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红
目的 观察预防护理对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52例胸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比较2组呼吸道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对照组,非常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新的滤过性手术方法,我们受其手术方式启发,于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采用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对110例(132只眼)青光眼进行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0例(132只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4例(4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4例(55只眼),开角型青光眼22例(33只眼).年龄45~75岁,中位年龄65岁.术前测压及视力:术前平均眼压(31.61±10.24)mm Hg(1mm Hg=0.133kPa),术前视力≤0.1者44只眼,0.2~0.5者55只眼,>0.5者33只眼.
作者:蒋运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拟防芪止涕饮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使用喷剂同时配以口服息斯敏,治疗组口服防芪止涕饮,2组均7d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防芪止涕饮治疗过敏性鼻炎见效快、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金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我评价量表对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价,按是否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抑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分析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抑郁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6.41%,且抑郁加重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女性患者、年龄≥50岁、有高血压病史、住院时间长、性格内向、合并糖尿病、家庭负担重以及有抑郁家族史等均属于危险因素.结论 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吴敏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无水酒精+平阳霉素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道平滑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消化道平滑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6例,A组予以无水酒精+平阳霉素内镜下黏膜注射治疗,B组予以ESD术+外科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9年,比较2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均无1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2.8%,且平均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水酒精+平阳霉素内镜下黏膜注射治疗消化道平滑肌瘤近远期疗效确切、肯定,避免了创伤、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简便,易于推广.
作者:何丽娟;司徒鹏;叶扬娥;朱蔓然;彭蓉芳;卢如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穴位贴敷、电脑中频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用于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慢性铅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穴位贴敷为主,配合电脑中频中药煎液透入治疗的方案;对照组仅予以营养神经等常规对症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无论是总体疗效还是各证型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平均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穴位贴敷、电脑中频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用于慢性铅中毒疗效确切,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家平;孙瑞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阻生牙小切口拔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择2009年4月-2012年8月治疗的60例下颌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拔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术式,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32.5±8.2)min,观察组为(12.5±4.1)min,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术式能够实现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同时减少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是一种安全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轴型皮瓣移植术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并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29例同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和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分别为为8.51%(4/47)和31.0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分别为95.74%(45/47)和75.86%(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提供及时而有前瞻性的护理干预,降低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发生率,提高轴型皮瓣移植的存活率.
作者:张如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单胎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2年11~12月该院分娩病历进行调查,按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单胎分娩产妇925例,剖宫产336例,剖宫产率为36.32%.其中,15~19岁组剖宫产率为7.14%(2/28),20~24岁组剖宫产率为27.39%(66/241),25~29岁组剖宫产率为36.77%(132/359),30~34岁组剖宫产率为36.68%(73/199),≥35岁组剖宫产率为64.29%(63/98).对不同年龄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两两比较,除25~29岁组和30~34岁组外,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分娩方式与年龄密切相关,适当降低产妇分娩年龄可以降低剖宫产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宁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儿童时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的各脏器功能及各大系统(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等)都未发育完善,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儿童对药物的排泄速度及代谢均异于成人,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加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治疗中,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儿童药物的作用、性质、剂量、用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合理用药原则,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1].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艳;阳世贤;廖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加工提纯而成,具有特定的药性和适应证,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药证相符,才能疗效满意、安全.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如果与使用西药注射剂一样只注意到该药的适应证,却忽略了中医辨证类型,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事与愿违,严重者还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西药的适应证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而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作用则取决于药性,刘燕玲等[1]证实了中药寒、热、温、凉属性的客观存在,为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现对我院常用的中药注射剂进行中医辨证的探讨.
作者:韦凤;胡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各90例,护理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常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膀胱痉挛、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出血及精神异常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60年代,国内外的临床药学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医药界开始重视这门年轻的学科.在医院药学的发展与实践中,临床药学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综合性强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合理用药.
作者:杨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早期开塞露灌肠联合妈咪爱、思密达口服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给予早期联合干预,即出生后2h开始行开塞露灌肠,同时予以妈咪爱、思密达口服,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比较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第1次胎便排出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总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2~7天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第1次胎便排出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总胆红素峰值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早期联合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病率,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玲玲;张丽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心脏骤停后即可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及呼吸停止,部分患者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可获存活.
作者:周凤兰;李晓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VT)单药治疗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96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3例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LAM组33例、ADV组28例、EVT组22例,均行核苷(酸)类似物(NUCs)单药抗病毒治疗.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3组治疗第12、24、48、72、96周时HBV-DNA、耐药、肝功能、HCC发生情况.结果 HBV-DNA载量下降幅度:48周前LAM组≈ETV组>ADV组(P>0 05);48周后ETV组>ADV组>LAM组(P<0.05).HBV-DNA阴转率:48周前ETV组>LAM组>ADV组(P>0 05);48周后ETV组>ADV组>LAM组(P<0.05).耐药率:LAM组48周后开始出现耐药,ADV组72周后开始出现耐药,至96周ETV组未出现耐药;48周后LAM组>ADV组>ETV组(P<0.05).48周前肝功能转正常率ETV组≈LAM组>ADV组(P>0.05),均无失代偿发生;48周后肝功能转正常率ETV组>ADV组>LAM组(P<0.05),转失代偿率ETV组ADV>LAM.
作者:严林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我市工业发展,手指离断伤较往年增多,尤其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明显增多,致伤原因为:多为工作中带手套操作,手指随手套卷入钻床或机器所致,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是断指中较为复杂的特殊类型.由于断指的血管神经,肌腱被长段抽出,伴有轻重不等的损伤,清创后常有很长的缺损,修复困难.如保留长度勉强修复者,很难成活.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前很多学者将其列为再植禁忌证[1].Pho等首先于1979年报道了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再植,其后有关此类再植逐见报道,手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已不再是断指再植的禁区.笔者自2009年2月-2012年5月对2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手指再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博;杨英才;张重阳;张蕾;叶永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查找门诊退药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从而达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269张,按品种、原因及退药患者年龄分布分析退药现象的特点.结果 退药处方涉及的药物以抗感染类药物为主,共95例(35.3%);退药原因排第1位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共142例(52.8%);退药科室以急诊科居多,共107(39 8).结论 建议医院加强退药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同时还要提高医患之间、临床科室与药剂科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杨婉霞;杨世春;李志勇;邝恒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9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给予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医治;对照组42例,给予单纯乳酸杆菌医治.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8.2%优于对照组的81.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有效率较高.
作者:吴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腰椎间盘脱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疼痛治疗报道比较多.军队近年来对脊柱训练伤的发生率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陆军为0.4%~4.3%.我院与某部卫生单位合作自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对57例军事训练所致的腰椎间盘脱出症,以小剂量硫酸镁、氯胺酮复合局麻药进行椎旁阻滞进行镇痛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苏秀霞;关兰荣;付红霞;陈鹏;高连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