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阿维菌素中毒16例临床分析

丛永

关键词:阿维菌素, 呼吸抑制, 重度中毒
摘要: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作用的新型抗生素类生物杀虫药,具有高效、低毒、抗虫谱广等特点.小剂量阿维菌素对人体无明显毒性,故临床上该类中毒患者容易被轻视,但大剂量时该农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大,可表现为中枢抑制、呼吸抑制等,其中以呼吸抑制临床多见[1],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院2006年5月-2012年5月共收住出现呼吸抑制的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16例,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病因及抗菌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病因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SBP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照组根据经验进行抗菌治疗,观察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好转28例(82.4%),无效+恶化6例(17.6%);对照组治愈+好转13例(43.3%),无效+恶化17例(5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鲁占彪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30例临床观察

    踝关节是人体大的载荷关节,生理功能要求很高.踝部的严重损伤包括合并距骨脱位的踝关节骨折,此类损伤的发生条件通常为踝部受到较大的暴力作用,故常伴有关节四周韧带同时受到损伤的情况.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手法整复及手术内固定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经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创伤性关节或踝关节不稳等现象,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2010-2012年我科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强;鲁天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妊娠剧吐合并Wernicke脑病的治疗与护理

    孕妇常在孕3个月时出现恶心、呕吐的早孕反应,严重者可频繁发作,且持续时间长,导致体液平衡紊乱、营养缺乏,临床称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患者可并发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的代谢性疾病-韦尼克(Wernicke)脑病,主要病因为呕吐所致维生素B1缺乏,该病主要症状为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以及眼球运动障碍、躯体性共济失调等.2003年8月-2011年l1月我院收治妊娠剧吐合并韦尼克(Wernicke)脑病患者5例,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翠洁;郑月玲;孙继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咨询分析

    目的 回顾该院用药咨询实例,探讨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收集医院2003-2012年有完整记录的用药咨询,对用药咨询对象、药物、内容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医师对药物选择及药物相互作用咨询比例相对多,护士的用药咨询集中在药物配伍、溶媒的选择及药物皮肤试验问题,患者用药咨询内容主要是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等.结论 用药咨询是药学服务的重要部分,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用药安全性、合理性,同时需要药师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李琼;蔡静月;李松;黎汉坤;曹堃;陈毓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特拉唑嗪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特拉唑嗪对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们对60例RH应用特拉唑嗪治疗,观察血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晨峰有明显改善,晨起后2h内、夜间平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特拉唑嗪可有效降低MBPS,用药安全性高,同时可以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夜尿次数.

    作者:张文亮;刘焱;李卿;陈珅;林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他莫西芬治疗乳腺增生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他莫西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他莫西芬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乳核散结片及己烯雌酚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莫西芬可有效缓解乳腺增生症状,缩小增生乳腺体积,对于临床应用具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作用.

    作者:梁平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2例

    例1.男,74岁,汉族,主因面黄、乏力伴发热20余日,加重4d,收住入院.查体:皮肤黏膜苍白,无皮疹、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部畸形呈桶状胸,双肺均可闻干、湿啰音,各瓣膜听诊区可闻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肝、脾无肿大,血糖6.66mmol/L,其余无异常.血常规:WBC46.38×109/L、RBC 1.93×1012/L、Hb 61g/L、PLT 88×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N 2%、L5%、分类不明细胞93%.骨髓像: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 E=0.33∶1,粒、红、淋巴系细胞比例减低,巨细胞系增生明显,以原、幼巨核细胞为主(92%),此细胞个体较大,胞浆灰蓝色,边缘不整,多有伪足突起,核较大,核型规整,染色质较细,核仁2~4个,诊断结合免疫分型考虑AML-M7.免疫分型:异常幼维细胞表达CD7、CD11b、CD33、CD34、CD38;部分表达HLA-DR、CD13、CD41、CD71;诊断考虑AML-M7.

