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梅
目的 论证酒依赖与脑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 将符合CCMD-Ⅱ-R的31例男性酒依赖患者与23例健康者进行脑CT对照研究,并对患者的酒龄、酒量和饮酒开始年龄等与脑CT值作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的脑沟宽度、第三脑室宽度及侧裂池宽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饮酒时间与脑结构异常相关.结论 男性酒依赖患者存在脑结构异常.
作者:蔡军;王祖承;徐鹤定;苗华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抗精神病药物和现代ECT的应用,传统ECT逐步被淡忘,但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手段,对某些患者有特别的疗效,但同时也存在有不少的副作用.本文报告的是1例在无任何禁忌症下,应用传统ECT治疗后出现哮喘发作的病例,供大家探讨.
作者:佟维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作者认为反移情开放作为一种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将释义和关系互动这两种治疗机制统一起来.本文回顾了反移情开放的提出及发展变化过程;讨论了有关的影响因素;介绍了作者在实际案例中的经验,包括分析师对病人移情的反应、分析师反移情的开放及病人对开放的反应.
作者:孟宪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上海精神医学》创刊至今已40年,公开发表也已10年,在此世纪之交时刻,为使《上海精神医学》能有更大发展,想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参考.
作者:陈圣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精神分析治疗在西方社会的实践已逾百年,但它是否适用于中国这一具东方文化特色的国度.换言之,精神分析对于正常人心理和病理心理的阐述,是否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意义?这是至今没有明确回答的问题.
作者:肖泽萍;徐韬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编者按]精神疾病的诊断历来是一个难题.由于病因不明而缺乏客观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复杂,医生个人因素等原因,精神科的临床误诊在当前仍是不可避免的.有关精神科误诊的研究是十分困难的,且鲜见系统的研究报道.现刊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几位医生撰写的6篇文章,希望有助于临床医生提高对误诊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王祖承;颜文伟;陆明康;江开达;杨晓敏;陈美娟;高哲石;陆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通过测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前后脑脊液生长激素(GH)的水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神经递质功能的状态作初步探讨.
作者:严柏相;严明;钟永宁;孙全新;周益辉;陈克全;华曙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常见的误诊因素对诊疗的影响,以利提高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分为误诊组和确诊组,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造成误诊的可能因素,并通过统计筛查出其中主要的因素.结果 两组在行为障碍、妄想、精神检查详细度、各级医师对症状认识一致性、诊断一致性、诊断标准符合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疾病的主要误诊因素是病史采集不详细、精神检查粗浅、对症状认识的不一致以及对诊断标准把握上的差异造成.
作者:王远玉;仇剑崟;王祖承;姜良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儿,男,4岁.于5个月前无任何原因的出现看到就在面前的妈妈突然离他很远,随即喊妈妈过来,拉着妈妈的手仍然看着妈妈离他很远,约1~2分钟后该症状消失,当时意识清楚,不伴随其他异常症状,过后精神状态完全正常.
作者:刘振满;刘宗辉;刘立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徐声汉编著的《战胜心灵顽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治》于2000年4月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作者:汤毓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当前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已有多项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功能下降是导致AD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作者:沈一峰;顾牛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中自评焦虑、抑郁明显的更年期居民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定的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对焦虑、抑郁自评分高的更年期居民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入户进行评定.结果 513例评定对象中HAMA≥14分者333例,占64.91%,与自评有焦虑感受者的符合率为77.80%.评定对象中HAMD≥8分者392例,占76.41%,与自评的符合率为100%.评定对象中HAMA≥14分,同时HAMD评定≥8分者270例,占评定对象的52.63%.结论 SAS、CES-D自评量表能较好地反映焦虑、抑郁状况,社区更年期居民中有焦虑、抑郁症状者较多,应引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冯永林;刘兰花;韦春媛;何敏慧;陈瑞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加用氟西汀对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血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在原来氯氮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西汀(20 mg/日)或安慰剂治疗8周,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来评价疗效,用HPLC方法检测血液中氯氮平浓度.结果 加用氟西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完成8周的试验.加用氟西汀组中有60%病人的阴性症状得到了改善,SANS总分平均下降43%,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氯氮平血浓度平均升高35.7%.结论 加用氟西汀可以提高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作者:王立伟;王志阳;诸索宇;李华芳;毛月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历来认为抗精神病药对于肝功能和心脏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与药物品种的关系如何,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为此作者进行了这项研究.
作者:章丽娟;陈月敏;颜文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抗精神病药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掩盖,即隐性运动障碍(covert dyskinesia)状况.方法 应用Simpson运动障碍评分表评定TD.入组的69例病人有23例病人完成了减药之前、停药三周后和再服药四个月后的TD评定,69例次检查都给于录像,并且两个评定者按照录像独立评定TD是否存在,评定TD的一致性良好(ICC=0.75).结果 完成整个调查的23例病人中,减药前TD出现率为21.7%(5/23,CI=7.4%~43.4%),停药三周后TD出现率显著上升到78.3%(18/23,CI=56.3%~92.6%),然后再服药四个月后下降至43.5%(10/23,CI=23.6%~65.5%).减药前无TD的18例病人中停药三周后有14例出现TD,隐性运动障碍的出现率非常高,为77.8%(14/18,CI=52.3%~93.6%).结论 评估正在服抗精神病药病人TD时,其出现率偏低,因此评估TD的危险因素很容易出现错误的结论.
作者:朱凤艳;费立鹏;吉中孚;Jeffery Lieberman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加里福尼亚痴呆行为问卷(CDBQ)的信度与效度.方法 对60例Alzheimer病(AD)患者进行测试,其中有48例患者完成二位照料者的联合评定.结果 CDBQ具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7863,P<0.01.联合检测的一致性高,ICC=0.8508,P<0.01.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相比,相关系数r=0.36,P<0.01,平行效度较好.结论 CDBQ中译本具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卉;盛建华;高之旭;陆光华;周琳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利培酮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自1998年在我院使用以来,疗效肯定.近日,一例利培酮治疗中出现阴茎持续性勃起,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咏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氯氮平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以阴性症状为主.方法 对57例接受氯氮平或维思通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韦氏记忆量表、数字划销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其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结果 氯氮平和维思通能显著改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氯氮平对以阳性症状为主分裂症的注意改善优于维思通;维思能对以阴性症状为主分裂症图片成绩改善优于氯氮平.结论 两种药物均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但各有其特点.
作者:周云飞;赵靖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关于音乐疗法的临床治疗作用和疗效评价及音乐对人体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但多数都是组织病人集体聆听治疗和集体参与式治疗.疗效评定也都是医护人员观察所得,对病人自身感受和体验及引发方面的研究迄今很少报道.
作者:王健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精神科急诊是精神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所处理的问题往往较内、外科急诊更为复杂,也更为严重.除需处理病人的内、外科问题外,更需处理病人的精神科问题,即思维、情感或行为方面的异常,而危重病人的抢救则又是急诊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钟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