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脂保肝方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杨蕙;王宇红;莫韦皓

关键词:降脂保肝方, 糖尿病高脂血症, 糖脂代谢紊乱,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摘要:目的:探讨降脂保肝方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8 mg·kg-1)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 g·kg-1)组、降脂保肝方组9.54 g·kg-1并设正常对照组,ig连续给药35 d.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TC,TG,MDA,SO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血清HbA1c,血清及肝脏TC,TG,LDL和MD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及肝脏中HDL水平显著降低且SOD活性显著减弱(P<0.05);降脂保肝方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血脂大鼠FPG,血清HbA1c,血清及肝脏TC,TG,LDL,MDA水平,提高血清及肝脏中HDL水平和SOD活性(P<0.05).结论:降脂保肝方可有效调节糖尿病高血脂大鼠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肝脏脂质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清热散瘟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目的:观察清热散瘟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9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清热散瘟口服液(5~10 mL,tid),对照组46例口服利巴韦林颗粒(10~15 mg·kg-1·d-1,tid),疗程3d.结果:治疗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3.83%)、总有效率(93.64%)与对照组(分别为 ’56.81%,86.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患儿出现腹泻,3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结论:清热散瘟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钟雪梅;张艳玲;郑崇光;刘月皎;李华荣;代纪娟;康闽;许瑛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降糖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降糖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降糖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降糖精组和对照组.通过8周的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用药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用药后,降糖精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8周时降糖精组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降糖精颗粒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减轻患者相关中医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的肠促胰素(GLP-1)有关.

    作者:曹拥军;陈亚琴;李靖;瞿伟;刘钧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毛果一枝黄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毛果一枝黄花Solidago virgaure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2'-甲氧基-2-甲氧基-6-羟基苯甲酸酯(1),2'-甲氧基-2,6-二甲氧基苯甲酸酯(2),β-乙酰香树脂醇乙酸酯(3),α-菠菜甾醇(4),豆甾-7,22-二烯-3-酮(5),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6),胡麻素(7),槲皮素(8),山奈酚(9),3β-acetoxyolean-12-en-11-one-acetate(10)和N-benzoylphenylalaninyl-N-benzoylphenylalaninate(11),原儿茶酸(12).结论: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为该属内首次分离,化合物1,2,3,6,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涛;白虹;仲浩;邓志鹏;姚庆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紫茉莉根醇提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紫茉莉根醇提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ip)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紫茉莉根醇提物(1,2,4 g·kg-1)和罗格列酮组(4 mg·kg-1),连续给药8周.给药后每2周测1次空腹血糖(FBG),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FINS).结果:给药8周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FBG,HbAlC,TC,TG,FINS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肝糖原、肌糖原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紫茉莉根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FBG,HbAlC,TC,TG,FINS水平下降,ISI,肝糖原及肌糖原水平均上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紫茉莉根醇提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具降糖调脂作用.

    作者:江明金;周吉银;曾圣雅;伍锡栋;莫志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UPLC-QTOF/MS分析芫花诱导人肝细胞L02损伤的毒性物质基础

    目的:研究芫花提取物诱导人肝细胞L02损伤的毒性物质基础.方法:选取人肝细胞L02作为体外实验模型,运用MTT法测定芫花提取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芫花提取物及与L02细胞亲和后胞内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芫花提取物对L02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48 h的IC50为(48.34±4.66) mg·L-1.通过UPLC-QTOF/MS鉴定的黄酮类成分主要有:芹菜素、3'-羟基芫花素、芫花素、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二萜原酸酯类成分主要有:芫花酯戊、genkwanine L、芫花酯丙、芫花烯、芫花酯丁、芫花酯庚、芫花酯乙、芫花酯己、芫花酯甲.在芫花提取物亲和的L02细胞中鉴定出3'-羟基芫花素、芫花素、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芫花酯戊、芫花烯、芫花酯丁、芫花酯乙、芫花酯甲.其中二萜原酸酯类成分芫花酯甲作用L02细胞48 h的IC50为(29.57±2.01) mg·L-1,黄酮类成分芫花素(0.1 ~ 100 mg·L-1)未发现对L02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结论:芫花提取物对人肝细胞L02具有细胞毒作用,其中二萜原酸酯类成分与细胞有明显的亲和作用,并具显著的细胞毒作用,是芫花提取物中主要的活性物质.

    作者:施洁瑕;马宏跃;段金廒;尚尔鑫;郭建明;唐于平;陈艳琰;钱叶飞;张军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土茯苓黄酮部位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分析土茯苓黄酮部位成分并建立指纹图谱.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UV-MS)分析土茯苓黄酮部位成分;Diamonsil C18柱(4.6 mm ×250 mm,5μm),甲醇(A)-1.5%冰醋酸(B)为流动相,流速0.8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进样10 μL,HPLC建立指纹图谱.结果:鉴定出土茯苓黄酮部位中16个成分,其中9个通过对照品确认;指纹图谱有24个共有峰,10批不同来源土茯苓的黄酮部位相似度>0.99.结论:土茯苓黄酮部位成分明确,HPLC指纹图谱重复性、精密度良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土茯苓黄酮部位的质量控制,为深入研究土茯苓黄酮部位药效物质提供参考.

