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欣;朱希燕;侯晓娟;刘月芹;高丽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妇产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对12例妇科腹腔镜术后DVT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病因及防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腹腔镜术后发生DVT 12例,同期行腹腔镜手术976例,发生率为1.23%;发病年龄21~63岁,中位年龄43.2岁;其中子宫肌瘤6例,子宫肌瘤合并卵巢囊肿及输卵管妊娠破裂各3例.
作者:韩焕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治疗攀西地区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5例亚急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15例和西药组110例,其中每组又分为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变异性哮喘亚组及细菌性鼻窦炎亚组.中药组予以自拟润肺止咳汤口服治疗,西药组予以泼尼松及复方可待因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感染后咳嗽亚组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治疗后,西药组咳嗽变异型哮喘亚组咳嗽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西药组低于中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菌性鼻窦炎亚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据患者不同病症情况给予不同药物治疗,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廖隽芾;赵峰;李姝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福辛普利1~2周.观察2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辛普利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利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辅治腺样体肥大(A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AH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抗组胺(西替利嗪滴剂)、化痰止咳(必嗽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治疗,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乙酰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辅治AH疗效显著,且经口服给药,用药方便,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洋新;刘小生;黎清交;蔡志军;刘跃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依匹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方法 将192例C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采用依匹斯汀递减疗法,对照组采用依匹斯汀每日疗法,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停药4周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4周及停药4周后,症状积分2组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停药4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匹斯汀递减疗法治疗CU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化疗药物顺铂、5-氟尿嘧啶、吉西他定、紫衫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6.7%(8/30)低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纳差、口腔黏膜炎、末梢神经炎、发热、腹泻、腹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能明显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有增效病毒的作用.
作者:加依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剂活血消风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结合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患者,男,65岁,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1年,加重伴气短及颜面、双下肢水肿2d,于2012年9月入院.患者入院1年前因活动后心前区疼痛就诊于我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下壁导联病理性Q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中段弥漫狭窄50%,回旋支中段弥漫狭窄70%,右冠状动脉中段弥漫狭窄95%.实验室检查心肌酶正常,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于右冠状动脉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枚,术后规律服药,病情稳定.
作者:张军惠;王立君;韩建妙;王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氧气疗法[1]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1临床指征(1)呼吸困难早期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幅度变浅,频率加快.严重时濒于衰竭,表现为节律不整、呼吸次数减少、呼吸无力,甚至呼吸暂停>20s.(2)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是早期缺氧的机体代偿表现.若长时期缺氧不能纠正,心率和血压均可下降.(3)烦躁不安是严重缺氧开始时的表现,易被临床忽视.若缺氧持续存在而导致脑部缺氧可出现昏迷和抽搐,发展至心、脑、肾重要脏器供氧不足会严重威胁生命.(4)皮肤色泽改变多表现为口唇、甲床紫绀,严重缺氧者面色青灰.需注意的是局部循环因素等可致口周发青,却不一定有低氧血症存在.而严重贫血时,虽有缺氧但可无紫绀出现.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药清胰汤辅治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鼻饲清胰汤.观察2组首次排便时间、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腹部胀痛缓解时间、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清胰汤辅治SAP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尚恩;杨小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多脏器受累的疾病,是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炎性反应性疾病,可伴有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胰腺脓肿、消化道大出血、胰瘘等多种并发症.笔者对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药学监护,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苗苗;张鑫;要林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医疗仪器设备不仅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的必备条件,而且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大量运用于医学检验工作中.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已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中.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保证工作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的关键,是检验科全面管理的需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201 1年以来我院检验科购买了三台生化分析仪和一台化学发光仪组成一条生化免疫流水线,在使用过程中,我院坚持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认真做好质量控制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使用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高血压危象(HC)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出现血压显著性或急剧升高(通常舒张压> 120mm Hg),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靶器官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必须及时处理.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对高血压危象患者73例施行救治,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晓兰;卢秀亮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医院儿科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医院2011年2月-2012年5月开具西药处方500张,对抗病毒药物处方及患者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0张处方中含抗病毒药物处方293张(58.60%),其中门急诊处方157张(64.34%),住院病房处方136张(53.12%).门急诊抗病毒药物以口服为主,共116张(73.89%).门急诊抗病毒药物以利巴韦林为主,共占46.50%;其次为抗病毒口服液,占17.20%.门急诊抗病毒药物处方中与其他抗生素联用121张(77.07%);使用两种抗病毒药物处方53张(33.76%).结论 医院儿科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要加强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家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该院2007-2012年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258例,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各类药DDDs与总DDDs比值排序高为硝基咪唑类(29.61%),低为抗真菌类(0.26%);DUI >1的药物共11种,头孢曲松/舒巴坦DUI高,为2.00;药物以二联用药为主,占58.53%;抗菌药总平均使用时间为(8.0±5.5)d;药敏试验送检率为16.81%.结论 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率.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中药提取物中的灰分及重金属是影响成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药提取物中的灰分及重金属来源有两类,一类是中药材中生理性存在的无机离子,包括钠、钾、钙、镁、铁、氯化物和磷酸盐;另一类是中药材前处理过程中未除净的部分杂质(如:泥沙).超速离心、大孔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在现代制药及食品工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且不会产生残留[1].有报道离子交换树脂在制药及食品工业中去除其中的灰分及重金属有较好的效果[2].灰分及重金属超标是直接影响成品质量重要的成分,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笔者探讨降低桑叶提取物中灰分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患者,女,30岁.7年前分娩后出现尿频症状,每晚排尿2~3次,排尿14 ~20次24h,尿量1500~2000ml/24h,伴有尿急、尿痛,就诊于当地门诊,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尿频未缓解.2.5年前就诊,查尿蛋白(+++),潜血(+++),诊断为肾炎,给予泼尼松、肾炎片、钙片、头孢克肟(具体药物剂量均不详)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年前就诊于当地红十字会医院,查尿蛋白(+++),潜血(+++),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环磷酰胺、泼尼松(具体用药剂量均不详),尿频未缓解.期间病情反复发作,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尿频未缓解.于2012年7月20日收住我院.既往自幼体质差,否认传染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作者:李兰芬;张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法(NBNA)对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112例患儿早产儿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52例和无损伤组56例.在生后3、7、14、28d和纠正胎龄40周时进行NBNA评分;并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时测评智力发展水平(BSID)与NBNA的关系.结果 脑损伤组在3、7、14、28d的NBNA评分均低于无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NBNA的评分随日龄增长而增加.脑损伤组在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为(34.15±1.4)分明显低于无损伤组的(37.33 ±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6个月时2组早产儿中NBNA≤35分者智力发育异常率及神经运动发育异常率均高于NBNA评分>35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NBNA评分能反映早产儿脑损伤后的变化,可作为评估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王桃;吴文坚;余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盐酸拉贝洛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平均动脉压(MAP)、24h尿蛋白变化,治疗后妊娠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MAP、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可改善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对胎儿发育无影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本文分析AMI的主要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1药物溶栓治疗AMI早期有阻塞性血栓形成占80%~90%以上,即刻再灌注可阻止心肌坏死的进展,近年来大量随机对照的AMI静脉溶栓实验证明了溶栓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廖祖发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