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霞
疼痛、尿潴留、排便障碍等肛肠类疾病(如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等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1],且心理因素可通过机体应激反应加重上述并发症的症状.术后护理水平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良好的护理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现将笔者长期的临床实践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喻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居各种急腹症之首.多因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早期治疗,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健康[1].但发病初期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而延误手术时机,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现将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毛俊青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腔镜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其在妇科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展,因其具有不开腹、创伤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认可.我院自2011年开始采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现将我科135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谭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指在同一次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处理≥2个不同器官病灶的手术.既往腹腔镜手术多为单病种的局部手术,对合并疾病多采用分次手术;而联合手术则通过1次手术治疗2种或多种疾病,避免二次手术,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单次麻醉解除2种疾病,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使用止痛药情况均未见明显增加,具有传统手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国内有关文献报道也得出同样结论[1].
作者:蔡云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红霉素口服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红霉素口服治疗.观察2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呕吐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见特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联合红霉素口服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无特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丰智;江少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患儿,男,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5h伴恶心、呕吐入院.该患儿于15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2次,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无血,无胆汁.在我院门诊对症治疗,腹痛未缓解,急来我科就诊.既往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作者:张爱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胃出血作为胃部手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在临床中的发生几率较大,会对患者病情的好转造成严重影响[1],特别是再次手术、再次出血的患者,其处理难度更大.笔者对普外科胃部手术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得军;吕明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了解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各种非语言信息,理解产妇的非语言行为,给予产妇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及体力上的支持,消除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恐惧感,对顺利完成分娩有重要作用.
作者:金梅;祁向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髋臼骨折逐年增多.髋臼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复位要求较高,治疗困难,其中髋臼双柱骨折治疗更为棘手.我科从2000年4月-2012年6月采用先髂腹股沟入路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切开复位、钛质重建钢板固定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2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钊雄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终身性疾病,需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糖尿病患者多数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有文献证明,社区干预初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良好作用[1],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与防治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探索糖尿病社区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成为当前公共卫生及社区服务的重要工作.
作者:张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保护的作用.方法 选取高血压1、2级患者188例予坎地沙坦酯片8mg口服,每天1次,连用8周.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坎地沙坦酯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为90.43%.治疗后,mAlb及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UN及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且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可作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
作者:宋晓蓉;汪利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复杂,以Graves病多见.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外,尚有突眼及较少见的胫前黏液水肿或指端粗厚等.
作者:叶德福;侯立业;陈健夫;邓兵水;刘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疣状胃炎(VG)又称豆疹样胃炎,是一种多见的消化道疾病,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也可单独发生[1].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普及、内镜医师对VG的认识提高、内镜技术、清晰度的改进,VG的检出率明显提高[2].内镜下可见单个或多发丘疹样隆起,呈链状或条索状排列,顶端糜烂,多见于胃窦部.活检见黏膜炎性反应,伴有糜烂.VG患者因其发生的多种消化道症状,且迁延难愈,又因有报道提示VG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适感和心理压力,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现代医学对疣状胃炎的内科治疗以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及对症治疗为主,疗效不够理想.笔者通过对2006-2009年88例VG患者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天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随着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患者的安全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学界的高度关注.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和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合理需要的同时,应严格遵循安全管理原则[1,2].我院从完善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流程、规范、应急预案、护理安全和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入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实施、检查、评价其效果.经实践,有效地杜绝了患者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明显降低了护理风险.
作者:何剑;吕洪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病,大出血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临床实践表明,及时有效的急救可明显改善预后[1].2003年以来我科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丽妍;林丽云;董文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特殊场所,护理安全问题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我科护理安全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器械准备、护理技能、护理记录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通过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护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艳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婴幼儿保健中实施辅食添加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0例婴幼儿家长实施婴幼儿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对比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婴幼儿断母乳时间、辅食添加时间、辅食添加种类、辅食添加方法、辅食添加意义等辅食添加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婴幼儿辅食添加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家长实施有计划的、系统的婴幼儿辅食添加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科学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且有利于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辅治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入院第1、15、30、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结果 入院第15、30、90天时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第1天,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浆β-E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BAEP的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且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纳洛酮能显著降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浆β-EP水平,改善BAE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陈纯;张标;付秀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手术室巡回护士的工作紧张劳累而有序,输液、输血和各种治疗任务,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涉及面较广,理论性也较强,对于手术成败发挥较大作用.我院手术多、急诊多、人员少,作为巡回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扎实的基本功、迅速的行动、敏捷的反应、过硬的技术,且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作者:任胜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肾脏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主干课程.肾脏内科疾病是内科学习中的难点.由于肾脏病体征不多,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病理类型难懂、难记且易混淆,学生常无从下手,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如何使学生能把课堂知识加以巩固和消化吸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思考.
作者:胡波;马广骏;姚欣;牛月海;王振国;陈冰雪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