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者13例,均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3例患者有效率为53.8%;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及肝功能损害,多为I、Ⅱ度,其中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为69.2%.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熊超;曾灵芝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患者,女,50岁,于2011年8月8日因饮食不洁出现呕吐、腹泻并伴尿量明显减少,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肌酐(Cr)703 μmol/L,尿素氮(BUN) 16.06mmol/L,CO213.26mmol/L,予补充能量、纠正酸中毒等治疗3d未见好转,2011年8月13日复查血Cr 974μmol/L、BUN 23.13mmol/L.于2011年8月15日入住我院,入院时症见:神志清楚,精神弱,乏力,不能进食、食入即吐,腹泻,1d约20次,稀水样便,少尿,100 ~ 150ml/24h,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董冲霄;李强;刘翠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恢复患儿肠道正常微生态和生理功能,迅速控制和缓解腹泻症状,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阙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NBNA)对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患儿早产儿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52例和无损伤组56例.在生后3、7、14、28d和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NBNA评分;并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时测评智力发展水平(BSID)与NBNA的关系.结果 脑损伤组在3、7、14、28d的NBNA评分均低于无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NBNA的评分随日龄增长而增加.脑损伤组在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为(34.15±1.4)分明显低于无损伤组的(37.33 ±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6个月时2组早产儿中NBNA≤35分者智力发育异常率及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率均高于NBNA评分>35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NBNA评分能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后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桃;吴文坚;余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氧气疗法[1]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1临床指征(1)呼吸困难早期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幅度变浅,频率加快.严重时濒于衰竭,表现为节律不整、呼吸次数减少、呼吸无力,甚至呼吸暂停>20s.(2)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是早期缺氧的机体代偿表现.若长时期缺氧不能纠正,心率和血压均可下降.(3)烦躁不安是严重缺氧开始时的表现,易被临床忽视.若缺氧持续存在而导致脑部缺氧可出现昏迷和抽搐,发展至心、脑、肾重要脏器供氧不足会严重威胁生命.(4)皮肤色泽改变多表现为口唇、甲床紫绀,严重缺氧者面色青灰.需注意的是局部循环因素等可致口周发青,却不一定有低氧血症存在.而严重贫血时,虽有缺氧但可无紫绀出现.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镇关节脱位多由创伤引起,常伴发肩锁韧带、喙锁韧带断裂,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常采用螺钉、重建钢板、人工韧带等方法进行固定[1],目前多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固定,效果显著[2].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锁骨远端骨折患者22例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0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固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牟家森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妇产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对12例妇科腹腔镜术后DVT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病因及防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腹腔镜术后发生DVT 12例,同期行腹腔镜手术976例,发生率为1.23%;发病年龄21~63岁,中位年龄43.2岁;其中子宫肌瘤6例,子宫肌瘤合并卵巢囊肿及输卵管妊娠破裂各3例.
作者:韩焕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和羟嗪对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择期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术前予加巴喷丁;B组术前予羟嗪;C组术前予安慰剂.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患者给药前,给药后2h及麻醉诱导前的焦虑水平进行评估;手术前和术后2、6、12、24、48h进行疼痛评分(VAS),同时调查患者对术前抗焦虑用药的满意度.结果 给药后2h及麻醉诱导前A组和B组STAI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24、48hA组和B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C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和羟嗪能均能明显减轻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并能提高患者对术前抗焦虑用药的满意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前全球约有糖尿病患者2亿多,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病情发展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肾、微血管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糖尿病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糖尿病的治疗过程等对疾病的控制均有很大的影响,糖尿病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2].因此,通过健康教育防治糖尿病至关重要.
