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介入治疗肾动脉分支狭窄诱发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孙印苏;张至大;刘培乾;李国顺;宋长更

关键词:高血压, 肾动脉分支狭窄,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介入治疗肾动脉分支狭窄诱发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我院2007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肾动脉分支狭窄患者13例,造影证实肾动脉分支狭窄均70%以上,应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治疗.韩国 本组13例患者,术后随访12例,随访率92.3%,术后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10例基本恢复正常,改善3例,总有效率100%,介入术后收缩压从(170±18)mmHg降至(141±10)mmHg,舒张压从(105±14)mmHg降至(80±6)mmHg.介入治疗前后血肌酐(Cr)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情况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肾动脉分支狭窄行栓塞治疗能明显降压,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百草枯水平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百草枯水平的研究进展以及血液中百草枯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百草枯中毒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和利用百草枯的血液水平为预后提供更好的依据.

    作者:吴德芹;张宏文;曹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癫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癫痫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韩国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癫痫症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发作次数,缓解发作症状,并且能够有效克制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尹燕兵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随着抗生素的普及和发展,虽然许多手术在整个围术期都需要用到抗生素来预防感染或抵抗已知的细菌,但是妇产科因其特殊的诊疗手段和许多侵入性的检查,极容易引起术前或术后的感染.所以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术期的正确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唐溶蔓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韩国 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8例;观察组显效37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信群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病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病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治疗的女性精神类疾病患者100例,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使用利培酮、舒必利、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比较4组患者用药后1、3、6个月血清催乳素的变化情况,并出现的溢乳和月经异常情况.韩国 治疗后1、3、6个月4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出现升高,A组和B组升高显著(P<0.05),C组和D组升高不明显(P>0.05);A组和B组出现溢乳以及月经异常现象的比率较之C组和D组相对更高(P<0.05).结论 部分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并直接对女性身体功能产生不良作用,临床应慎重选用合理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罗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门诊口腔科实习护士规范化培训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牙病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口腔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实习护士来说,从医学生到优秀护理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势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改变都会给实习护士以无形的压力.医院及带教老师应该对实习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在各级的带领下尽快的胜任护士这一工作,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目标.下面就培训内容作以下简单的介绍.

    作者:陈吉明;吴修建;熊雪鹰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流动护士站在骨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流动护士站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以及对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 设计多功能护理车作为流动护士站,将治疗、护理、护嘱报告、护理病历存放于一体,在床边实施护理工作.韩国 流动护士站应用前,护士到病床的距离大约为24m,时间约为12min,处理一次工作时间约为23min,响铃次数130次/24h,护士的满意率为8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2%;应用流动护士站后,护士到病床的距离大约为8m,时间约为8min,处理一次工作时间约为13min,响铃次数36次/24h,护士的满意率为98%,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100%.结论 流动护士站的应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应用流动护士站增加了护患交流,增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和治疗依从性,降低护患纠纷.

    作者:韦慧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同伴教育对流动儿童监护人在儿童预防接种方面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同伴教育对流动儿童监护人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两个流动人口聚居地接种单位进行干预和对照分析.韩国 干预组与对照组预防接种点各调查流动儿童监护人60名,干预组与对照组流动儿童监护人对儿童预防接种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流动儿童一类疫苗预防接种调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5).结论 实施同伴教育的流动人口聚居地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和行为有明显的改观,有利于流动人口聚居地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作者:徐毅;杨云亮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接诊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韩国 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6例,无效1例;对照组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11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缩短治愈时间,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梁慧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25例分析

    目的 对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病例进行分析,提高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 探讨重型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诊断、处理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和预防.韩国 25例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DIC 15例,产前B超诊断18例,经阴道分娩4例,剖宫取胎21例,处理前后积极纠正DIC并扩溶,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重型胎盘早剥与妊高症有密切联系,发生可疑胎盘早剥应及时依靠B超结合临床表现尽可能做出诊断,防止发展为重型胎盘早剥,是减少休克、DIC、子宫胎盘卒中及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关焕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洁维乐凝胶减少红霉素静滴所致胃肠道反应的观察

    目的 观察洁维乐凝胶对静滴红霉素时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120例患肺炎支原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静滴红霉素;治疗组加用口服洁维乐凝胶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韩国 治疗组比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较低.结论 临床上静滴红霉素时加服洁维乐可减少其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屠友权;夏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恢复期的综合护理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恢复期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生存患者96例,实施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等.韩国 入组的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鼻饲管堵塞等,患者早期功能训练良好.结论 通过恢复期的综合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与决心,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鲜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剖宫产手术指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指征.方法 对本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5650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韩国 本院剖宫产率从2008年的6.8%上升到2011年的16.67%;阴道助产率在3.06%~4.38%.在剖宫产术中,剖宫再孕及难产所占比例较高,除了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胎儿宫内窘迫等原因外,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剖宫再孕及难产比例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有多方面因素影响,严格掌握剖宫产术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王际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妊娠剧吐孕妇的护理

    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症状,一般12周前自然消失,不需特殊护理.但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以致发生体液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甚至危及孕妇生命,称为妊娠剧吐,发病率为0.35%~0.47%[1].2010年1月-2012年 9 月我们对35例妊娠剧吐孕妇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及护理,使她们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鹤;邱菊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多发伤致失血性休克积极介入栓塞治疗抢救成功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6岁,高处坠落致全身疼痛1h入院.患者于1h前骑电动车进入复兴大桥引桥时坠落,高约4m,当即感到尾骶部剧烈疼痛、麻木,左腹部、左颞部皮肤挫裂伤,出血明显,当时无昏迷,自觉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急,下腹坠胀感,无大小便失禁,120送至我院急诊.

    作者:晏林;张小坚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点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3月,对观察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韩国 观察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76.2%,以软斑、混合斑为主;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38.8%,以硬斑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IM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造成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准确显示斑块的形态、大小、位置及管腔的狭窄程度,对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贾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西药调剂工作的质量管理

    目的 对我院药剂科西药调剂工作的管理进行讨论,以期对药物调剂工作质量管理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药剂科近些年西药调剂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韩国 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调剂工作的管理,我院在药品调剂方面没有出现过严重失误,没有出现过因药物配伍而出现的纠纷.结论 在医院中,科学合理的药品调剂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医院医疗质量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佟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间苯三酚联合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联合阿托品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为常规人工流产;治疗组人工流产术前15min间苯三酚80mg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充分软化70例,部分软化115例,软化不佳15例;对照组充分软化10例,部分软化60例,软化不佳1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0 级120例,1级60例,2级15例,3级5例;对照组0 级10例,1级50例,2级100例,3级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阿托品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简单、费用低,适于推广.

    作者:陆秀娟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气胸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表现、血氧饱和度以及影像学改变.韩国 18例患儿穿刺后2h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外周循环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穿刺后6h复查胸片显示胸腔内气体显著减少,压缩的肺组织明显复张;穿刺后48h后胸片显示胸腔内气体完全消失;1例患儿行二次留置针穿刺后临床症状改善,1例患儿经治疗后无效,以上20例患儿治愈率为95%.结论 利用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方法简便.

    作者:张永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 P-选择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同时期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300mg/d>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d)患者32例作为DN组和无肾脏损害的单纯糖尿病(T2DM)患者32例作为DM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P-选择素等指标.韩国 DN组P-选择素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及DM组P-选择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选择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柯箫韵;李尚日;翟海龙 刊期: 2013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