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波
目的 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护理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8月-2011年8月脑卒中患者75例,分为对照组32例,行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医治;治疗组43例,行康复护理进行医治.将2组患者护理后正常生活能力评分、四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护理有效率及并发症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正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四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护理,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正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有效率较高.
作者:靳芹;宋月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异环磷酰胺(IFO)、顺铂(PDD)三药联合治疗复合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2月,入组初治Ⅲ~Ⅳ期复合性小细胞肺癌39例,其中小细胞伴鳞癌33例,小细胞伴腺癌1例,复合性小细胞癌未分型5例;Ⅲ期17例,Ⅳ期22例.方案:NVB 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IF0 1.2mg/m2,静脉滴注,第1~3天,用药后第0、4、8小时给予美司钠解毒;DDP 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d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按照WH0标准.结果 3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15例,稳定18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为40.5%(15/37),临床受益率为89.2%(33/37).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2个月,1年生存率为37.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绝大多数患者耐受良好.结论 NIP方案治疗复合性小细胞肺癌有效且安全.
作者:顾蔚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57 例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替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以过敏反应为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双硫仑反应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替硝唑所致不良反应.
作者:宋涛;李广伟;刘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从该院病案室资料库中选取60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对真菌菌种类型、菌种分布、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抗菌药物应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ICU深部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1.67%);发生真菌感染共82例次,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常见,共28例次(34.15%);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9.23%)、治疗15d后留置尿管(73.33%)、接受治疗7d后行中心静脉置管(71.39%)、术后留置引流管(71.39%)、接受治疗7d后行机械通气(70.00%);感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主(68.32%).结论 ICU深部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可能导致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王荣辉;黄捷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4.0%,高于对照组的13.5%、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莉伟;郭浩杰;刘洪波;王洪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以及胰腺血液供应不足等原因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恶心、呕吐和腹胀,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升高,约半数患者伴有胆道疾病.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临床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型2种,水肿型病变较轻,临床较常见;出血型又称坏死型,约占AP的10%,临床病变严重,易发生休克,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由于AP的病因、病理较复杂,而病程、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很大,因此,早期正确评价AP的严重程度是治疗的关键环节.CT检查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图像的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可以进一步明确疑似病例的诊断、评估病变的范围及并发症情况,能较准确早期判断AP的病情及预后,对其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73例AP患者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综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86.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彭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与2009版的异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与2009版在药物分类、剂型、数量及品种方面的差异.结果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较2009版增加190种药物,其中中成药增补103种,主要是内科用药增补63种与民族药21种;西药增补87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增补22种,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增补9种,消化系统用药增补12种及专科用药(含中成药)增补3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与2009版剂型增加2种,为滴剂和含片.结论 虽然2012版目录比2009版增加了190种药物,与第一批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150种)重合41种,但是和现在的用药习惯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全面实施2012版目录还需要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DCA)在实习生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级162名本科实习生的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模式进行改革,实习结束后评价、比较PDCA循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PDCA循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P<0.05).结论 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的应对能力,并能持续改进技能培训的教学质量,使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作者:陈信浩;纪俊标;吕纯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昂丹司琼对预防食管癌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150例,按不同给药时间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以双盲方式按下述方法给药:A组于麻醉诱导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B组于关闭胸腔前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C组于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予以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比较3组PONV发生情况.结果 B组PONV总发生率为20.0%,低于A组的50.0%及B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在关闭胸腔前应用昂丹司琼,可以预防PONV的发生.
作者:常士云;秦海斌;王鹏举;张利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患者,30岁,主因右下腹痛3h余于2012年9月10日以妊娠合并阑尾炎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下腹轻压痛,轻微反跳痛及肌紧张.彩色超声:单活胎臀位.血常规:白细胞10.40×109,中性87.9%,血红蛋白124g/L.初步诊断: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末次月经2012-06-05,于2012-06-21行IVF-ET,术后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黄体支持治疗至孕3个月.既往妇科检查输卵管造影示:右侧输卵管不通,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2d后右下腹痛症状消失.9月13日晚19:10患者排便后突然晕倒,自诉下腹痛,血压90/5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0次/min,血红蛋白104g/L.
作者:张爱群;王海波;徐振辕;逯彩虹;李秀娟;闫西红;齐生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不同献血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寻找出献血者的HIV感染高危人群,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传播,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对本站接收的无偿献血者58621例次的血液样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并针对其中的不同人群进行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 无偿献血者初检阳性率为0.0665%(39/58621),复检阳性率为0.0478%(28/58621);男性阳性率为0.0494%(18/36458),女性阳性率为0.0451%(10/22163);复检确认阳性的28例次均是首次献血者.不同性别、首次与非首次献血的HIV复检确认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公务员、医务工作者、在校学生人群中均无HIV抗体阳性者;其他人群HIV抗体检出的阳性率由低到高排序分别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地务农者、其他人员、外来流动人口.结论 血站人员应加强对HIV感染高危人群的HIV抗体检测,同时鼓励首次献血人群再次献血,有利于增加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作者:段全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软件功能强大,在全身各个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骨关节系统疾病方面越来越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30例正常受检者进行CT检查,以探讨图像重建参数的优化,获得高质量的肋骨及肋软骨三维图像,满足诊断要求.
作者:朱素英;池书平;张清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伴抑郁、焦虑的GER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埃索美拉唑+磷酸铝凝胶+多潘立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6.7%,高于对照组的33.3%、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有效改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红芬;常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对伴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52例某高校功能社区伴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95例和对照组57例,干预组予以叶酸、B族维生素口服,定期复查血清Hcy;对照组未予以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在此期间,2组均给予规范化降压药物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cy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后该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对预防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刘安银;姜跃胜;唐海沁;王长江;付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颈椎间盘退变早,并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组织退变,成为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因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对于有明显的脊髓、神经根等损害,或者受到外伤或其他原因的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颈椎部位特殊,难度大,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要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1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清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蓝光疗法中对患儿进行哭闹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患儿哭闹,使家长对小孩接受治疗护理感到放心、安心,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和护士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海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银锌霜治疗放射性核素32P敷贴用于血管瘤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30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银锌霜涂于创面治疗,对照组采用1%龙胆紫外涂处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6.7%(13/15),高于对照组的26.7%(4/15);且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为(4.8±1.0)d,短于对照组的(10.4±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因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血管瘤导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银锌霜处理,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晨光;范雯;林肃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 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探讨其对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100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0%、98.0%,高于西药组的64.0%、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患者治疗后mAlb、血清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提高有效率,减轻症状,减少复发,提高阴道分娩率,对早期肾损害及时、合理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田丽环;李霞;李辉;李娜;陈玉昆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