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周冰宣;王青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治疗前后蛋白尿、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治疗段,1个治疗段后统计疗效及其对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完全缓解13例,显著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6例;治疗组完全缓解22例,显著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促使尿蛋白和生化指标的良性转变,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药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阅我院2012年1-9月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45例患者的住院病历,分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用药情况.结果 4例痊愈,41例显效,临床有效率为100%.药物利用指数DUI为0.77,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100.00%.部分病例在抗菌药物品种选用,给药剂量等方面存在缺陷.结论 高质量的专项处方点评可以全面揭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周昔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和护理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原因,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对食管癌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颈部伤口护理、肠胃道减压、胸腔闭式引流及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 通过对食管癌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及时、准确地护理,89例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94.38%.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后经过有效地护理,可以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作者:王金英;张洪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中的意义.方法 将本院中药注射液药学管理工作分成两个阶段,在2010年继续使用传统管理方法,在2011年1月开始在传统管理工作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管理,比较两个年度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2010年度共报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67起,不良反应发生率0.35%;2011年度共报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21起,不良反应发生率0.10%,2010年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2010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在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通过药学干预及时避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使用的合理、有效、安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桂秀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健康宣教对脂肪肝的重要性

    目的 通过对脂肪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有效控止脂肪肝的目的.方法 使脂肪肝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结果 20例脂肪肝患者,治愈率为90%,10%的患者康复过程中.结论 通过医疗护理中的健康宣教,大大提高脂肪肝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李静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 对于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同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超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异位妊娠的符合率为82.3%(14/17),不完全流产的符合率为86.7%(13/15),滋养细胞病的符合率为90.4%(19/21),附件炎的符合率为89.4%(17/19),宫腔内凝血的符合率为66.7%(2/3).结论 彩超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效果较好,符合率较高,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2011年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护肝综合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睡前服用,1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HBV D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始活动(PTA)、清蛋白(Al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曹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研究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雷贝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各60例.比较组别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均十分显著且差异不大,但雷贝拉唑作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空间更大,值得推广.

    作者:徐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条件的人群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情况,和系统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平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统计分析不同条件的人群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情况.将所有患者中接受过系统康复护理的86例设为实验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评分、抑郁自评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男性比女性更易焦虑、抑郁.<50岁的人群更易更易焦虑、抑郁.学历较高的人群更易更易焦虑、抑郁.卧床时间越长患者越易焦虑、抑郁.经过系统的健康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戴永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床边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我科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护理分工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使护士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在基础护理和专科技术方面对患者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方面实现连续、全程和个性化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英;苏桂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血必净注射液配合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目前有机磷农药中毒仍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病死率高.主要是因为该药物毒性剧烈,中毒途径广泛,吸收后迅速分布全身各脏器,肝内浓度高.治疗过程中胆碱酯酶复能困难以及难以彻底清除游离的有机磷成分,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HP)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ASOOP的治疗效果,但仍有许多患者因迅速出现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支持,且脱机困难,长期机械通气继发肺炎,脏器功能不全,预后较差,我院ICU自2009年6月开始应用血必净注射液配合治疗ASOPP患者,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刘景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生长抑素与三腔二囊管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基础医院用生长抑素与三腔二囊管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共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进行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三腔二囊管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法与三腔二囊管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法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腔二囊管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法因其较好的临床显效率及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的影响。方法 将62例2~24个月的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1例。常规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口服。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Cys-LTs水平,并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健康对照组31例为门诊健康体检者。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常规组RSV毛细支气管炎Cys-LTs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常规组早,Cys-LTs水平较常规组下降,常规组血清Cys-LTs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孟鲁司特可降低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Cys-LTs水平,并可缩短病程。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

    临终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是针对生存时间有限(六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疗护理,以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大多数肿瘤患者一经确诊既已到中晚期,除生理上的痛苦,面临死亡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不安,故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要,缓解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舒适、无痛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后旅程.

    作者:李素霞;袁晓燕;张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患者五例不良反应分析

    分析门诊输液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2011年1-10月我院门诊输液10116例次,发生不良反应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5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其中急性胃肠炎2例,均给予左氧氟沙星,1例发生过敏反应,1例出现皮疹、寒战;上呼吸道感染1例,给予头孢曲松钠,出现胃肠反应、发热;椎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给予红花注射液,给予发热、寒战;颈椎病1例,给予红花注射液,出现过敏反应.1例住院治疗痊愈,其余4例在门诊予以更换液体、抗过敏、吸氧、护理干预等当天好转.结论 门诊输液患者应严密观察其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掌握输液适应证和禁忌证,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尽快给予处理.

    作者:张晖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护理

    目的 分析1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的护理,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通过对我院脊柱外科1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手术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各项评估及宣教沟通、术后生命体征及脊髓功能监测、各项管道的监测记录、术后的康复锻炼宣教.结果 15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结论 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术后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积极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临床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艳平;朱睿智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选用奥扎格雷钠 80mg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吡拉西坦氯化钠针10g/次,2次/d的常规治疗,疗程15d;治疗组选用吡拉西坦氯化钠针10g/次,2次/d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IU皮下注射,1次/12h,疗程7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晚,疗程15d.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7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2例,无变化3例;对照组基本痊愈16,显著好转13,好转1例,无变化5例,恶化3例.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病情恢复较快,且安全可靠.

    作者:丑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催产素引产催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催产素引产催产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掌握正确催产引产方法,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 对386例孕妇正确应用催产素引产、催产,追踪其妊娠结局,对孕妇催产前后宫缩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 催产素滴注后孕妇的宫缩持续时间较滴注前延长;宫缩间歇时间明显少于滴注前;滴注后宫颈开口明显大于滴注前,滴注后先露下降速度快于滴注前.阴道分娩293例,占75.9%;剖宫产93例,占24.1%.结论 临床上对于符合引产指征的孕妇进行正确催产,能够有效地诱导宫缩,提高阴道分娩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12 年3-10 月收治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0 例,均行无痛人流术.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地佐辛+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记录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及术中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时间、术后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失败.注药后2min,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与麻醉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后2 min 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泊酚总用量和术中镇痛效果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呼吸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后下腹痛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而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短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

    作者:刘伟;李彩霞;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以上患者的子宫及其附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4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确诊109例,诊断符合率为95.6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的检查出异位妊娠,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但是由于仍存在一定误诊、漏诊的可能,故建议结合血β-HCG检测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避免发生误诊、漏诊.

    作者:黄献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静脉输液后三种拔针方法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拔针后3种不同按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取180例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同一患者分别采用四指按压法、大拇指按压法及单指按压法,按压时间平均3~5min,按压力度中等,观察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完全闭塞、不完全闭塞.结果 四指按压法、大拇指按压法和单指按压法皮肤出血分别为1.7%(1/60)、3.3%(2/60)和10.0%(6/60),以四指按压法、大拇指按压法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按压法皮下淤血分别为3.3%(2/60)、8.3%(5/60)和25.0%(15/60),以四指按压法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按压法完全闭塞分别为0、0和5%;三种按压法不完全闭塞分别为0、0和28.3%.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不同按压法对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完全闭塞、不完全闭塞、患者发生情况不同.

    作者:张俊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