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组胺药物的合理应用

王艳;努尔尼沙·阿布都热合曼

关键词:抗组胺药, 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摘要:为了促进临床合理选用抗组胺药物,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对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现对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分类,其分代及作用特点,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概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EA组各100例,CSEA组右侧卧位L3~4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8mg,硬膜外头向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2ml.EA组右侧卧位L1~2穿刺,硬膜外头向置管3cm,平卧后注入局麻药2%利多卡因.结果 CSEA组注药后阻滞平面达T6时间明显短于EA组,CSEA组的骶神经阻滞不全率远低于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中麻醉效果,CSEA组优良率为96.0%,明显高于EA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用药量少,效果确切,可控性强,肌松充分.

    作者:刘志强;肖林;李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的处理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分娩人数的增多及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现率也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时是否剔除肌瘤,一直有争议.2006年1月-2008年8月对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6例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云红;王海雁;李华平;邱琼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护理措施

    目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有环境、胃酸、精神、幽门螺杆菌、消化道运动、内脏感觉异常等因素参与.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心身医学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护理观以人为本,健康的内容不仅仅是无疾病或伤残,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士除了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外,主要还是身心综合护理.笔者结合临床医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措施,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地护理措施,并阐述了其自身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依托泊苷软胶囊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研究

    目的 建立依托泊苷软胶囊的有关物质及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Inertsil (Diamonsil)250×4.6mm(5μm);以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 4.0)(取醋酸钠5.44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000ml,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0)(20:80)为流动相A;以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 4.0)(60:4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为1 5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 依托泊苷与各杂质峰、空白辅料峰达到基线分离.在0.576~2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依托泊苷的检测限为2.19ng,平均回收率为100.0%,RSD为0.7%(n=9).结论 本法简便,专属性、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依托泊苷软胶囊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测.

    作者:杜碧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7例体会

    胫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其全长的内侧1/3面位于皮下而无肌肉组织保护,故骨折易形成及骨不愈合,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2006-2011年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各种成人胫骨骨折1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鑫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60年代,国内外的临床药学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医药界开始重视这门年轻的学科.在医院药学的发展与实践中,临床药学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综合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合理用药.

    作者:杨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桂哌齐特治疗,观察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6%,且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磊;李晓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亲情服务在手术室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现如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我国正逐渐进入老龄社会.同时,医学模式已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患者不仅需要医师高超的技术,更加需要被理解、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何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温馨的围手术期护理,已成为当代护理人员极为重视的问题.我院将亲情护理溶于手术护理的全过程,现已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新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吸引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巧妙应用

    2004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对148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通过巧妙使用吸引器,取得较好效果,吸引器在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8例,男40例,女108例;年龄13~65岁.结合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80例,急性阑尾炎68例.

    作者:郑永波;苏秀霞;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李永涛;王红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程序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7%、81.8%,高于常规组的25.0%、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照流程做好程序化护理工作,能够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满意度.

    作者:林伟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第二产程异常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所发生的第二产程延长病例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导致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中胎位异常占52.5%,宫缩乏力占44.1%,脐带异常占28.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盆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体质量大、胎方位异常、产力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数圈是造成第二产程异常的主要原因.胎儿窘迫、脐带异常以及阴道助产是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

    作者:常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良药

    心绞痛是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狭小,使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心肌耗氧与供氧之间的平衡失调.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当心脏需要增加工作量的时候(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易发生心绞痛.目前应用的抗冠心病、心绞痛类药物,其作用途径大多是通过减轻心脏的工作量,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或是扩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增加心肌的供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

    作者:蔡雪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胎盘早剥11例分析

    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6%~2.1%,胎盘早剥相关的围生儿死亡率国内报道为20%~35%,国外报道为15%[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月-2012 年8月11例胎盘早剥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分娩结局,以提高胎盘早剥的正确诊断及处理,降低母儿并发症,改善胎盘早剥的不良分娩结局.

    作者:张爱群;逯彩虹;王海波;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科12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调查医院2011年8~12月份呼吸科出院的12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药物种类、药品规格、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评价等.结果 12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6种,其中使用多的是头孢菌素类.联用药物中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菌素多用.抗菌药使用平均天数为(9±1.2)d,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以联合用药不恰当或重复用药多见.结论医院的呼吸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作者:孙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药物联合地佐辛用于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联合地佐辛用于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予以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治疗方案,B组予以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恢复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镇静评分(Ramesay评分).结果 A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B组,且Rame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对于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腹腔镜术后镇痛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秦倩;龚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轴型皮瓣移植术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并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29例同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和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分别为为8.51%(4/47)和31.0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分别为95.74%(45/47)和75.86%(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提供及时而有前瞻性的护理干预,降低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发生率,提高轴型皮瓣移植的存活率.

    作者:张如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致双硫仑反应52例分析

    双硫仑反应(ADRs)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也极易被忽视的综合征.常见于应用头孢菌素后出现,尤其是头孢哌酮,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所导致的此类不良反应极易被忽视及漏诊.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2006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致双硫仑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引起的双硫仑不良反应为临床诊治以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国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胆囊癌5例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多为腺瘤,早期无特殊的症状体征,临床诊断困难,往往延误诊断,而一旦出现转移,则预后不佳.因此,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是手术治疗和延长生命的关键.为进一步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癌的临床价值,现总结5例胆囊癌的声像图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胆囊癌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雷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校医院对大学生开展药学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是1990年由美国学者Hepler和Strand提出并倡导的,其核心是药师与医师、护士、患者之间,以及药师与药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以确保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实现改善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同时也是判断药学服务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人员、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级校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还未触及.随着药品剂型、品种的不断增加,医药市场的繁荣,校医院使用药物的不断更新,医药信息经各种媒体广泛传播,以及师生、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医学知识的普遍提高,校医院药学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窗口模式下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信息沟通,更好地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笔者进行了如下分析、总结.

    作者:侯思奎;侯杰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为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大脑中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发病急、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临床除了运用必要的药物、手术治疗以外,还针对个体差异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