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王进;汤灿辉;王芳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对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PR)的影响.方法:84例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加服加味血府逐瘀汤,1剂/d.观察临床症状,监测血气分析,记录需行机械通气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和病死率,检测血清ET-1,IL-8及CP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情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氧合指数(PO2/FiO2)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 <0.05,P<0.01);观察组发生机械通气例数及肺感染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ET-1,IL-8,CR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 <0.05,P<0.01).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能减轻急性肺挫伤临床症状,降低血浆ET-1,IL-8,CRP,升高PO2,PCO2及PO2/FiO2,改善肺功能,促进肺挫伤后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秦龙飞;王风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紫茉莉根醇提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ip)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紫茉莉根醇提物(1,2,4 g·kg-1)和罗格列酮组(4 mg·kg-1),连续给药8周.给药后每2周测1次空腹血糖(FBG),试剂盒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肝糖原及肌糖原含量,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胰岛素(FINS).结果:给药8周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FBG,HbAlC,TC,TG,FINS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肝糖原、肌糖原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紫茉莉根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FBG,HbAlC,TC,TG,FINS水平下降,ISI,肝糖原及肌糖原水平均上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紫茉莉根醇提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具降糖调脂作用.
作者:江明金;周吉银;曾圣雅;伍锡栋;莫志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苗药迷沉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am样酪氨酸激酶-1(fit-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苗药迷沉方对VD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8只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术制备VD模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6 mL·kg-1);西药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0.62mg·kg-1)蒸馏水混合液灌胃;苗药组给予苗药迷沉方低(16 g·kg-1)、中(32 g·kg-1)、高(64 g·kg-1)剂量灌胃;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神经学评分并结合Morris迷宫实验检测造模成功后4d、治疗8周后学习记忆成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VEGF,flt-1,BDNF和bFGF表达水平.结果:经8周治疗后,动物逃避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苗药迷沉方中剂量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苗药迷沉方、西药在提高VD大鼠潜伏期,降低VD大鼠错误次数以及对神经行为学评分影响均有显著疗效,而苗药迷沉方组明显优于西药组.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海马内表达VEGF,flt-1,BDNF及bFGF含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苗药迷沉方中剂量组海马内表达VEGF,fit-1,BDNF及bFGF含量升高为明显.结论:苗药迷沉方能改善VD大鼠行为学评分及提高记忆成绩,其机制可能为增强VD大鼠海马内VECF,fit-1,BDNF及bFGF的表达水平,激发脑内神经的损伤修复达到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张贵源;胡建山;李溥;黄月娜;何江;李凡益;何蕾;刘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构建结构化的方剂信息数据库,挖掘方剂中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进一步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运用基于正则表达式的信息抽取方法,以vs 2008编程实现自动抽取,并以SQL Sever 2005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生成了结构化的方剂信息数据库,并初步抽取方剂信息81 305条;在小支持度为10%,小置信度为70%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9味,生成规则4条.结论:基于正则表达式的信息抽取方法使全面大规模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成为可能,挖掘结果与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总体相符,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也依据.
作者:马金刚;胡志帅;曹慧;来建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两种南瓜(蜜本和超甜蜜本)肉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来分析两种南瓜肉的挥发性成分.结果:从蜜本南瓜、超甜蜜本南瓜果肉中分别鉴定出29,23个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6.55%,94.04%,其中蜜本和超甜蜜本有23种共有成分.结论:蜜本南瓜果肉的挥发性成分以吡喃酮(16.66%)和β-紫罗兰酮(7.44%)含量高,超甜蜜本南瓜果肉挥发性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是吡喃酮(14.87%)和棕榈酸(13.20%);蜜本和超甜蜜本南瓜果肉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别.
作者:张伟;卢引;顾雪竹;李昌勤;康文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12.5 mg/次,q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鳖胶囊,5粒/次,tid.疗程均12周.B超测定肌瘤体积、检测性激素水平及观察气滞血瘀证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68.7%,对照组较治疗前缩小60.6%,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三醇(E2)及孕激素(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FSH,LH,E2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气滞血瘀证积分为(5.9±2.87)低于对照组的(9.4 ±3.69) (P <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能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明显降低FSH,LH,E2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显著,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
作者:崔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治疗期间,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冲剂,用法均为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冲服.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定量及乙肝二对半定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5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与0周及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1 lg及>2 lg的比例为41.36%,19.37%,多于对照组的15.96%,4.26%.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HBeAg均值、HBsAg均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52周时,治疗组的HBeAg均值下降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而HBeAg均值下降未能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其中HBsAg下降>0.5 lg比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7.2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周时,两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3 lg及阴转比例,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比例,HBsAg下降>1 lg,>2 lg及阴转比例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清透方有一定的抑制HBV的作用,作用呈时间依赖趋势.