    作者:徐文皑;尹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维药独尾草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比较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在开花期和休眠期的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异翅独尾草多糖,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异翅独尾草在开花期的多糖含量为3.98%,休眠期的多糖含量为5.10%.结论:异翅独尾草开花期比休眠期的多糖含量高1.12%,休眠期采收较为适宜.

    作者:张丽;谭勇;田丽萍;王珊珊;王金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乌头碱与大黄素配伍对结肠Cajal间质细胞生物膜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素与乌头碱配伍对原代培养正常小鼠乳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消化法原代结肠间质细胞培养技术,分别将浓度为1,0.3,0.08 mg·L-1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药效浓度与1 g·L-1乌头碱配伍作用于昆明种小鼠乳鼠结肠间质细胞30 min,测定其对细胞丙二醛(MDA)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结果:1g·L-1乌头碱单独作用30 min后,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其MDA含量(0.313 ±0.019 nmol·mL-1和ACP(386.63 ± 57.89)U·g-1活力增加(P<0.01);大黄素高、中剂量药效浓度分别与乌头碱配伍作用后,相对于乌头碱单独作用组,细胞介质中MDA含量[(0.299±0.029),(0.280±0.024) nmol·mL-1]和细胞中ACP活力[(264.31 ±37.21),(312.23±46.86)U·g-1]有所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细胞.结论:大黄素与乌头碱配伍后能降低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且大黄素能减轻乌头碱对ICC溶酶体膜的损伤作用.

    作者:胡海燕;彭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2例

    目的:探讨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伴有阴虚内热证的活动期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者给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知柏地黄汤,随辨证加减,1剂/d,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血清补体C3,C4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及激素用量.结果:治疗后8,12周治疗组SLEDAI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对照组C3及C4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变化不明显;两组治疗后CI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每日强的松用量及使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加减知柏地黄汤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活动期SLE患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作者:吴军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肺挫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PR)的影响.方法:84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服加味血府逐瘀汤,1剂/d.观察临床症状,监测血气分析,记录需行机械通气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检测血清ET-1,IL-8及CP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情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合指数(PO2/FiO2)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P<0.01);观察组发生机械通气例数及肺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ET-1,IL-8,CR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P<0.01).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能减轻急性肺挫伤临床症状,降低血浆ET-1,IL-8,CRP,升高PO2,PCO2及PO2/FiO2,改善肺功能,促进肺挫伤后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秦龙飞;王风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苗药迷沉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内VECF,flt-1,BDNF及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苗药迷沉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am样酪氨酸激酶-1(fit-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苗药迷沉方对VD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8只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术制备VD模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6 mL·kg-1);西药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0.62mg·kg-1)蒸馏水混合液灌胃;苗药组给予苗药迷沉方低(16 g·kg-1)、中(32 g·kg-1)、高(64 g·kg-1)剂量灌胃;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神经学评分并结合Morris迷宫实验检测造模成功后4d、治疗8周后学习记忆成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VEGF,flt-1,BDNF和bFGF表达水平.结果:经8周治疗后,动物逃避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苗药迷沉方中剂量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苗药迷沉方、西药在提高VD大鼠潜伏期,降低VD大鼠错误次数以及对神经行为学评分影响均有显著疗效,而苗药迷沉方组明显优于西药组.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海马内表达VEGF,flt-1,BDNF及bFGF含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苗药迷沉方中剂量组海马内表达VEGF,fit-1,BDNF及bFGF含量升高为明显.结论:苗药迷沉方能改善VD大鼠行为学评分及提高记忆成绩,其机制可能为增强VD大鼠海马内VECF,fit-1,BDNF及bFGF的表达水平,激发脑内神经的损伤修复达到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张贵源;胡建山;李溥;黄月娜;何江;李凡益;何蕾;刘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厚朴提取工艺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厚朴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以浸膏得率、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佳1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95 min.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厚朴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作者:刘颖新;刘利利;喻祖文;李飞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舒肤爽喷雾剂中挥发油成分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

    目的:优选舒肤爽喷雾剂中蛇床子等4味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蛇床子素质量分数和总箤取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蛇床子素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分离釜I温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舒肤爽喷雾剂处方中4味药材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萃取工艺有显著影响,分离Ⅰ温度无显著性影响.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 MPa,分离釜I温度50℃.结论: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作者:程艳芹;李明春;李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炉内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石墨炉炉内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测定方法,并与微波消解方法比较.方法:分别将明胶空心胶囊用微波消解后的溶液与水直接溶解后的溶液注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石墨炉中,采用不同的升温程序测定铬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铬元素浓度在4~40μg·L-1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炉内消解直接进样方法的回收率为96.2% ~ 101.2%,RSD 1.8% ~3.3%,微波消解方法的回收率为97.51% ~ 103.1%,RSD 3.4% ~5.3%,炉内消解直接进样的供试品溶液在4h以内稳定.结论:石墨炉炉内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微波消解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大批量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超标的筛查.

