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龙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或无肝素抗凝实施持续血液净化治疗(CBP)对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ICU)需行CBP的急性颅脑损伤合并AKI患者2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RCA组(12例)和无肝素抗凝组(11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电解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量指标;观察滤器、静脉壶等部位的凝血情况;治疗前后透析管路使用时间;治疗后有无消化道、呼吸道、深静脉穿刺处以及手术切口等部位出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素氮(BUN)、肌酐(Cr)、Na+、K+、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Cr、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TT、PT、PLT、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和小剂量肝素组各行血液净化治疗30例次,RCA组1例发生2级凝血,29例发生1级凝血;无肝素组1例发生3级凝血,8例发生2级凝血,21例发生1级凝血.RCA组与无肝素组滤器凝血0~1级、滤器凝血2~3级发生率及滤器寿命、管路寿命、更换管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及无肝素组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见呼吸道、消化道或深静脉穿刺部位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 在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AKI患者中采用局部橼酸盐抗凝实施CVVH,具有更好的维持内环境平衡、体外抗凝效果好,可明显延长循环管路及滤器使用时间,减少凝血事件等不良反应,未增加出血事件等优势.
作者:毛亚琳;吴健谊;赵玲玲;饶毅峰;刘念;杜京涛;徐露;李祥麟;姚明磊;殷双双;何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胡国华教授,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朱南孙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胡国华教授通过多年临床诊疗实践,对治疗妇科疾病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满意.笔者有幸跟胡老师抄方,将胡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瑞银;胡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治疗前后蛋白尿、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治疗段,1个治疗段后统计疗效及其对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显著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6例;治疗组完全缓解22例,显著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促使尿蛋白和生化指标的良性转变,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作者:周冰宣;王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催产素引产催产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掌握正确催产引产方法,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 对386例孕妇正确应用催产素引产、催产,追踪其妊娠结局,对孕妇催产前后宫缩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 催产素滴注后孕妇的宫缩持续时间较滴注前延长;宫缩间歇时间明显少于滴注前;滴注后宫颈开口明显大于滴注前,滴注后先露下降速度快于滴注前.阴道分娩293例,占75.9%;剖宫产93例,占24.1%.结论 临床上对于符合引产指征的孕妇进行正确催产,能够有效地诱导宫缩,提高阴道分娩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虚证在中医临床中较为常见,而治疗脾肾虚弱、肾精亏虚之中成药也较多,但作用明显而药性平缓者较少.根据临床需要,我院制剂室与内科共同研制了参宝胶囊.适用于各种虚证患者,尤以脾肾两虚者佳.亦适用于肿瘤患者术后,放化疗后的调理.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现将该制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介绍如下.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300例(300眼)玻璃体切割术后青光眼患者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临床疗效,并监测眼压,行裂隙灯、检眼镜检查眼前节情况.结果 总成功率为100%,术后眼压7~20 mmHg.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均对症治疗得以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视力不变220例(73.33%)下降80例(26.67%),无失明.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49例,占83%.结论 对玻璃体切割术后青光眼患者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有利于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是一种解决青光眼有效治疗措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鸿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性治疗.甲组患者60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乙组患者64例,采用单纯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有效止血率、复发率、止血时间、输血量、不良反应.结果 甲组有效止血率、再出血率,止血时间、输血量等情况均显著优越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止血迅速,适应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义胜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达英-35和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再次出血、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再次出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治疗青春期功血优于传统的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此外达英-35服用简单,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彬;郑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参茯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茯胶囊;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谷维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9例;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茯胶囊可明显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尹清志;张蓓;王首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的入世,加强了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民生命健康必须与国际接轨,才能够提高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就临床中药监护中的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而做出简单论述,以及对开展临床用药监护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程步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和观察组(替吉奥胶囊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均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涂德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应用现状,评价其合理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7月门诊处方3600张,对其中抗菌药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查的36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为874张,占总处方数的24.28%,共涉及7类抗菌药物,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含抗菌药物处方的64.42%,注射抗菌药物处方含抗菌药物处方的35.58%,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1.55%.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规范用药行为.
作者:曹力波;何芬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护理、胃肠道减压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有效地护理措施,31例患者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6.77%.结论 通过对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洪英;王金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存肺癌的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结果 32例患者均接受3~4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1~2年;结核与肺癌发生在同一侧肺7例,结核与肺癌不在同一侧肺6例,双侧肺结核于一侧发生肺癌3例;肺癌类型:鳞癌8例,腺癌7例,鳞癌腺癌混合型2例.结论 通过对32例肺结核合并肺癌原因分析,认为免疫功能异常、长期抗结核治疗,有可能诱发癌变.应积极进行短程化疗的研究,缩短抗结核疗程,减少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胶囊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逆转社区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体检筛查出血脂高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老年患者60例,给予口服银杏叶胶囊19.6mg,3次/d,口服,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胶囊10mg,1次/d,口服.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复查血脂和颈动脉彩色超声.结果 用药后3个月、6个月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个月、6个月颈动脉斑块厚度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消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社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确切,有效预防脑卒中.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脂肪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有效控止脂肪肝的目的.方法 使脂肪肝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结果 20例脂肪肝患者,治愈率为90%,10%的患者康复过程中.结论 通过医疗护理中的健康宣教,大大提高脂肪肝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李静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7月我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4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用手术治疗的治疗组14例;选用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5例,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3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对该类患者早期的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前体下,适时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黎向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具体研究我院2006-2011年145例肺癌并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的详细情况,统计分析肺癌并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经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如何.结果 护理效果:145例患者中,优秀129例,良好9例,可以6例,较差1例.满意情况:145例患者中,满意142例;医师医师满意率为88.89%(8/9).结论 给予肺癌并在真菌感染患者有针对性的、优良、严谨的临床护理;其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介绍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及预防,为临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2000年6月-2002年6月58例使用双黄连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资料,从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介绍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结果 58例中,男28例,女30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28例,占48.27),其次是全身损害(10例,占17.24%).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对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其发生特点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合理用药安全性,避免或消除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璐;梁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2011年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护肝综合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睡前服用,1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HBV D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始活动(PTA)、清蛋白(Al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曹其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