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1-2012年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调查

李氏天

关键词:新生儿, 低体质量儿, 住院分娩
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状况.方法 对2011-2012年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回顾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新生儿5383例,出生低体质量儿484例,发生率为8.99%;2012年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为9.81%高于2011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发生率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呈上升发展趋势,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以降低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用CPAP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用CPAP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发生NRDS 13例(33.3%),治疗组发生NRDS 5例(12.8%);对照组存活33例(84.6%),治疗组存活38例(97.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用CPAP治疗对NRDS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患者常规行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常规行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6例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行简化OGTT试验,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出现餐后高血糖58例(67.4%),对照组出现餐后高血糖8例(10.0%).2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2hP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未知合并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常规行OGTT试验筛查餐后血糖,及早发现餐后高血糖,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柯;葛军;史亚楠;卢大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方法探索

    神经性耳聋、耳鸣主要指感音神经受损引发的耳聋、耳鸣现象,病变部位集中于耳蜗与耳蜗后端,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引发患者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被列入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中[1].现分析神经性耳聋耳病发病原因与临床症状,提出7种主要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池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盲目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临床治疗中使用虎杖痛风颗粒,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胶囊.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4.6%、83 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CRP、ESR、UA、ALT、C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虎杖痛风颗粒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UA水平,且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晓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75%乙醇的妙用

    临床工作中护士每天下午要准备患者第2天液体,并且要在液体瓶签上以笔标记床号、姓名、药名,第2天如因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更换液体,需再贴标签或涂改以掩盖原瓶签的相关说明,并且不美观.我科经多次试验发现用75%消毒乙醇擦拭液体瓶签上的字迹,效果很好.

    作者:饶秀梅;陈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ICU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旨在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ICU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73例,随机分为强化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分别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和一般治疗措施.结果 强化组的血糖水平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ICU患者的预后水平.

    作者:邓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98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给予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医治;对照组42例,给予单纯乳酸杆菌医治.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8.2%优于对照组的81.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有效率较高.

    作者:吴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中医辨证使用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加工提纯而成,具有特定的药性和适应证,应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药证相符,才能疗效满意、安全.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如果与使用西药注射剂一样只注意到该药的适应证,却忽略了中医辨证类型,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还会事与愿违,严重者还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西药的适应证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而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作用则取决于药性,刘燕玲等[1]证实了中药寒、热、温、凉属性的客观存在,为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现对我院常用的中药注射剂进行中医辨证的探讨.

    作者:韦凤;胡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透析室护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可能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隐患.护士在从事体力消耗的同时,承受着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而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现就血液透析室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新的滤过性手术方法,我们受其手术方式启发,于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采用切除层间巩膜瓣的小梁切除术,对110例(132只眼)青光眼进行治疗,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10例(132只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4例(4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4例(55只眼),开角型青光眼22例(33只眼).年龄45~75岁,中位年龄65岁.术前测压及视力:术前平均眼压(31.61±10.24)mm Hg(1mm Hg=0.133kPa),术前视力≤0.1者44只眼,0.2~0.5者55只眼,>0.5者33只眼.

    作者:蒋运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的临床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选择一种有效、安全的晚期引产方法尤为重要.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妊娠期引产的药物[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98例患者终止妊娠,取得了较为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东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为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大脑中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发病急、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临床除了运用必要的药物、手术治疗以外,还针对个体差异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降钙素原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而对于感染性患儿来说,能否尽快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1993年Assicot等首次报道血清前降钙素水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标志物之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作为一个新的感染指标逐渐受到重视.

    作者:米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1-2012年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状况.方法 对2011-2012年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回顾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新生儿5383例,出生低体质量儿484例,发生率为8.99%;2012年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为9.81%高于2011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发生率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呈上升发展趋势,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以降低发生率.

    作者:李氏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轴型皮瓣移植术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并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29例同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和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分别为为8.51%(4/47)和31.0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分别为95.74%(45/47)和75.86%(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提供及时而有前瞻性的护理干预,降低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发生率,提高轴型皮瓣移植的存活率.

    作者:张如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09-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筛查情况.方法 对2009-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G-6-PD缺陷症缺乏症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G-6-PD共筛查41774例,筛查阳性3538例,阳性率为8.47%;其中2009年新生儿G-6-PD筛查阳性率为8.56%(483/5640),2010年为8.40%(587/6987),2011年为7.72%(940/12180),2012年为8.99%(1527/16967).结论 贵港市新生儿G-6-PD缺陷症阳性筛查较高,发现G-6-PD缺陷症患儿要及时告诉家属禁忌的食品和药品,可以避免急性溶血反应的发生,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的处理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分娩人数的增多及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现率也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时是否剔除肌瘤,一直有争议.2006年1月-2008年8月对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6例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云红;王海雁;李华平;邱琼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18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各90例,护理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常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膀胱痉挛、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出血及精神异常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科12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调查医院2011年8~12月份呼吸科出院的12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药物种类、药品规格、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的合理性评价等.结果 120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16种,其中使用多的是头孢菌素类.联用药物中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菌素多用.抗菌药使用平均天数为(9±1.2)d,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以联合用药不恰当或重复用药多见.结论医院的呼吸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

    作者:孙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开展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切口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各31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评估2组患者愈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甲级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可有效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