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体检过程中36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王蕾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 体检, 治疗
摘要:压急症是高血压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出现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1].对2007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住院的36例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资料及在我科的初步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与疗效,探讨佳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全部采取西医方法 治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常规使用NSAIDs,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DMARs,主要以甲氨蝶呤10~15mg/周,加用来氟米特或硫酸羟基氯喹,根据病情还可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果 本组48例患者中,治疗后Ⅰ级28例(58.33%),Ⅱ级18例(37.5%),Ⅲ级2例(4.17%).结论 采取西医方法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阿迪娜·斯拉木;冯娜;武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6例,对其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79株,细菌学检查结果 显示革兰阴性菌122株(占68.1%),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株(占2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9株(占10.6%).耐药情况较为严重.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患者疾病情况、自身情况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有关,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治疗方面建议参照细菌学检查结果 进行抗生素的选取,同时应当加强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作者:谭萨萨;沈啸翼;王华;赵晨;徐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的辨证用药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外感发热中医辨证疗效,旨在为中药注射剂临床辨证选药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本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住院患者,共观察155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取10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69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治疗组显效142例,有效9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时仍需仔细辨证,对风寒证候用药应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不合并里热证候的风寒证不可盲目应用清热解毒药.

    作者:郑沁鈊;叶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 2011 年 6月-2012年 6月收治的 46例低钾血症(血钾浓度< 2.5mmol/L)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恒速注射3%~6%氯化钾溶液,记录血钾上升所需时间、治疗补钾量、恶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结果 46 例患者2h内血钾缓慢上升,4h后上升较快,24h内血钾均恢复至(4.5±1.2)mmol /L,补钾总量(13.1±8.8)g,补钾量多达32g,少9g.38例有频发室速者 4h内均明显减少,29例完全消失.7例室颤患者经反复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4h后未再出现室颤.结论 在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采用中心静脉微量泵入高浓度的氯化钾的方法 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朝晖;张蓉;曾超;瞿星光;李灵丰;龚勋;姚玲;钟建华;付德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提供根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治疗中因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00例,观察患者对机体产生损害部位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经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对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伤严重.结论 加强药物使用的监测,有助于降低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朱灿;乐文清;袁以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并不良反应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以提高认识,减少或避免热毒宁注射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报道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患儿1例,并结合国内近10年来己报道的热毒宁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症状为常见,比例为62.37%;其次到消化系统,比例为7.92%,少见的为血尿与神经系统症状,仅占0.99%;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以男性3~4岁的患儿较多见,且发生休克的时间大多在输液开始30min内.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对于3~4岁的男性患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输液,在30min内要特别观察,以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郑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仅观察组加用氢氯噻嗪,观察两组治疗8周的治疗效果、初剂量的继续服用人数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降低(13.49±2.83)mmHg,收缩压降低(15.26±3.55)mmHg;对照组舒张压降低(5.71±1.36)mmHg,收缩压降低(9.40±2.47)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4例(95.65%)继续服用初始剂量,高于对照组的36例(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4例不良反应(8.70%),分别为2例头晕、1例头痛和1例心悸;对照组有12例不良反应(26.09%),分别为3例头晕、2例头痛、3例心悸和1例失眠.结论 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低,可在基础推广.

    作者:郑松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集上报的22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0例ADR报告中,涉及100余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高,主要涉及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静脉滴注给药导致的ADR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高;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临床护士压力构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压力的构成,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2012年在我院临床工作的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主要压力构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临床护士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偏低,压力构成较多,主次分明,其中对福利收入与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低,均为3.3%.结论 临床护士的压力较重,构成较多,必须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轻压力,更好地投入工作.

    作者:于霞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酒精性肝硬化120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发病趋势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酒精性肝硬化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中12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经戒烟戒酒、护肝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后,治愈86例(71.6%),好转28例(23.3%),无效4例(3%),死亡2例(1.7%),其中1例死于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于年龄过大各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的根本的治疗方法 是戒酒,其次是积极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为主.

