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单个自然人已经无法掌握全部知识, 出现了医师和药师的精细分工,医学内部也出现了更加细致的分支学科.在人民群众对健康卫生服务需求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临床药学搭起了医药重新联合的桥梁,无疑将发挥其重要作用.医与药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笔者试就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作者:向虹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调脂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初诊冠心病患者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预防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

    作者:卢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此病来时凶猛,如得不到合理的急救和护理,可在短时间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19例,女43例,男76例,年龄16~84岁,中位年龄48岁;消化道溃疡37例,肝硬化42例,出血性胃炎26例,胃癌12例,胆道出血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87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3例,转科手术4例,病情恶化死亡4例.

    作者:刘淑梅;付印;苏秀霞;姚欣;张林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测胆红素筛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与护理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留下永久的后遗症.我院产科从2010年开始经皮测胆红素筛查高胆红素血症并及早给予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11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720例,日龄≤5d,孕周≥37周,体质量≥2500g,母亲无肝胆疾病.

    作者:周玉珍;傅洪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快速过敏皮试仪的应用进展

    过敏试验是部分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之前必须做的常用护理操作之一.传统的过敏试验方法,临床应用时间长,准确性高,是有效避免患者因药物过敏带来不良后果的可行办法.但传统的过敏试验必须用注射针将药物注入敏感区皮内,有创、疼痛,且观察时间长.皮试仪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用药前的过敏试验仪器.在电脑智能控制下,使脉冲电场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经电极无痛导入皮肤,无痛、无创,观察时间只需5min,较传统皮试法大大缩短皮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将国内近年来快速过敏皮试仪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魏福玲;邵爱琴;刘晓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专项治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0例,按照专项治理前后分组,治理前100例为A组,治理后100例为B组,比较2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B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频次及使用强度均低于A组.B组术前用药时机合理率、药物选择合理率及预防用药时间(≤24h)构成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作者:龙世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瑞昔布钠对于肿瘤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对肿瘤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肿瘤外科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手术结束前20min治疗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ml静脉滴注,比较2组术后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和静息、运动时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术后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12、24h自控镇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24h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帕瑞昔布进行镇痛,可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和自控镇痛次数,术后疼痛评分降低,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骆华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士在临床中应如何避免护理纠纷

    随着国家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希望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因此,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服务意识及技术能力,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护理工作在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应将法律知识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使广大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学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在职护士要抓好基础法律知识和卫生法规的学习,自觉执行法律、法规,护理人员要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作者:朱元元;杨松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褪黑素的器官保护作用研究现状

    褪黑素(MLT),化学名为:N-乙酰-5-甲氧基色胺,因能使蛙皮肤褪色而命名.1958年由Lemer自牛的松果腺中第一次提取出来,其分布和生物学功能也逐步为人们所了解.MLT是一种分布广泛、功能复杂的的分子,它广泛的分布在各种器官当中.随着其受体家族成员不断被发现,目前认为其有可能存在于所有亚细胞结构当中.分泌并进入血液后的MLT主要与特异性MLT受体(MR)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MLT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和部分水溶性,故而它能轻易的通过各种形态生理学屏障而发挥作用[1].

    作者:张燕;相成;李立新;马天;马志乾;张振平;赵蔚然;张献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出现上腹部饱胀、反酸1例,均可耐受.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效果显著.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998-2012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论文被下载状况

    目的 了解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论文被下载状况状况.方法 对1998-2011年该院发表的论文被下载状况统计分析.结果 近15年来该院共发表论文491篇,被下载473篇,被下载率为96.33%;被下载频次16 485次,均篇被下载频次33.57次.单篇被下载频次高为<500名男子阴茎测量结果分析>1 530次.结论 该院发表的医学论文单篇被下载频次及均篇被下载频次较高,与同行学术交流活跃,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覃廷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制定心脏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典型病例分析

    近年来,我院坚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走入临床,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是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也是医院药师职责的转变.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并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参与制定的心脏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3个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健哲;梁秀群;唐云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CU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护理

    监护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而动脉血气分析是危重患者判断病情的主要检验项目之一.本科从2007年引进全自动血气分析仪,除能了解体内酸碱平衡、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还能正确的反应体内电解质平衡状况.以其快速、全面的检验结果已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采血前掌握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至关重要.通过80例ICU患者(男54例,女26例)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我们提出如下护理措施.

    作者:冯卫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胸部疾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指导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为适应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护理工作也在整体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向许多功能方向拓展,包括健康教育、保健指导、提供心理咨询、社会服务等,让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早日康复.我科作为心胸外科,特别注意胸部围手术期的康复指导,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病例1:患者,女,68岁,因脑梗死入院,2012年5月7日上午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25ml后,换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约1h(约250ml),患者出现全身发冷,寒战,无皮疹、无胸闷,立即给予停药,嘱饮水进食休息,约10min后,患者寒战症状缓解,全身发冷症状减轻,继续观察,停药2h后患者出现发热,测得T 38.6℃,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赖氨匹林0.9g静脉滴注,30min后,患者渐渐退热,继续观察,1.5h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作者:马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56例按纳入顺序的单双号分为帕罗西汀组和舍曲林组各28例,在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分别加服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症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各个时间点2组HAMD评分及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舍曲林组患者头痛、口干便秘、体质量增加、嗜睡发生率低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和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但舍曲林更为安全,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春花;徐青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青霉素G是各期梅毒的首选治疗药物.治疗室是梅毒患者门诊诊疗的终点站,在此通过对梅毒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疾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从正面调整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张冬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