    作者:李宝生;孟予城;郑秀颖;雷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婴幼儿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常用且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主要原因首先为婴幼儿哭闹乱动,对采血不配合;其次是婴幼儿血管细小,充盈度差.婴幼儿采血部分可选择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本文总结我科对150例婴幼儿静脉采血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素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80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脑梗死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1].肺部感染是脑梗死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的原因有患者高龄、意识障碍、球麻痹、长期卧床等,不仅影响疾病的康复,甚至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护理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抢救治疗的成效乃至疾病的转归.2012年7~12月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收治脑梗死患者105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者80例,经过积极抢救,精心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钟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大型车祸群体伤病员的急救体会

    自2006年5月以来,我科共接受大型车祸急救伤员40余起,并取得了较好的急救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受伤病员在7例以上共43起,计144例骨科患者,其中骨折合并脏器损伤致重度失血性休克11例(7.6%).以多部位骨折为主,其中四肢骨折77例(53.5%),四肢骨折合并脊柱骨折13例(9.0%),四肢骨折合并颅脑外伤14例(9.7%);关节部位骨折21例(14.6%);其他19例(13.2%).

    作者:孙文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44例临床观察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称:拜复乐)是喹诺酮类抗菌剂,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为观察莫西沙星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肺炎、支气管哮喘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笔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京会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心理护理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系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1].主动脉夹层因起病急,且疼痛剧烈,伴有濒死窒息感,患者往往在发病期产生恐惧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态,因此对主动夹层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压力.现对18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青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用于中量至大量胸腔积液的可靠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9例中等至大量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行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引流胸腔积液,观察2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并发症及导管阻塞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导管阻塞2例,经冲洗后1例再通.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用于治疗中量至大量胸腔积液安全有效,简便实用,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德伟;骆世光;刘怀刚;何建文;李慧;张春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C银翘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目的 建立维C银翘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 采用HPLC以乙腈-0.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60:40:0.02)(三乙胺调pH至3.3)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62nm处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2046~0.8182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7%(RSD=0.70%).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维C银翘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沈素梅;唐秀玲;周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SP)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 将103例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DDD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RVAP组51例和RVSP组52例.RVAP组行右室心尖部起搏,RVSP组行右室中位室间隔起搏,分别记录QRS波群宽度、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左室射血分数(LVEF)、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RVSP组QRS波群宽度明显小于RVAP组,且2组术后3个月LRVPE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起搏阈值、LVEF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P电极导线相对容易到位,长期随访导线参数稳定,无脱位及起搏感知不良等事件发生,是较为良好的起搏位点.

    作者:郑晔;李永星;李哲;赵磊;于靖;韩佳;曹绪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认知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的影响程度,为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72例结肠造口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提供常规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实施认知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造口的自我管理情况.结果 干预组在造口护理方法、造口产品选择、结肠造口认识、对结肠造口焦虑情绪、回归社会信心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认知干预可提高结肠造口患者术后造口自我管理的能力.

    作者:李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后循环缺血患者78例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应用体会

    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占20%[1].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或预后差[2].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结构改变是导致后循环缺血的直接原因,采用DSA检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管形态变化,以评估DSA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仍然以药物干预为主,如何解决高复发率问题一直是困扰神经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全脑血管造影的开展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为脑供血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治途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卒中复发,近期疗效确切.

    作者:杨开杰;黄载文;宁世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80例临床治疗体会

    咯血属于肺结核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易使肺结核患者的病灶扩散,进而导致肺部感染而引起全身中毒,尤其是咯血严重的患者,可发生窒息、休克等严重的症状,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直接威胁[1].因此,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诊治.现分析80例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总结肺结核咯血的治疗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苑方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高血压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及病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1].目前,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大,高血压也呈现了年轻化发展趋势.高血压的护理得当会使治疗事半功倍,反之则会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因此,掌握高血压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给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精心护理,对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6例临床分析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辅助小切口手术结合了单纯和常规开胸手术的优点,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适应证也逐步扩展[1].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开展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8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延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