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李洁

关键词:脑出血, 高血压, 护理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为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大脑中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发病急、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临床除了运用必要的药物、手术治疗以外,还针对个体差异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的血液净化方式提供较好的选择性.方法 按血液净化方式将52例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为75 9%,高于对照组的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2.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高通量透析均可为尿毒症患者提供较好的疗效,但前者的显效情况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程序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7%、81.8%,高于常规组的25.0%、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流程做好程序化护理工作,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林伟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体会

    随着我市工业发展,手指离断伤较往年增多,尤其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明显增多,致伤原因为:多为工作中带手套操作,手指随手套卷入钻床或机器所致,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是断指中较为复杂的特殊类型.由于断指的血管神经,肌腱被长段抽出,伴有轻重不等的损伤,清创后常有很长的缺损,修复困难.如保留长度勉强修复者,很难成活.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前很多学者将其列为再植禁忌证[1].Pho等首先于1979年报道了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再植,其后有关此类再植逐见报道,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已不再是断指再植的禁区.笔者自2009年2月-2012年5月对2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手指再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博;杨英才;张重阳;张蕾;叶永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玉林市3岁以下婴幼儿身长与体质量发育迟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3岁以下婴幼儿身长与体质量发育迟缓状况.方法 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玉林市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出生的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体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身长295170名,评价身长发育迟缓共47167名,占总数的15.98%,其中身长发育迟缓率女12.71%低于男18.70%(30137/16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13.18%(6001/45540)低于农村1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价体质量发育迟缓共29244名,占总数的9.91%;其中,体质量发育迟缓率女7.85%低于男11 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城市9.84%略低于农村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婴幼儿发育迟缓监测并进行干预,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内胆管结石外科诊治相关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而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对提高疾病治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症状轻度化、范围局限化以及病程早期化.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的临床特点导致很多临床医师未能及时诊断出该病,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现就肝内胆管结石诊治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7例体会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其全长的内侧1/3面位于皮下而无肌肉组织保护,故骨折易形成及骨不愈合,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2006-2011年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各种成人胫骨骨折1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鑫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用米索前列醇片疗效观察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前的充分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门诊2010年5月-2012年5月行300例人工流产术,术前阴道用米索前列醇片扩张宫颈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瑞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的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急诊医学中的院前急救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近年来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的护理总结如下.1 院前急救的护理1.1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电话接听员接电话时要问清楚发病对方的病情、地点和联系电话,以便出诊时方便联系对方,根据病情准备所需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并且在去的途中随时与患者家属联系,了解病情并安慰患者及家属.

    作者:周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常规行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常规行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6例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简化OGTT试验,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出现餐后高血糖58例(67.4%),对照组出现餐后高血糖8例(10.0%).2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hP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未知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常规行OGTT试验筛查餐后血糖,及早发现餐后高血糖,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柯;葛军;史亚楠;卢大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药物联合地佐辛用于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联合地佐辛用于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予以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治疗方案,B组予以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恢复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镇静评分(Ramesay评分).结果 A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B组,且Rame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对于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腹腔镜术后镇痛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秦倩;龚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中医辨证使用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加工提纯而成,具有特定的药性和适应证,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药证相符,才能疗效满意、安全.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如果与使用西药注射剂一样只注意到该药的适应证,却忽略了中医辨证类型,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事与愿违,严重者还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西药的适应证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而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作用则取决于药性,刘燕玲等[1]证实了中药寒、热、温、凉属性的客观存在,为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现对我院常用的中药注射剂进行中医辨证的探讨.

    作者:韦凤;胡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检验科体检的健康受检者100例,早晨采集受检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将受检标本均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常规与溶血后生化检验.结果 溶血组生化检验项目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总胆固醇的水平与非溶血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生化检验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与非溶血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生化检验项目中部分检查结果与溶血密切相关,在实际检验工作中需要对溶血情况密切关注,如有发现应当重新抽血完成检验项目.

    作者:朱仁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透析室护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可能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隐患.护士在从事体力消耗的同时,承受着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而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现就血液透析室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儿童时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的各脏器功能及各大系统(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等)都未发育完善,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儿童对药物的排泄速度及代谢均异于成人,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加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治疗中,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儿童药物的作用、性质、剂量、用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合理用药原则,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1].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艳;阳世贤;廖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预防拔尿管后发生尿潴留与尿失禁的措施探讨

    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哺乳类动物的膀胱都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一个囊形器官,位于盆骨内,其后端开口和尿道相通,也是控制尿液排出的器官.膀胱内有大量积蓄的尿液无法排出称尿潴留.尿失禁是以为膀胱括约肌损伤或者是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排尿控制能力丧失,使得尿液无法自主流出.无论是对尿潴留患者,还是与尿失禁患者均采用留置尿管以暂时解决患者的痛苦.但在护理中发现,当拔除导尿管后患者仍有尿潴留与尿失禁现象发生.我们在一般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艾灸的方法,使患者顺利排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9-2011年我院抗癫痫药物临床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提高药物管理水平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2011年该院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数量、零售金额、年销售金额,统计分析这些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年均增长率(AARG).结果 2009-2011年该院抗癫痫药物销售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国产奥卡西平、丙戊酸镁缓释片的DDDs和AARG位居前列.结论 该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已经逐步转变为以国产新型抗癫痫药物为主,故在开展卡马西平、丙戊酸等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应开展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肖润梅;喻维;何斌;孙敬智;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抗抑郁药治疗抑郁障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近年来,抑郁障碍患者不断增加,抗抑郁药的使用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抑郁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比较显著而且比较持久的情绪低落,它的致病率很高,患病率高达3%~5%,复发率高达80%,疾病的经济负担比较重.抑郁障碍治疗的方式有多种,一般有药物治疗、躯体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功能康复等,药物的治疗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1].

    作者:吴润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30~50岁多见,35岁以上的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能引起月经的改变,能引起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和痛苦.少数肌瘤还可能发生肉瘤变,因此发现子宫肌瘤要及时、积极的治疗.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很多,可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也可以药物治疗.很多患者不愿手术或欲保留子宫,药物治疗能达到保留子宫的目的.

    作者:万福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转变教育理念,培养新型卫生士官人才

    卫生士官是我军卫生技术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维护基层部队官兵健康的基础力量.我院是一所以培养卫生士官为主的院校,如何培养新型卫生士官人才,是我们现阶段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提高.

    作者:尚晓娜;王海洋;张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LA-G14bp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及HLA-G蛋白在绒毛滋养层细胞的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2例URSA患者(URSA组)和56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的绒毛组织HLA-G 14bp插入/缺失基因型,另从2组中各随机选取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HLA-G蛋白在绒毛滋养层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URSA组14bp插入的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P<0 05);HLA-G蛋白在对照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呈强表达,在URSA组绒毛组织则呈弱表达(P<0.05).结论 HLA-G 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影响绒毛组织HLA-G的表达,与URSA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丽萍;孙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