    作者:刘童;王爱民;关焕玉;周雯;张洁;李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桑白皮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桑根酮C为对照品,采用盐酸-镁粉显色体系,于481 nm下测定桑白皮总黄酮含量.结果:桑根酮C在146.8 ~734.0 mg·L-1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n=5,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6.74%,RSD 2.60%(n=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桑白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作者:段志涛;高英;霍文杰;李卫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后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4 h后分别ig黄芪剂量为120,60,30,15 g的补阳还五汤(剂量分别为13.07,7.61,4.88,3.55 g·kg-1),并ip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 mg· kg-1),1次/d,连续14 d.在缺血后第1,7,14天,采用改良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角实验评价感觉运动功能;缺血后第14天,采用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在缺血后第7,14天,黄芪剂量为120,60 g组的补阳还五汤显著改善神经症状评分和减少大鼠右转次数(P <0.01或P<0.05);缺血后第14天,黄芪剂量为120,60 g组的补阳还五汤显著促进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P<0.01).结论:大剂量黄芪组方的补阳还五汤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后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功能恢复,以黄芪剂量为120g的效果佳.

    作者:俞天虹;储利胜;刘志婷;曲铁兵;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远志-厚朴配伍对厚朴酚、和厚朴酚胃肠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远志配厚朴对大鼠在胃液-肠液-血浆中不同时间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甲醇沉淀蛋白处理胃、肠液及血浆样品,采用HPLC测定,色谱条件为Synergi Hydro-R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51∶49)为流动相,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94 nm,柱温30℃.结果:厚朴组及远志配厚朴组大鼠胃肠液中均测得厚朴酚与和厚朴酚,且配伍组各时间点胃液中的酚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单味厚朴组;给药150 ~480 min时段肠液中的含量高于厚朴组;血浆中仅测得和厚朴酚,配伍组于给药60~ 480 min时段血浆中和厚朴酚含量高于厚朴组,并有推迟吸收趋势.结论:远志配伍厚朴后,可能因远志的助溶效应使胃肠液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增加,从而发挥缓解远志胃肠动力障碍作用.首次采用此法,对厚朴缓解远志胃肠动力障碍的胃肠吸收机制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具有一定新意.

    作者:罗凤娟;王建;马骁;黄聪;田徽;郑新光;夏厚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匙羹藤叶石油醚浸泡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匙羹藤叶石油醚浸泡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浸泡匙羹藤叶,并用GC-MS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从匙羹藤叶的石油醚浸泡物分离出13个化学成分,鉴定了11个化学成分,占总质量的99.35%.结论:匙羹藤叶石油醚浸泡物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正十六烷酸,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烷六烯和十八烷,分别占总质量的23.28%,26.34%,21.35%,研究结果为匙羹藤叶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丘琴;甄汉深;石琳;蒋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威灵仙挥发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威灵仙挥发油的工艺,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原料粒度、萃取压力和温度对威灵仙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GC-MS对威灵仙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各因素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佳萃取工艺为压力20 MPa,时间1.5h,温度45℃;挥发油得率0.44%.GC-MS分析确认了15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5.03%,相对含量>1%的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1.78%.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用于提取威灵仙挥发油具有时间短、收率高等优点,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效率高,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通过GC-MS发现威灵仙挥发油中活性成分原白头翁素.

    作者:傅瑶;李颜;霍炎;郭澄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降脂合剂对高脂血症大鼠LDL-C氧化易感性及肝细胞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脂合剂对高脂血症大鼠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易感性及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降脂合剂调节血脂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7.2 ×10-4g·kg-1)和降脂合剂0.25,0.5,1.0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除正常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同时预防给药,每日1次,给药10周.10周后动物眼底静脉取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脂,分离LDL,体外测定其氧化易感性.Trizol法提取大鼠肝脏RNA,RT-PCR测定LDL-R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合剂各剂量组预防用药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 A)的水平及Apo A/Apo 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合剂各剂量组大氧化速率时间(Tmax)和LDL氧化延迟时间(lag time)均明显延长,肝脏LDL-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降脂合剂能够调节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LDL氧化易感性,促进高脂血症大鼠肝组织LDL-R mRNA基因表达,对血脂异常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谢慧臣;刘芬;田春漫;向靖;杨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