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湖秀
目的 探讨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其经济价值.方法 选择2011-2012年来我社区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每组各40例.甲组采用常规的二甲双胍口服片剂;乙组采用的是肠溶性的二甲双胍口服片剂;丙组采用的则是缓释型的二甲双胍口服胶囊.比较治疗效果及三种药物的成本.结果 3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成本高于甲组和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85,P=0.4970).结论 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剂型.
作者:陈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69例,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氟哌酸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退烧所用时间、腹泻停止时间、粪便培养阳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15例;对照组痊愈17例,有效12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应用头孢曲松钠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新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是内吸收性很强的杀虫、灭鼠农药.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在酰胺酶的作用、代谢、水解脱胺生成氟乙酸,氟乙酸与细胞线粒体的辅酶A结合生成氟代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结合形成氟柠檬酸,抑制马头酸酶,使体内柠檬酸积聚,丙酮酸代谢受阻,妨碍体内正常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影响机体生理代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消化及心血管等系统难以逆转的病理改变[1-2].
作者:刘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静养方式;观察组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社区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完全恢复15例,大部分恢复13例,部分恢复9例,轻微恢复8例;观察组完全恢复25例,大部分恢复10例,部分恢复8例,轻微恢复2例,两组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曾湘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0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4±10.4)min,平均出血量(600.5±93.8)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1±14.8)min,平均出血量(788.4±122.8)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根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类型的不同分成生物型组与骨水泥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相比术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型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骨水泥组患者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选择生物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均能够取得显著的近期效果,在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高向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解除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因其他疾病住院的便秘患者12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康复活动,2次/d,番泻叶3g代茶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5d.治疗组治愈55例(占90.2%),好转5例(占8.2%),无效1例(1.6%).对照组治愈32例(占52.4%),好转22例(占36.1%),无效7例(占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活动、药膳疗法及穴位按摩综合疗法疗效快、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隋丽红;王天松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病耻感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首发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其采用家属病耻感问卷(FSI)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患者家属中不同程度隐瞒患者病情的有29例,占调查数(32例)的90.62%;社交被不同程度回避的10例.结论 精神科医务人员应在首发精神疾病患者就诊期间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针对病耻感的全面支持和有力辅导,降低患者家属病耻感,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吴金仙;黄美善;郑菊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预防的护理干预和效果,降低伤口感染率.方法 根据术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目标性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16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显效100例,有效50例,无效16例.结论 手术室切口的感染与手术室环境、消毒和患者体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开展临床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白岩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门诊中重度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 组患者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和依普沙坦600 mg,1 次/d;B组患者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1 次/d,均晨起顿服,治疗8周后根据血压水平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用药8周后,A组显效37例,有效48例,无效5例;B组显效21例,有效40例,无效2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依普沙坦治疗高血压的降压效果较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娜;张明燕;陈东峰;张晶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高征的产妇90例,对护理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均比较短.结论 科学的护理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痊愈.
作者:郑元元;赵永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女性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3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随着治疗前后雌二醇水平的巨大变化,更年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小剂量雌激素早期应用对于冠心病一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延缓、女性更年期症状的改善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孟雪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46例同龄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糖耐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X线、CT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45例,随机分成MRI组、X线组、CT组,分别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明确其诊断符合率.结果 MRI组、X线组、CT组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66.67%、80.00%、86.6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部疾病的基本诊断手段中,X线可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首选方法,而MRI、CT 可以作为X线片的有力补充.
作者:曹文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两年健康体检结果.方法 通过比较2011年(309例)、2012年(313例)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勘探大队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威胁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探讨健康干预措施.结果 2011年与2012年血脂升高、脂肪肝、血尿糖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12年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较2011年21~39岁和40~59岁年龄段血脂升高、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脂肪肝发生率均有所下降;≥60岁年龄段高血压、血尿糖异常发生率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应根据职工不同年龄段特征有所强调,以便充分发挥作用.
作者:单秀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对肺鳞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肺鳞癌提供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鳞癌患者67例作为检测组;另选6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2-MG、Scc,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组血清β2-MG平均值为(2.20±0.66)mg/L,Scc平均值为(2.97±2.38)μg/L;对照组血清β2-MG值为0~0.2mg/L,Scc值均≤1.5μg/L.两组血清β2-MG值和Sc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2-MG和Scc联合检测,检测组有63例患者被诊断为肺鳞癌,其准确率为94.03%.结论 血清β2-MG和Scc联合检测可提高肺鳞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门小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的要点.方法 对60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规范的术后护理,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及术后感染,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术前掌握好疾病的特点及把握好手术的适应证,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该手术顺利展开的保证和支持.
作者:刘志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单纯修补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患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潘英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脑恶性胶质瘤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脑恶性胶质瘤患者1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将治疗组采用的调强放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三维适形放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调强放疗比三维适形放疗的CI值增大,HI值减小,调强放疗的CTV、GTV以及PTV剂量均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结论 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疗具有更好的适形度,靶区内的放疗剂量也更加均匀,此外调强放疗对靶区周围组织保护更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玉平;毕虹宇;王智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长效、广谱头孢菌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由于该品的配伍禁忌较多,近年来,出现许多不当的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结合近几年文献,对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17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叶晓滨 刊期: 2013年第21期