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凤
近年来,抑郁障碍患者不断增加,抗抑郁药的使用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抑郁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比较显著而且比较持久的情绪低落,它的致病率很高,患病率高达3%~5%,复发率高达80%,疾病的经济负担比较重.抑郁障碍治疗的方式有多种,一般有药物治疗、躯体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功能康复等,药物的治疗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1].
作者:吴润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活产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状况,探讨提高接种率的对策.方法 统计2012年在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状况.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共4559例,卡介苗接种4104例,接种率为90.02%,455例未接种原因依次为新生儿低体质量儿占35.16%、早产占28.79%、吸入性肺炎占27 03%、新生儿窒息占6.37%,其他占2.64%.结论 新生儿低体质量与早产是未接种的卡介苗主因,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才能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
作者:谢喜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床工作中护士每天下午要准备患者第2天液体,并且要在液体瓶签上以笔标记床号、姓名、药名,第2天如因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更换液体,需再贴标签或涂改以掩盖原瓶签的相关说明,并且不美观.我科经多次试验发现用75%消毒乙醇擦拭液体瓶签上的字迹,效果很好.
作者:饶秀梅;陈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作用.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轴型皮瓣移植术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并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29例同类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和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静脉危象发生率分别为为8.51%(4/47)和31.0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轴型皮瓣移植存活率分别为95.74%(45/47)和75.86%(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提供及时而有前瞻性的护理干预,降低轴型皮瓣移植术后静脉危象的发生率,提高轴型皮瓣移植的存活率.
作者:张如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了解胎儿畸形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关系,现对22例B型超声提示胎儿畸形、发育异常的胎儿行其染色体核型进一步检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B型超声提示胎儿畸形的孕妇,均为2012年1~10月在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孕妇,年龄20~34岁,孕周18~30周,患者来源于地级玉林市城郊,以及辖区陆川、博白、容县、北流和兴业等县市.
作者:邓国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查找门诊退药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从而达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269张,按品种、原因及退药患者年龄分布分析退药现象的特点.结果 退药处方涉及的药物以抗感染类药物为主,共95例(35.3%);退药原因排第1位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共142例(52.8%);退药科室以急诊科居多,共107(39 8).结论 建议医院加强退药管理,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同时还要提高医患之间、临床科室与药剂科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作者:杨婉霞;杨世春;李志勇;邝恒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状况.方法 对2011-2012年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回顾分析.结果 住院分娩新生儿5383例,出生低体质量儿484例,发生率为8.99%;2012年住院分娩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为9.81%高于2011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发生率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出生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呈上升发展趋势,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以降低发生率.
作者:李氏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单胎孕妇的分娩方式.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2年11~12月该院分娩病历进行调查,按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抽查单胎分娩产妇925例,剖宫产336例,剖宫产率为36.32%.其中,15~19岁组剖宫产率为7.14%(2/28),20~24岁组剖宫产率为27.39%(66/241),25~29岁组剖宫产率为36.77%(132/359),30~34岁组剖宫产率为36.68%(73/199),≥35岁组剖宫产率为64.29%(63/98).对不同年龄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两两比较,除25~29岁组和30~34岁组外,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分娩方式与年龄密切相关,适当降低产妇分娩年龄可以降低剖宫产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宁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切口感染患者62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各31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评估2组患者愈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甲级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可有效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04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对148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通过巧妙使用吸引器,取得较好效果,吸引器在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8例,男40例,女108例;年龄13~65岁.结合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阑尾炎80例,急性阑尾炎68例.
作者:郑永波;苏秀霞;徐振辕;齐生伟;贺占青;李永涛;王红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在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予以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血压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金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抑郁自我评价量表对8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评价,按是否存在抑郁分为抑郁组48例和对照组39例,抑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分析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抑郁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6.41%,且抑郁加重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女性患者、年龄≥50岁、有高血压病史、住院时间长、性格内向、合并糖尿病、家庭负担重以及有抑郁家族史等均属于危险因素.结论 对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吴敏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入院时、手术前5min、手术切皮时、切皮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术后3d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手术满意调查表],比较分析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前1d、手术后3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心率、血压等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系统性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地顺利进行.
作者:刘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由于晚婚、高龄分娩人数的增多及剖宫产率的上升,其发现率也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时是否剔除肌瘤,一直有争议.2006年1月-2008年8月对我院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6例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云红;王海雁;李华平;邱琼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沙拉嗪钠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予以奥沙拉嗪钠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拉嗪钠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国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内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轻型胰腺炎2种,常见的是轻型水肿型胰腺炎,部分轻型胰腺炎可以自愈,而重症胰腺炎少见但属危急病症,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将受到极大威胁[1].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为复杂,早期诊断较难定位,目前大部分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仍然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主要分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查祥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儿童时期,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的各脏器功能及各大系统(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等)都未发育完善,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儿童对药物的排泄速度及代谢均异于成人,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加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临床用药治疗中,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儿童药物的作用、性质、剂量、用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合理用药原则,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1].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作者:陈艳;阳世贤;廖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伴随着多层螺旋CT日趋广泛的临床应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反映人体解剖形态学信息的三维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并逐渐被临床所接受.笔者通过对30例正常肋软骨的三维成像研究,探讨肋软骨成像的佳方法,以期对临床诊治肋软骨病变以及肋软骨损伤有所裨益.
作者:朱素英;池书平;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透析室护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可能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隐患.护士在从事体力消耗的同时,承受着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而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可以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现就血液透析室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郑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为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大脑中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发病急、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临床除了运用必要的药物、手术治疗以外,还针对个体差异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