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强
如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理念,这是现代医院管理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医院管理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当前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富国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危急,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出现肺水肿、脑水肿而危及生命,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我科采用血液灌流(HP)加血液透析(HD)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毛海艳;杨巧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可致严重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1].本病易复发,且并发症较多,有关治疗一直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但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郭德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辅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脱水、降颅内压、抗感染、稳定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予雷尼替丁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治疗3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辅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并发疗效显著,且作用优于雷尼替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陈梅芳;谢志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西药第一册[1],由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其中,阿司匹林极易水解为游离水杨酸,且含量测定法为滴定法,误差较大,导致产品含量测定不合格.笔者通过对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粒工艺进行研究,以解决阿司匹林易吸湿的问题,使生产工艺更合理,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宝翠;刘凤武;屈云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该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测定方法测定该院口服降糖药的限定日剂量(DDD)及用药频度(DDDs).结果 该院口服降糖药的DDDs依次为格列美脲、罗格列酮、格列齐特、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那格列奈、格列吡嗪.结论 该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基本合理,临床应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性而选用适合的药物.
作者:王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传染性较强,多发于春秋季节,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以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呈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疼痛为特点的病毒性皮肤病.患者一般均先有疲倦无力、轻度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且患处皮肤会有神经痛或灼热感.老年人因体质虚弱,多数患有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自身免疫力低下,是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
作者:关景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急重症病例,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1].加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笔者总结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救治的10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广大民众越发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医院药房既往仅发挥处方调剂工作的传统单一供应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也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1].药师在做好处方调剂工作的同时,应充分发挥门诊药房直接面对患者的职能特点开展药学服务.我院门诊药房在促进合理用药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药学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作者:宋丹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比较2组产妇尿潴留和导尿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尿潴留和导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行剖宫产的产妇实施优良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进产妇身体康复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麻醉学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后,麻醉监测依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临床上,麻醉深浅不当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心理危害.麻醉过浅易致血液动力学波动和术中知晓发生;麻醉过深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手术中麻醉深度的监测成为麻醉医师所关注的问题.笔者现将当前临床上常用的监测方式包括其应用原理、各自的优缺点及新出现的监测技术综述如下.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患者,女,32岁,孕38周,第1胎,无产兆,因贫血住院.住院后给予输血治疗,输血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入壶后,患者感觉全身瘙痒,随后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并伴有恶心、呕吐.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测血压80/46mm Hg,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立即给予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氧气吸入,约0.5h后症状缓解.
作者:任胜巧;路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 将7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观察组TC和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治疗6个月、1年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DL-C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LDL-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其余指标不同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C和LDL-C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6个月和1年后,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在安全降低血脂水平的同时,对颈动脉斑块的逆转作用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30例,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对策,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经系统的治疗护理,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失血量约(34.50±1.24)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8.52±1.20)h,住院时间(12.30±1.24)d.本组无中转开腹、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大限度地减少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用.
作者:蔡艳兰;蔡彩珠;蔡伟良;崔丽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压力来源,分析其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门诊46名护士进行问卷式调查,分析压力的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护士均表示有工作压力,其中轻度压力5名、中度以上压力41名.压力主要来自于患者、家庭及工作环境.结论 对门诊工作的护士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护士压力,以提高门诊护士的工作质量.
作者:张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全身营养情况较差,皮肤弹性降低,肛周皮肤微薄,当出现二便失禁或腹泻时,肛周皮肤长时间处在二便的浸渍下,加上卧床时会阴部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增高,较易发生肛周皮肤散在破损[1],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长时间肛周皮肤护理工作也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量.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春秋季节,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性、疱疹性、累及神经的一种皮肤病.一般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所致,常见于老年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会影响患者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如不能及时改善疼痛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6例TUV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TUV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1].当胃肠功能紊乱,十二指肠出现逆蠕动,此时又存在幽门功能障碍时,可发生肠胃反流;若反流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反流量大,即可引起胃黏膜损伤.鉴于该病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反应与其他胃切除后综合征有所不同,有学者将胆汁反流性胃炎从胃切除后并发症中分出,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2].笔者参与了消化内科胆汁反流性胃炎1例的治疗过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巍;纪华;左国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7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高于对照组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且复发率低,是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较为理想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冰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