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莫小红

关键词: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摘要:目的 探讨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Ru486)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2年9月我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均采用氨甲蝶呤联合Ru486治疗,治疗半年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统计,计算总有效率,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内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显效者54例,有效者46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血孕酮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蝶呤联合Ru486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满意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39 例甲状腺癌患者,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护理措施.结果 139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有1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5%.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手足抽搐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 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雪飞;殷彤;刘春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围绝经期功血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诊断性刮宫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42例围绝经期功血的妇女,分别用诊断性刮宫与孕激素内膜萎缩法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性刮宫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效果显著,并有利于排外内膜癌变,内膜萎缩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效果良好.

    作者:徐映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的手术护理配合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加快床位周转等优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已经成为良性卵巢囊肿的主要术式[1].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本院妇科对250例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徐燕;於利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鉴古知今寻找良方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和医患冲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由大连市人民政府资助出版的<民国时期医事纠纷研究-和谐医患关系之思索>(大连出版社,2012年4月版)一书,以史学为视角,针对所收集到的民国时期医事纠纷典型案例,客观分析了造成医事纠纷的深层原因,阐述影响医事纠纷转归的因素,从医疗风险、医患沟通、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为现代医疗纠纷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参考.该书视角独到,内容新颖,现实针对性强,令人深受启发.

    作者:任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研究

    目的 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为其体内外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合成EGFR基因的miRNA干扰序列,构建pcDNATM6.2-GW/EmGFP-miR-EGFR质粒,测序验证插入序列正确,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Lenti6.3-MCS/V5 DEST中,获得pLenti6.3-EGFR-miRNA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ackaging MIX、POLOdelivererTM 3000 Transfection Reagent共转染293T细胞株,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测定慢病毒滴度.结果 PCR和测序结果证实,EGFR miRNA核苷酸链序列插入正确,包装慢病毒产生病毒悬液滴度为1.8×106 ifu/ml.结论 成功构建EGFR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为研究其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金晶;马跃辉;詹仁雅;周永庆;俞建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具体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具体使用情况,为后期的临床用药提供可行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2月应用抗生素的住院患者320例,分析抗生素的具体使用情况,包含抗生素的总类、具体使用时间以及联合应用情况,总结我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从总体调查数据结果上来看,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明显,其中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达到56.9%,而抗生素的临床不合理应用达到13.1%.结论 从实验数据来看我院住院部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处于基本合理状态,保证了住院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

    作者:韩若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方法 对我院4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阿托品抢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除了1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均抢救成功.结论 及时准确诊断、及时彻底消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另外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注意阿托品中毒,有机磷农药的反跳现象,亦是抢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

    作者:耿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在腰椎骨折伴截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在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的常规康复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焦虑情绪评分.结果 对照组非常满意14例,满意11例,不满意10例;实验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16例,不满意1例,两组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轻焦虑情绪,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苏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分别采用胸腺肽联合干扰素以及单用胸腺肽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止疱、止痛及结痂时间、整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止疱、止痛以及结痂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为2.8%.结论 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显著,不良情况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宫腔镜下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局部治疗联用口服米非司酮并配以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未破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360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9例)给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191例)常规西药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荣;胡晓艳;陈莉茹;李丽艳;周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综合护理

    目的 探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综合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在药物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4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40例,无效1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方法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池曼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胃脘痛现代中医治疗思路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方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前来就诊的86例胃溃疡导致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酸、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2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2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中治愈患者中复发的有1例,对照组治愈患者中复发的有4例,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方治疗胃部溃疡导致胃脘痛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能快速愈合溃疡面积,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临床复发率,对胃溃疡导致胃脘痛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李志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1包/次,3次/d.对照组给予辛伐他丁,30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服用两个疗程,4周为一个疗程,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积指数、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静息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在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积指数、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静息心电图等检测项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用于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

    作者:王胜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7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结果 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治疗组13例,有效21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痔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痔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行手术的痔疮患者43例,围术期给以精心护理.结果 本组43例患者术后恢复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做好痔疮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玉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7月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治疗前后Markwalder分级及对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分,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后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10例,无效0例,有效率达83%;Markwalder分级I级病例数增加,Ⅲ级病例数减少.结论 钻孔引流术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凌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1年1-12月在我院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采用LCP内固定后,术后8周桡骨短缩、掌倾角及尺偏角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后解剖评分、功能评分及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LCP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可维持良好骨折复位,保证腕关节功能恢复,且近远期疗效好.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38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设成观察组),与2009年6月之前在我院呼吸科接受住院治疗接受常规基础护理管理(设成对照组)的38例患者护理管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管理之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都有了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且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亦略胜一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满意的治疗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凌世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同侧腹股沟斜与直疝并存28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同侧腹股沟斜、直疝并存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手术治疗的同侧腹股沟斜、直疝患者28例,分为术前明确诊断的患者(术前组)18例,术中发现并诊断的患者(术中组)7例,术后因疝再发后诊断的患者(术后组)3例.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通过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所有3组患者手术经顺利完成.在随访6个月中,术前组中切口不愈合1例;术中组中切口不愈合1例;术后组中切口不愈合1例,疝再发1例.结论 术前及术中及时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手术治疗可降低同侧腹股沟斜、直疝并存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守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尿道电切联合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3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28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120例患者均随访成功,无失访病例.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3%;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18.3%.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56,P<0.01).13例复发患者中1例转为膀胱癌给予膀胱全切术治疗,8例患者再次给予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后治愈,4例患者中断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术后丝裂霉素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效果理想,可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标;谢如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