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娟
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医疗模式的转变要求药师走进临床,开展临床药学,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模式,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从以往单纯的药品调剂拓展到协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向临床提供药品信息,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药物治疗及其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等[1].我院药剂科自成立临床药学室以来,在借鉴国内各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院情况和特色的临床中药师服务及培养模式.本文拟就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做一阐述.
作者:王慧;张娅楠;李婷;左文;葛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对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初产妇按照体位不同分为自由体位组和截石体位组各68例,比较2组的产程异常发生率、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136例初产妇中,出现产程异常91例(66.9%).自由体位组产程异常的发生率为55.9%,低于截石体位组的77.9%;产程短于截石体位组;顺产率为44.1%,高于截石体位组的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对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初产妇分娩更人性化,更安全、可靠.
作者:薛东巧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产房分娩的产妇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从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分娩的指导、加强身心健康的护理,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心理障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能更大程度地满足产妇需求,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焕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DA受体根据其不同信号转导机制分为: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D1样受体与Gs 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提高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升高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水平,这类受体包括D1和D5 2种亚型; D2样受体与Gi 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降低AC的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包括D2、D3、D4受体.D1受体是体内分布广泛的、受关注的多巴胺受体亚型之一,而且D1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依赖、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等中枢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 D1受体的分布、信号传导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连燕霞;何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中药中植物药占90%,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很多贵重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目前认为纤维素、叶绿素、树胶、鞣质及无机盐等为无效成分,有效成分有生物碱、黄酮体、有机酸、氨基酸、萜类、蒽醌、香豆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是中药开发中的关键工序,有利于降低原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疗效;改进剂型,控制生产质量;扩大中草药资源;进行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探索中草药治病的原理;对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中药现代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将酶、微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工程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可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结合文献报道[1,2]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作者:陈肖肖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较差,并发症较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停服、多服等现象,在临床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细节问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服药护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刘安静;张淑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口服,B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2周分别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2组经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4.4%高于 B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和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而且临床应用较安全.
作者:胡以慧;朱双成;岑跃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妇科病房纸质病历归档状况,为提高妇科病历归档速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按7个法定工作日未完成归档的病历为为延期归档病历标准,统计2012年6月份妇科出院纸质病历归档状况.结果 妇科病房出院217例,延期归档纸质病历7份,延期归档率为3.23%;如期归档纸质病历210份,如期归档率为96.77%.结论 通过改进工作程序,可以降低延期归档病历比例,确保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作者:卢昱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孕期的重视,孕期保健和预防工作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例如孕期营养,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亢及甲减、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中静脉曲张的发现也越来越多.
作者:郑瑞利;高丽彩;李秀娟;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2012年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论文发表状况.方法 对2012年发表的医学论文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71篇医学论文刊载于34个学术期刊上,发表数量较多的前位4个学术期刊为<中国医药指南>8篇,<微创医学>5篇,<广西医学>5篇,<吉林医学>5篇,学科数量较多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19篇,有56个作者参与,前3位多产作者为蒋翎11篇、徐尚誉11篇、唐胜惠5篇.结论 2012年发表论文较多,学术期刊及作者分布广.
作者:陈成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120μmol/L时,临床上可出现肉眼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现将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213例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该院内科系统出院的高血压患者病历357份,对其使用口服抗高血压药的类别、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联合用药以及合理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院常用抗高血压药按使用频度排前5位的分别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单品种使用频度高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Ⅱ;联合用药占比为59.4%,以二联、三联为主.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联合用药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作者:兰方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出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炎症,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本文总结2009年3月-2012年10月急诊科VAP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其对于降低病死率、院内感染发病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淑梅;付印;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6粒,每天3次,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用地氯雷他定.
作者:李宗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性病门诊疑似生殖器疱疹(GH)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312例疑似GH患者进行HSV-2检测,其中男192例,女12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疑似GH患者中,HSV-2阳性163例,阳性率为52.24%.其中男性患者HSV-2阳性率为57.29%(110/192),女性阳性率为44.17%(53/120),男、女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即<18岁、18~40岁、>40岁的患者HSV-2阳性率分别为28.57%(6/21)、55.20%(138/250)、46.34%(1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丽水市疑似GH患者HSV-2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尤其以18~40岁感染率高.
作者:程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抑郁症患者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使用一日法对该院2012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结果 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方案有13种,联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88例(72.73%);使用的抗抑郁药均为新型抗抑郁药,其中舍曲林使用频率高(29.75%);使用抗精神病药94例(77.69%),其中奥氮平使用频率高(27.27%);抗焦虑药以苯二氮卓艹卓为主,阿普唑仑与劳拉西泮共占59.50%(72/121).结论 该院抗抑郁药的使用能够做到个体化用药,治疗抑郁症方案合理、有效.
作者:陈庆强;石红梅;邓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危重疾病之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不成熟,所以抗感染能力差,易导致感染扩散,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且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情进展迅速,易丧失急救时机,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本文对2010-2012年本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8例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妊娠中期引产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和地西泮静脉推注进行引产,对照组单纯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进行引产.比较2组的引产成功率、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产后2h出血量、术后清宫率.结果 研究组在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术后清宫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引产成功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进行引产,是终止中期妊娠安全、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姚梦英;樊素平;聂菊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行剖宫产术的17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85例)剖宫产术前、术后用头孢呋辛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B组(85例)剖宫产术后持续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对比2组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用量.结果 2组的发热率、切口感染率、产褥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平均退热时间、头孢呋辛钠的平均用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钠针单方静脉注射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明显缩短术后退热时间,同时大大减少抗生素用药量.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展成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肝脏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NAFLD发病率已达到10%~24%,而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NAFLD发病率可达25%~75%[1].在我国,NAFLD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2].尽管对NAFLD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但关于NAFLD发病机制研究尚不完善,而脂质代谢紊乱与肝脏脂质沉积对NAFLD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肝脏脂质代谢对NAFLD的作用影响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莫凌峰;傅继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