作者:陈英杰;李慧贞;童光东;贺劲松;邢宇锋;高辉;周小舟;邱梅;郑颖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选用不同皂苷类对照品为指标对样品中三七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三七总皂苷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显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以不同对照品为指标测定三七总皂苷含量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七及其制剂中总皂苷含量时,可用三七总皂苷作对照品,为含有三七的制剂含量测定提供较为可靠的实验数据.
作者:陈旭;党晓芳;曹飒丽;林龙飞;倪健;冯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降脂保肝方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8 mg·kg-1)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0.18 g·kg-1)组、降脂保肝方组9.54 g·kg-1并设正常对照组,ig连续给药35 d.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TC,TG,MDA,SO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血清HbA1c,血清及肝脏TC,TG,LDL和MD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及肝脏中HDL水平显著降低且SOD活性显著减弱(P<0.05);降脂保肝方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血脂大鼠FPG,血清HbA1c,血清及肝脏TC,TG,LDL,MDA水平,提高血清及肝脏中HDL水平和SOD活性(P<0.05).结论:降脂保肝方可有效调节糖尿病高血脂大鼠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肝脏脂质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作者:杨蕙;王宇红;莫韦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优选生姜抗晕凝胶膏剂的配方工艺.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及综合感官得分为指标进行综合考察,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聚丙烯酸钠(PA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甘油及甘羟铝用量对凝胶膏剂的配方工艺的影响,确定佳基质配方.结果:凝胶膏剂基质的佳配比为PAC-Na-PVP-K90-甘油-甘羟铝8∶3∶45∶1.结论:制备的凝胶膏剂外观平整,黏附性、保湿性符合要求,与生姜抗晕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作者:宣伟东;袁志仙;成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淫羊藿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及初步机制.方法:雌性7月龄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淫羊藿高、低剂量组共4组(n=8),除正常组行假手术外,其余均手术彻底摘除卵巢,术后进行模型筛选,1周后依照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淫羊藿高、低剂量组灌胃淫羊藿提取液(剂量以生药量计为50,25 g·kg-1),连续给药90 d.给药45 d时检测血清钙(Ca2+),90 d时检测血清Ca2+、血清磷(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含量,并分离胫骨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模型组血清Ca2+ (3.01 ±0.33) mmol·L-1相比,给药45 d后低、高剂量淫羊藿组血清Ca2+均下降[(2.48±0.39),(2.86 ±0.34) mmol·L-1,(P <0.05,P<0.01)],90 d后高剂量淫羊藿组血清Ca2+下降更明显(1.76-0.53) mmol·L-1,(P<0.01).与模型组相比,淫羊藿能降低血清MDA(8.4±1.3) mmol· L-1(P<0.01),提高血清P(4.61±0.82) mmol·L-1 (P <0.05),SOD活性(110±13)U·L-1(P<0.05),碱性磷酸酶活力(4.4 ±0.89) U·L-1 (P <0.05),雌二醇水平(25.66±9.38) pg·L-1 (P <0.05)和睾酮水平(1.95±1.21)ng·L-1(P<0.05).胫骨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淫羊藿能预防骨小梁断裂,Ⅰ级和Ⅱ级病变率占87.5%,无Ⅳ级病变.结论:淫羊藿明显提高性激素水平,清除活性氧,可能是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机制.
作者:刘波;张睿;徐彭;刘清华;谢珍;李斌;徐国良;童文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已获得的药效学试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验证平性活血药“双向适用”的药性特征.方法:采用Weka3.6.2软件进行贝叶斯分析,按数据预处理、属性选择、建立相关贝叶斯网络模型、分类预测的步骤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在瘀热互结证中,3类药性中药组与模型组分类,AUC大小顺序为平性药>寒性药>热性药;在寒凝血瘀证中,3类药性中药组与模型组分类,AUC大小依次为热性药>平性药>寒性药.结论:对瘀热互结证,平性活血药与寒性活血药具有类似治疗效果;对寒凝血瘀证,平性活血药与热性活血药具有类似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平性药具有“双向适用”的药性特征.
作者:郝二伟;邓家刚;杜正彩;包传红;芦晓燕;邓秀琼;唐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后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4 h后分别ig黄芪剂量为120,60,30,15 g的补阳还五汤(剂量分别为13.07,7.61,4.88,3.55 g·kg-1),并ip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 mg· kg-1),1次/d,连续14 d.在缺血后第1,7,14天,采用改良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角实验评价感觉运动功能;缺血后第14天,采用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检测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在缺血后第7,14天,黄芪剂量为120,60 g组的补阳还五汤显著改善神经症状评分和减少大鼠右转次数(P <0.01或P<0.05);缺血后第14天,黄芪剂量为120,60 g组的补阳还五汤显著促进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P<0.01).结论:大剂量黄芪组方的补阳还五汤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后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功能恢复,以黄芪剂量为120g的效果佳.