作者:曾钰;何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者178例作为腹腔镜组,另选取同期异位妊娠接受开腹术者133例作为开腹组.腹腔镜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离床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2d体温恢复率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腹部几乎不留瘢痕的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金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LEEP活检术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阴道镜、宫颈活检术前诊断及人乳头瘤病毒(HPV)诊断,后行LEEP活检术.结果 40例患者LEEP活检结果显示:炎性反应6例,CIN I 6例,CIN Ⅱ 9例,CIN Ⅲ 5例,SCC 4例,AC 10例.LEEP与TCT检查结果符合率为:HSIL 93.33%,LSIL 66.67%.CINⅠ型患者HPV阳性1例(16.67%);CINⅡ型患者HPV阳性5例(55.55%);CINⅢ4例(80.00%);癌4例,100.00%.结论 在CCT与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不符时,行LEEP活检术,可显著提高CIN和早期癌的检出率,特别是对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淑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基地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各科临床护理人员182名,对其分批次进行糖尿病知识培训,时间为3个月.观察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血糖监测知识、胰岛素笔(泵)使用、饮食运动、足部护理、降糖药物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培训后,182名临床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知识、血糖监测知识、饮食运动、足部护理、胰岛素笔(泵)使用、降糖药物应用等知识的掌握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构建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基地能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彩欣;朱希燕;侯晓娟;刘月芹;高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洗胃是抢救有机磷中毒的一个重要环节,洗胃是否彻底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笔者在临床观察到,中毒患者经首次洗胃几小时后,仍可从患者呕吐物中闻到很浓的有机磷毒物的气味,为了解重复洗胃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的影响,笔者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宾城;谢胜南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AT/RT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特征.结果 男2例,女2例,年龄3~ 15岁,平均年龄6.7岁;影像学检查肿瘤均位于幕上,其中1例位于脑室内.组织学上,肿瘤由横纹肌样细胞及肿瘤间叶组织和(或)原始神经外胚层成分构成,未见类似上皮样组织分化.免疫组化染色示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突触素阳性,且所有病例均显示INI1蛋白表达缺失.结论 AT/RT是好发于儿童的罕见的高度恶性胚胎性肿瘤,其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多样,需与多种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检测INI1表达失活为诊断该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指标.
作者:李方;桂秋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其生存率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对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放化疗期间的一个时间窗进行准确的中医辨证,是中医辅助治疗恶性肿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肿瘤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利用中医的益气养阴法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及作为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其疗效已得到了诸多肯定.
作者:何彬;冯启廷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围生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37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产前检查,分娩后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围生期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手术风险,还可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调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增殖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息肉(EP)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因自然绝经1年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行子宫全切切除的绝经后EP或因阴道不规则出血行宫腔镜检查发现为EP,并取内膜活检病理证实为EP患者30例作为EP组,选择30例患者息肉旁0.5cm~1.0cm组织作为EP旁组,选同期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全切的自然绝经1年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Bcl-2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在EP中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免疫组化阳性染色为棕黄色颗粒,Bcl-2及Ki-67均可表达于患者EP、息肉旁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细胞中,其中Ki-67表达于细胞核,Bcl-2表达于细胞膜和(或)细胞浆.EP组Bcl-2及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EP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EP旁组Bc1-2及Ki-67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局部Bcl-2高表达,导致子宫内膜凋亡抑制程序出现障碍,凋亡减少而形成局部宫内膜隆起性病变;在子宫内膜局部Ki-67高表达,刺激细胞DNA增殖,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局限性增生,进而形成息肉.
作者:豆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片治疗糖耐量异常(IG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IG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17例.2组均予常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葡萄糖耐量试验2h后(OGTT2h)血糖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OGTT2h血糖水平及BMI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片可显著降低OGTT2h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是治疗IGT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俊慧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无痛分娩技术应用于产科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7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处理,并提供导乐服务;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镇痛阻滞处理.观察2组产妇镇痛效果、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失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4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失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技术有利于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促进产程进展,降低母婴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立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已成为仅次于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第四大杀手.目前认为,老年期痴呆是由于慢性或进行性大脑结构的器质性损害引起的高级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是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的持久全面的智能减退,表现为记忆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6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约为5%,> 7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约为9%,>85岁人群中的患病比例更是高达50%.我国现有>70岁老人近4亿,人均寿命达到74.83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1].我国是老年性痴呆的重灾区.
作者:孙春红;张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