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波
临床工作中护士每天下午要准备患者第2天液体,并且要在液体瓶签上以笔标记床号、姓名、药名,第2天如因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更换液体,需再贴标签或涂改以掩盖原瓶签的相关说明,并且不美观.我科经多次试验发现用75%消毒乙醇擦拭液体瓶签上的字迹,效果很好.
作者:饶秀梅;陈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脂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其中慢性心力衰竭者患者65例,心功能正常者15例,分析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并检测TG、TC、LDL-C、HDL-C水平,分析血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TC、TG、HDL-C比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和正常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HDL-C及TG的水平对患者预后有影响.同时,患者的病死率随者TG和HDL-C的水平升高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心力衰竭的程度以及患者的病死率均具有一定相关性,应当重视将心力衰竭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作者:毕树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切口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各31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评估2组患者愈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甲级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可有效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促进临床合理选用抗组胺药物,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现对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分类,其分代及作用特点,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述.
作者:王艳;努尔尼沙·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早期开塞露灌肠联合妈咪爱、思密达口服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联合干预,即出生后2h开始行开塞露灌肠,同时予以妈咪爱、思密达口服,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比较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第1次胎便排出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总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7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第1次胎便排出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总胆红素峰值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早期联合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玲玲;张丽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为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大脑中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发病急、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临床除了运用必要的药物、手术治疗以外,还针对个体差异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前的充分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对我院门诊2010年5月-2012年5月行300例人工流产术,术前阴道用米索前列醇片扩张宫颈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瑞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心脏骤停后即可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及呼吸停止,部分患者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可获存活.
作者:周凤兰;李晓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状况.方法 对2011-2012年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回顾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新生儿5383例,出生低体质量儿484例,发生率为8.99%;2012年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为9.81%高于2011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发生率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呈上升发展趋势,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以降低发生率.
作者:李氏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可吸收棒治疗O′BrienⅢ型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抽取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严重移位的桡骨颈骨折患儿68例,予以麻醉下切开复位,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 在6~8个月的随访中发现,所有患儿术后均未出现肘关节僵硬,未失去大部分的前臂旋转功能,桡骨颈骨骺坏死及肘外翻等现象也未发生.其中优60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5.6%.结论 采用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儿童O′BrienⅢ型桡骨颈骨折,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而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是保证疗效、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叶燕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良性多见,部分为恶性,仅次于胶质瘤,居第2位,尤其多见于老年人.脑膜瘤多分布于矢状窦旁、鞍结节、筛板、海绵窦、桥小脑角、小脑幕等,其中有50%的颅内脑膜瘤位于矢状窦旁[1].脑膜瘤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脑膜瘤全切或次全切已能达到满意效果,但因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及因肿瘤压迫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及肢体运动障碍.如何大限度的帮助患者术后早日康复,是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2009-2011年68例良性脑膜瘤开颅术后经全面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刘清;马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均予以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值(2hP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4项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TG、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良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调节脂代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丹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丹皮酚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婴儿头面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患儿随机分为丹皮酚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组(治疗组)53例与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组(对照组)52例,比较2组间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7d后治疗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8.49%和90.57%,高于对照组的38.46%和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治疗组复发率18.87%低于对照组的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皮酚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应用比单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搽能明显提高婴儿头面部湿疹的疗效,减少复发率.
作者:王忠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3岁以下婴幼儿身长与体质量发育迟缓状况.方法 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玉林市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出生的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体检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身长295170名,评价身长发育迟缓共47167名,占总数的15.98%,其中身长发育迟缓率女12.71%低于男18.70%(30137/16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13.18%(6001/45540)低于农村1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价体质量发育迟缓共29244名,占总数的9.91%;其中,体质量发育迟缓率女7.85%低于男11 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城市9.84%略低于农村9.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婴幼儿发育迟缓监测并进行干预,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男,38岁,汉族,因腰椎病入院.入院查体T 36 5℃,P 80次/min,BP 145/85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精神状态尚可,全身皮肤黏膜无发绀、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部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4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腰椎棘突旁压痛明显,疼痛放射至双侧臀部及右侧大腿后侧,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肌力正常,肌肉无萎缩.心电图示:电轴左偏,T波改变.遵医嘱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50mg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40min后,患者出现头晕、胸闷、全身发麻、面色潮红、下肢大腿根部、躯干部、臀部出现红色成片状性皮疹等不良反应.立刻停止滴注,给予吸氧,并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静脉推注,进行抗过敏治疗,20min后症状逐渐好转,皮疹于次日消退.
作者:耿喜娥;刘咏梅;郭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查找门诊退药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从而达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269张,按品种、原因及退药患者年龄分布分析退药现象的特点.结果 退药处方涉及的药物以抗感染类药物为主,共95例(35.3%);退药原因排第1位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共142例(52.8%);退药科室以急诊科居多,共107(39 8).结论 建议医院加强退药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同时还要提高医患之间、临床科室与药剂科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杨婉霞;杨世春;李志勇;邝恒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该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开展血药浓度监测、提高药物管理水平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9-2011年该院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数量、零售金额、年销售金额,统计分析这些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年均增长率(AARG).结果 2009-2011年该院抗癫痫药物销售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国产奥卡西平、丙戊酸镁缓释片的DDDs和AARG位居前列.结论 该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已经逐步转变为以国产新型抗癫痫药物为主,故在开展卡马西平、丙戊酸等常用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应开展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肖润梅;喻维;何斌;孙敬智;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明显的症状,如肾绞痛、血尿,而且常引起输尿管梗阻和肾积水.近年来,泌尿系结石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和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对机体无有害影响、检查时无痛、费用低廉等优点,而且能够显示X线平片中的阳性结石,还可显示X线平片中观察不到的阴性结石.因此,B型超声已被广泛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中.本文选取我院近2年来经B型超声及X线检查并经手术取石、体外震波碎石证实的2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B型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巴利昔单抗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7月收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0例,分舒莱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常规给予活血化淤、抗炎、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舒莱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巴利昔单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及随访结果.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2组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尿蛋白情况变化、治疗后随访、24h尿蛋白定量舒莱组略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巴利昔单抗可以应用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不能作为应用巴利昔单抗的强适应证.
作者:杨启超;张少伟;邓琪;黄洁;张建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