作者:俞天虹;储利胜;刘志婷;曲铁兵;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笔者归纳总结了以酸甘化阴法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多发性抽动症、支气管哮喘及小儿夜啼症的辩证应用经验及典型病例.结果显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夜惊虽然表现不同,但其病机均体现小儿“肝常有余”、“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具有养血滋阴、平肝抑木、敛肝柔肝之功效,治疗切中病机,故可取得满意疗效;芍药甘草汤应用于治疗小儿肠痉挛、支气管哮喘肺部听诊有广泛哮鸣音,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作用,提示参照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择用药可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作者:柏燕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舒胆通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舒胆通颗粒中栀子苷、大黄酸和延胡索乙素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HPLC测定栀子苷含量.色谱柱:Agilent ZORBAX C18柱(4.6 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流速1 mL· min-1,进样量10μL.结果:在薄层鉴别中能检出栀子苷、大黄酸和延胡索乙素,栀子苷在15.1 ~ 151.0 m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 0.48%.结论:使用薄层色谱法对舒胆通颗粒中栀子苷、大黄酸和延胡索乙素进行定性鉴别,操作简便,重现性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舒胆通颗粒中栀子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静;陆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青蒿琥纳米脂质体的干预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HepG2中的表达,为肝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制成3×105/mL单细胞悬液,接种于35 cm2培养皿中培养24 h后给药,分别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青蒿琥酯原料药组、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浓度均为μmol·L-1),药物作用24 h.采用RT-PCR法检测各处理组HepG2细胞中VEGF mRNA及VEGFR2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处理组HepG2细胞中VEGF及VEGFR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VEGF及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22 ±0.02,0.09 ±0.02;对照组为0.55 ±0.03,0.53 ±0.02;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VEGF,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33 ±0.06,0.25 ±0.06,对照组为0.95±0.03,0.78 ±0.03,(P<0.05).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组与原料药组的VEGF及VEGFR2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纳米脂质体组表达量低于原料药组.结论: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达到抗肿瘤作用,且作用强于青蒿琥酯原料药,有应用于肝癌治疗的潜在价值.
作者:赵春霞;沈雪松;金美华;黄丽芳;刘汉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毛果一枝黄花Solidago virgaure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出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2'-甲氧基-2-甲氧基-6-羟基苯甲酸酯(1),2'-甲氧基-2,6-二甲氧基苯甲酸酯(2),β-乙酰香树脂醇乙酸酯(3),α-菠菜甾醇(4),豆甾-7,22-二烯-3-酮(5),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6),胡麻素(7),槲皮素(8),山奈酚(9),3β-acetoxyolean-12-en-11-one-acetate(10)和N-benzoylphenylalaninyl-N-benzoylphenylalaninate(11),原儿茶酸(12).结论: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为该属内首次分离,化合物1,2,3,6,7,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涛;白虹;仲浩;邓志鹏;姚庆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黄汤对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又符合中医“痰湿热结证”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加用中药组和单用西药组,进行了3个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及炎症因子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加用中药三黄汤组(黄连3 g,黄芩10 g,制大黄6 g),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P<0.05)、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P <0.05)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并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一定降低作用.结论:加用三黄汤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作者:叶丽芳;王旭;尚文斌;张舒;高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丁基苯酞对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1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1只)、模型组(38只)、丁基苯酞高(38只)、低剂量组(38只)(80,160 mg·kg-1),治疗组在致伤后采用腹腔注射,每24h1次,连续注射72 h.采用Marmarou's法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术后24,48,72 h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观察脑组织血流量变化;宁酸-氯化铁媒染标记微血管密度,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并对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和综合运动能力评分.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24,48,72 h脑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血管密度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内细胞器、轴索及毛细血管等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神经功能与综合运动能力评分明显下降;与创伤组比较,丁基苯酞组24,48,72 h脑血流血量增加(P<0.05);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神经元内细胞器、轴索及毛细血管等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神经功能与综合运动能力评分明显显著回升(P<0.05),上述变化在高剂量组显著.结论:研究表明丁基苯酞可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微循环障碍损害有关.
作者:赵雅宁;牛静;李建民;薛承景;陈长香;李淑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优选染料木苷的酶解工艺.方法:利用超微粉碎技术过筛制备不同粒径的染料木苷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将其水解,制备染料木素.以染料木素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酶解时间、温度、粒径及pH对酶解工艺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染料木苷超微粉酶解制备染料木素的工艺.结果:染料木苷超微粉酶解反应佳条件为反应介质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温度49℃,反应时间11h,酶与底物比1∶1.转化率(96.47 ±1.12)%,比普通粉染料木苷转化率高了1.84倍.结论: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染料木苷超微粉制备染料木素的方法简单、酶解时间显著缩短,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作者:于海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