    作者:丹巴拥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期后的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远处转移率以及近期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2年生存率以及远处转移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鲁静;刘振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用尸头建立模板、树脂琼脂为灌注材料建立实验模型.用CT扫描、鼻内镜、鼻声反射仪检测模型并比较.记录烟雾在模型内的流动方式与分布范围并检测,其结果 可经计算机处理.结果 模型的内部构造与正常成人鼻腔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标本、模型、成人鼻腔截面积、容积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透明性结果 良好.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 能成功制作出的实验模型,具有高仿真性和高透明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人鼻气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用药与不良反应

    目的 结合临床资料了解儿童川崎病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探讨合理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4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分类统计患儿临床用药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0例川崎病患儿在常规控制感染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34例,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2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结论 根据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合理采取用药方案,可取得安全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小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硝酸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硝酸酯自首次临床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尤其近20年发展迅速,作用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均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如化学结构、给药途径的调整,制剂类型的变化等.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是硝酸酯类发展过程中受关注的一个产物.通过对2-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和5-ISMN的药物动力学及血管效应广泛深入的临床研究,证实两种代谢产物均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及显著的血流动力效应.目前国内外仍不断有新的硝酸酯剂型的研制面市,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胡慧;詹凌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特点

    目的 本研究探讨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护理措施.着重分析高血压并发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护理模式及健康教育的特殊化要求.强化心理、饮食、运动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是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特色,为增加护理干预的依从性,也应配合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蒋红燕;芮立美;吴丹凤;陈春芳;胡丹华;谭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意外事故引起的创伤日趋增多,且每年呈递增的趋势.严重腹部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往往有大出血、休克、腹部脏器损伤等,病情危急、变化快,稍有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传统的急救采取分科会诊、分科救治模式,常因为频繁会诊、重专科轻整体而耽误佳抢救时机.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急诊救治过程,其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抢救与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与之相匹配的全程优化护理急救模式也逐渐被临床所重视[1].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对院前、院内的10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实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UGT1A1基因检测指导伊立替康安全性用药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预测患者实际应用伊立替康的剂量,提高伊立替康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11月入院治疗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4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22例)进行UGT1A1检测;另一组(20例)不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及用药后的耐受情况.结果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预测出患者实际所能承受的伊立替康的大剂量,通过检测后调整用药剂量,UGT1A1基因检测组不可耐受发生率低于未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UGT1A1基因的检测,能够在临床用药中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了安全性.

    作者:朱鹏飞;张立成;任守雷;宋晓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红藤煎剂联合奥曲肽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藤煎剂和奥曲肽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奥曲肽治疗,治疗组在奥曲肽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红藤煎剂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红藤煎剂治疗早期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学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对常见葡萄球菌的保藏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 对常见葡萄球菌的保藏效果.方法 选择由上海博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将培养后的菌种随机平均分为A、B、C、D组.采用不同的保藏方法 进行对比研究.A组菌种采用冷冻干燥法;B组菌种采用斜面低温法;C组菌种采用半固体穿刺法;D组菌种采用液体石蜡法.分别观察4组菌种的成活率和保藏期.结果 A、B、C、D 4组菌种在不同方法 的保藏下,1、3、6、9、12、18、24个月B、C、D 3组在第18个月时成活率均为0.而A组菌种在冷冻干燥法的保藏下,1、3、6、9、12、18、24个月成活率均为100%.4组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菌种的成活率高.A组葡萄球菌的保藏期为24个月;B组保藏期为12个月;C组保藏期为12个月;D组保藏期为18个月.4组保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干燥法下菌种的保藏期长.结论 冷冻干燥法是保藏常见葡萄球菌的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成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治疗及易感肺曲霉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例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分析,有无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无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激素等直接影响其发病.结论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早期干预,合理治疗.

    作者:赵磊;毕丽鑫;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